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改河名

改河名

收录日期:2025-08-13 15:57:20  热度:9℃

乾隆皇帝当政时,朝中两位重臣刘墉与和珅,斗得不可开交。

话说这年冬天,一日早朝后,乾隆正要宣布退朝,刘墉出班奏道:“啟禀皇上,微臣要告假。”乾隆问道:“何事告假?”刘墉一本正经地说,最近几天,他觉得身上奇痒无比,想想已有两个月没洗澡了,可天冷啊,洗澡后易生病,他听闻京北的小汤山有温泉,就想去泡泡。说着话,他又觉得后背一阵奇痒,忍不住就伸手去挠。

他这一挠,乾隆也觉得痒。但又不能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挠痒痒啊,只能忍着。乾隆问他,到温泉里去泡澡,那倒是热,可出来还是冷,一热一冷,还是容易得病啊,跟在家里洗洗也没区别。刘墉回禀,说当地的富户想出了法子,就是在温泉旁边盖几间房子,温泉那间最热,外面渐次冷下来,人有了一个适应过程,就不会冷热相激得病了。乾隆兴奋地说道:“你也不用告假了,陪朕一同去吧。和珅,你来安排。”

五日后,乾隆就坐上马车,前呼后拥地赶往小汤山。直行了两个多时辰,刘墉叫停了马车,对乾隆说道:“皇上,久坐易麻,下车来活动活动手脚吧。”乾隆下了马车,但见此时正置身于一座石拱桥上,桥下是蜿蜒的冰河,远处是起伏的山峦,这景色倒是不错。他问道:“这是到了哪里?”

刘墉回道:“金河。”

乾隆笑道:“我看倒像是条银河,哪里有金色?”

刘墉说道:“这金河的名字是前朝永乐皇帝取的。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段故事呢。”

乾隆最喜欢听故事了,就让刘墉给他讲。刘墉就讲了起来: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不久,便在昌平北面的天寿山下兴建皇陵。一天,他在几位大臣的陪同下前往长陵察看,走到这里时,他停了下来,问河边一位打鱼的人:“这河叫什么名字呀?”那打鱼的人随声说道:“叫沙河。”永乐皇帝一听,马上变了脸:“什么?叫沙河?!不行,从今天就改了,叫‘金河’,‘黄金万两’的‘金’,这多吉利。”永乐皇帝为什么不许再叫沙河?因为他本姓朱名棣,朱(猪)就怕杀了呀。从那以后,这条河就叫金河啦。

乾隆一听,就笑起来:“永乐皇帝怕杀,就不叫沙河了?我看这金河,更是名不副实,沦为后世的笑柄了。”

刘墉忙着赔上笑脸,说道:“皇上,既然这样,可否给它改个新名?”乾隆最爱起名题字作诗刻碑的,刘墉这一提醒,正遂了他的愿。他微一沉吟,目光就投向河岸,见岸边有一株大榆树,灵机一动,说道:“河中波光粼粼,岸上榆树蔚然成景,就叫榆河,如何?”

刘墉凑近了他,轻声说道:“皇上,榆河虽是好听,但老百姓未必有皇上那样的情怀,只怕会想歪了。待微臣先看看老百姓的反应,报给皇上,再行定夺,如何?”被刘墉这一捧,乾隆心里乐呀,想想也有道理,那永乐皇帝不就留下一段笑柄嘛,就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乾隆到小汤山泡了温泉,洗了个热水澡,那是神清气爽啊,更何况还能领略沿途风光,那可比在宫里待着强了百倍。过不得半个月,他又觉得身上痒了。别看他住在皇宫里,可要想洗回澡,那也是烧盆热水,房里点上炭火。炭火能有多大点儿热量,房里还是冷。现在有了这好去处,哪里还忍得住?他传下口谕,到小汤山洗澡去!

行至金河时,乾隆想起了给河改名这事儿,就叫停了马车,问刘墉,将金河改为榆河,民间可有啥反应。刘墉面露难色,支支吾吾。乾隆绷起了脸,说道:“你如实禀来。”

刘墉忙着说,他向百姓打探,说河名不副实,要改为榆河如何。谁知老百姓们听了就笑,说谁起的这破名儿。榆河榆河,淤了河,那不就等着开口子发洪水嘛,老百姓可就倒了霉啦。他特意解释,说是榆树的榆,可老百姓撇撇嘴说,过两年这棵老榆树死了,谁还记得是这个榆,不还是想着要淤河嘛。他觉得老百姓们讲得无理,就没给皇上禀告。

乾隆听了,非但不怒,反倒乐了:“这些无知的百姓,居然真想歪了。不过,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刘爱卿,你觉得改叫什么河名好呢?”刘墉忙着说道:“微臣也没有好名字。”乾隆转脸唤过了和珅:“和爱卿,你说叫什么好呢?”和珅躬身行礼,说道:“皇上,老百姓一直把这条河叫沙河。沙和杀同音,永乐皇帝觉得不吉利,这才改了名,还把姓沙、屠、郎、陆的人全部迁出了昌平县。”

乾隆一惊:“这是为何?”

