小国学网>故事>含泪活着:15年黑工炼就励志老爸

含泪活着:15年黑工炼就励志老爸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0:53  热度:10℃

近日,一部名为《含泪活着》的影片在日本各地空前热映,掀起了一股“感动大潮”,网上的观后感言多达400多万条。片头有这样一句话:“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父亲在顽强地含泪活着!”该片改变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漂泊东京打工15年的上海男人。从一个连合法身份都没有的外籍“黑工”,到名扬日本的励志英雄,他有着怎样震撼人心的故事?

负债闯日本, 上演“北海道大逃亡”

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在日本北海道最东部的阿寒町小镇,一群中国学生借助夜色的掩护疾步穿行。因害怕被校方抓回去受到严惩,他们的一举一动显得格外警惕。这些学生不敢走大道,每人手握着一根木棍翻山越岭,随时准备与扑上来的野熊、野狼搏斗。

天微亮时,他们终于赶到了钏路市。当开往东京的电车还有一分钟就要发车时,他们奔进车站,几乎是在关门的瞬间跳进了车厢,随着电车发动,他们的“逃亡”成功了。

这是1989年10月的日本,31名中国学生的此次夜行,后来成为了震惊日本的 “北海道大逃亡”新闻。时年35岁的上海青年丁尚彪,是当夜的“逃亡者”之一。

丁尚彪是上海人,年轻时身无分文。尽管如此,一位漂亮的上海女孩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女儿丁琳的出生,更为这个小家庭平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由于收入微薄,一家人生活得贫困潦倒。听说日本经济发达,不少上海人在那边打工几年,回来之后都成了富人,丁尚彪不由怦然心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花5角钱买到一份日本飞鸟学院阿寒町分校的招生资料,便举债4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将妻女留在上海,独自来到东瀛学习日语,为今后留日“掘金”做准备。

然而,到阿寒町分校报到后,丁尚彪才发现,眼前的事实与自己的想象有着天壤之别。学校坐落在北海道最偏僻的废弃煤矿区,当地经济萧条,人烟稀少。丁尚彪原计划边学习、边打工,尽快还清出国时欠下的累累债务,可在这荒凉之地,连个小商店都罕见,到哪里去打工?于是,丁尚彪便同30多名中国学生一起,孕育出了那场“逃亡”事件。

到东京后,丁尚彪一行开始申请延长居留时间。但是,日本出入境管理局认为他们擅自离开北海道是违法的,所以不予批准,一群中国学生就这样成了非法居留者。没几天,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回国。

回去还是留下?漂泊异国街头的丁尚彪陷入了沉思。丁尚彪不敢想象,身负巨债、两手空空地回国,该如何面对妻女。于是,丁尚彪决定:再难,也要留下来打工赚钱!

为女儿打拼, 黑工生涯诠释“中国式父爱”

丁尚彪试着在东京一些餐馆找工作,但几天下来却连连碰壁,因为他不懂日语,根本无法与人交流。无奈之下,丁尚彪就买了一本学日语的小册子,开始苦学一些日常用语。同时,他还一头扎进了打工前的技术培训班中。凭着4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原本不懂一句日语的丁尚彪,终于能和当地人简单沟通了!而且,他还在这段时间取得了两本技术资格证书。

此后的每一个午夜时分,在微寒的东京街头,总有一位中年男子沿着早已静寂的铁轨,稳健地朝“家”的方向走去。他毫无倦意、神情昂扬,任谁也看不出这是一个每天劳作18个小时、同时做三份工作的人。回到租住的那栋破旧的木板楼前时,为了不影响房东休息,丁尚彪踮起脚轻轻地上楼梯,打开那间8平米房间的门。在这逼仄的空间里,他把女儿的照片挂在最显眼的墙壁上,看着照片上女儿灿烂的笑容,他就感觉自己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丁尚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马不停蹄地往返于三个地方拼命工作,到晚上12点半下班后,才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家。进屋之后的固定程序是做饭、吃饭、洗澡,睡觉都是在后半夜。

洗澡设施是丁尚彪特制的:一个澡盆大小的塑料袋,“花洒”就是洗碗用的热水喷头。洗澡时,人必须站在塑料袋里,水才不会流到地上。洗完澡,再把塑料袋拎起来,从洗碗的下水口把水倒出去。