和珅也是个机灵鬼,最善于察言观色,看到乾隆洗完澡后那心满意足的样子,就猜到他还会来,说不准半路还会下车,问这问那,他就提早搜集了沿途的奇闻轶事,现在皇上问起来,正是他显摆的好时机。他笑着说道,那永乐皇帝姓朱啊,朱与猪同音,而这沙、屠、郎、陆四姓所对应的同音字或是能连在一起的词,那就是杀、宰、狼、戮,都是对猪不利的,犯了他的忌讳啊。乾隆听了,不觉“哈哈”大笑:“他把四姓迁走,也没救了他朱家的江山。”

和珅忙着说道:“皇上所言极是。咱大清国运昌盛,国泰民安,皇上更是千古明君,一个河名自是不在话下。这沙河所以得名,原是河中盛产白沙,两岸百姓用河中白沙炒花生,味道奇香,故而对沙河之名念念不忘。皇上不如顺应百姓的称呼,仍叫沙河,一是显出皇上体恤民意,二也彰显皇上运势宏大。此两全其美,不知皇上意下如何?”乾隆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如此甚好。传旨,从今以后,这条河就叫沙河了,这个镇子,也改为沙河镇吧。”

和珅忙着应道:“遵旨。”

这时,一直在旁边候着的刘墉凑上前来,犹豫着说道:“皇上,微臣还有一件小事。”乾隆说:“说吧。”刘墉皱着眉头说道:“皇上,到底是这清河深呢,还是沙河深?”出了京城,一直北行,要经过两条大河,一条是清河,一条是沙河,刘墉才有此一问。乾隆想了想,说道:“还是沙河深吧。”

刘墉躬身行礼:“皇上圣明!”他转过身来,对御前侍卫们大声喊道:“皇上有旨,杀和珅!来人,把和珅拿下,就地斩了!”和珅吓得脸色惨白,只顾了牙齿打架,竟说不出话来。刘墉大声斥责道:“你们没听到吗?把和珅抓起来,就地斩了!”御前侍卫们面面相觑。乾隆反应过来,大声问道:“刘墉,我何时说过杀和珅?”刘墉忙着跪倒行礼:“皇上,刚才我问您是清和珅还是杀和珅,您说的是杀和珅。金口玉言,可不能不算数啊。”乾隆这才明白,着了刘墉的道儿。刘墉想惩治和珅,明着不行,就玩儿了这招暗的。他诱着乾隆到小汤山去洗澡,过沙河时必是要歇上一歇,给乾隆讲讲金河的来历,以乾隆的爱好,必是要给金河改名。只要改成别的名,他都会反对,最后就得改成沙河,他让乾隆说出是清河深还是沙河深,无论乾隆怎么回答,他都会借此谐音,清和珅,或杀和珅。杀就甭说了,刀落到脖子上,咔嚓一声,脑袋落地,那是丢了性命。而清也好不到哪儿去,清除清理,一样是算账,对和珅而言,甭管是清还是杀,那都是死路一条。

乾隆略一思忖,说道:“朕口谕已出,自是不能更改的。但是,朕并没给出日期呀。何时践行,再等朕的口谕吧。”说完,他就上了马车。

刘墉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彻底明白了,乾隆一心袒护和珅,他再想出奇绝的法子,也不能把和珅怎么样。不过,经此一吓,和珅倒也收敛了不少。一提到清河与沙河的名字,他心里都要颤一颤。特别是修葺清河与沙河时,朝廷所拨银两不够,他还自掏腰包,完成了工程,几十年里,这两条河虽经大水,但从未泛滥成灾,那也是一件奇事了。

猜你喜欢

  • 一个离了婚的女人

    婚姻有七年之痒,八年的不痛不痒!再深的海誓山盟,再动彻人心的诺言,也奈不过时间的推移,挡不住现实生活中的琐事来袭。爱情,本就是在婚前的是甜言蜜语,在婚后的是柴米油盐。方茹,她是一个很现代化思想的女性,她曾经有过一段七年的婚姻生活,但,再牢的

  • 开店前的调查

    黄骏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理想的工作。无奈之下,他想到了做生意。可做什么生意好呢?一番深思熟虑过后,黄骏决定开一家婴童店。理由是,21世纪,老人、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尤其是婴童产业,市场巨大,商机无限。试想,有哪个做父母的舍不得为孩子花钱

  • 大国空村

    一舅舅家所在的村庄2014年有3位老人自杀,原因都是疾病缠身,不肯拖累儿女,因此选择自我了断。突然想起2013年夏天回乡,正是插秧的时节。我回到村庄,村邻议论的热点不只是上涨的化肥、农药价格和人工费,还有两位老人的相继自杀。香婆的家在旧小学

  • 外婆的麦秸蒲扇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秋冬。”烈日炎炎的夏日,每当在电风扇旁或装有空调的室内纳凉时,我就想起了儿时外婆用麦秸编制蒲扇的情景。记得我小时候,每家几乎都有几把蒲扇,这种蒲扇大都是农家人用麦秸上一节的梃子编制的。其做法简单、环保;把

  • 帮我取钱

    天终于亮了,老李试着坐立在床上,来自头部的眩晕使他眼前模糊一片,看不清屋子里的摆设。良久之后,他慢腾腾地下床,并摇摇晃晃地走出出租屋。东方半边天开始泛白,渐渐地第一缕晨光穿云透雾从遥远的天际边洒过来。他下意识地揉一下惺忪的眼睛,并艰难地迈着

  • 恐黑症

    程华辉长相温文尔雅,性格内向,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当主治医师。程华辉已经三十三岁了,如今却还是光棍一个。原先程华辉也曾谈过两个女朋友,但最后都嫌他太胆小而跟他分了手。程华辉很苦恼,却又怎么也克服不了那个很古怪的毛病——怕黑。程华辉不仅晚上不敢出

  • 留下一支花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女士,糟糕的一晚?”餐厅里来收账的服务员问我。透风的窗户扇动了几下,吧台上玻璃瓶里的玫瑰花颤了一下,暗红色花瓣上的凝着一滴露水。“可以这么说。”我从背

  • 药商的斤两

    欧阳飞从单位退休后,就迷上了旅游。最近他随团来到安徽亳州,参观了华佗、曹操、花木兰等名人古迹以后,导游带他们来到了当地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并告诉他们:“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欧阳飞最讨厌旅游中的购物环节,他认为那无非是导游挣回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