一天早晨,丁尚彪突然腹痛不止,剧烈的疼痛让他不敢直起身子。但眼看上班的时间就要到了,丁尚彪只好挣扎着爬下床,捂着肚子出了门。因为打工的那家餐馆老板很苛刻,店里有个员工迟到了一次,当月的工资全被扣掉了。那天上午,丁尚彪没有迟到,但他要一边对抗着刀绞般的腹痛,一边洗刷那堆积如山的盘子。刷着刷着,丁尚彪感到一阵晕眩,接着便失去了知觉……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他患了急性肠炎。一向严厉的老板,这次却被这个中国人的毅力与忍耐精神打动了,没有扣他的工资。

身体上的疲劳还能挺过去,但精神上的压力,却让丁尚彪苦恼不已。作为非法居留者,他每天都生活在随时可能被发现、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恐惧中。丁尚彪曾在一个码头做搬运工,有一天,他正在搬货物时,突然有两个警察走过来向搬运工打听事情,吓得丁尚彪连忙丢下手里的货物,撒腿就跑。结果,他拼命干了一天活应得的工钱全泡汤了。这种事,丁尚彪在日本经常碰到。每一天,他都要紧绷着神经,为了减少麻烦,他每天都要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到自己的那个小屋。

除了怕警察,在日本过年,也是令丁尚彪感到恐慌的事。这本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飘零异国他乡的丁尚彪,却只能一个人呆在8平米的房间里,望着天花板默默想家。那种感觉,比用钝锯拉心还难受。几年来,他感觉最大的苦不是工作多累,生活多艰辛,而是一个人常年孤身作战,无法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每当看到别人一家几口说说笑笑地从身边经过,他都羡慕不已。尽管饱尝思乡之苦,但由于护照早已作废,丁尚彪这个“黑户”不敢回国探亲,因为按法律规定,他一旦离开日本,就再也不能踏上这个岛国半步。所以,他只能把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深埋在心底。

1996年秋天,一位名叫张丽玲的中国留学生被丁尚彪的人生经历所震撼,决定为他拍一部纪录片。为了还原主人公在日本的真实生活,她开始举着摄像机随丁尚彪一起风餐露宿。没想到,这一拍就是10年,从日本、中国,一直拍到了美国。

走红日本, 中国打工汉成了银幕英雄

从小学时代与父亲分别后,丁琳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对于这次相见,她激动不已。但作为非法滞留者,丁尚彪不能去机场接女儿。在约定好的一个地铁站,丁琳兴奋地大喊:“爸爸,爸爸……”8年没有见面,她还是远远地就认出了站台上的父亲。丁尚彪看着眼前的大姑娘,不由愣了一下,继而才惊喜地说:“琳琳都长得比爸爸高了!”分别8年之久的父女,在异国的土地上紧紧拥抱在一起。

老丁带着19岁的女儿,来到自己工作过的一家餐馆吃饭。一进门,昔日的同事们都热情地用日语和他打招呼,丁尚彪向大家介绍丁琳,并自豪地说,女儿明天就要去美国读书了。

饭后,丁尚彪带着女儿进了厨房,参观了他曾经刷盘子的洗碗池,又把女儿带到他“战斗”过的菜锅旁,语重心长地说:“爸爸前几年就是在这里打工的……”看着一摞摞油污不堪的碟子,感受着菜锅旁那令人头昏脑涨的高温,丁琳深深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

猜你喜欢

  • 励志故事:徐悲鸿画马

    杰出的画家徐悲鸿特别爱画马。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成了艺术珍品。1934年春天,徐悲鸿到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那天,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出现在纸上了。观众被徐悲鸿的

  • 励志故事: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

  • 励志故事:匡衡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

  • 励志故事: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

  • 励志故事:罗斯福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

  • 如果上帝送给你一只柠檬果

    高中时,他不满老师管教并多次和老师发生冲突。他曾不学无术而被称为混世魔王。性格叛逆的他高中没有毕业就选择辍学。19岁那年,他进入父亲的工厂担任总经理一职。但他念书甚少且缺乏管理经验,始终没法看懂损益表。那天,他刚到财务室门口就听到有人小声议

  • 痴迷网孩致富记

    小成今年28岁,可他现在是县里的名人。他年轻有为,白手起家,现自己的公司年利润可达到上千万。小成算是县里第一位年轻企业家,着实叫县里的男女老少羡慕不已,然而五年前小成竟是一个与网络世界为伴侣的网痴……小成是一位80后,和其他同龄人一样他爱好

  • 孙丽娟书记

    晚饭后,我们坐在餐厅里,一边喝着水,一边聊了起来。我看了看张广秀问:“你经常提到孙书记,你能谈谈你和她的关系么?”张广秀笑了笑说:“好吧,孙书记,她叫孙丽娟,今年四十来岁,是我们福新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分管我们大学生村官,所以,我和她比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