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两只鸡

两只鸡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6:57  热度:8℃

主人喂了三只鸡:白鸡、黑鸡和黄鸡,白鸡不光心地诚实而且又是个下蛋的好手;黑鸡和黄鸡好吃懒做肥胖胖的却不下蛋,但它们口齿伶俐,爱耍心眼使手段,抢功媚主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每逢白鸡下了蛋跳下鸡窝去觅食时,黑鸡看到后就尖声叫起“我下的蛋、我下的蛋”,唯恐天下不知道!

主人看到后非常高兴,把鸡蛋拾了随手给了它把小米。这时,白鸡和黄鸡也赶来吃小米,黑鸡给黄鸡使个眼色,它们一起把白鸡赶跑了。白鸡站在老远的地方看着两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心想,天下竟有这样的鸡!

黑鸡边吃着美食边对黄鸡说:“你看刚才那白鸡下的蛋,那么小那么难看,太不像话了,还想吃小米?门也没有!”

黄鸡气愤地说:“看它那德行?给主人说饿死它!”

黑鸡说:“不妥,你想它死了那不太便宜它了,得让它下蛋呀,要不咱怎么吃上这小米……”

说完它们都“格格”地奸笑起来了!

就在这时房上掉下砖头把黄鸡砸死、把黑鸡砸伤了。黑鸡趴在筐里养伤期间,鸡窝里照样每天出现一个蛋,主人这才知道白鸡是最勤劳最和善的一只鸡呀!从此,主人每天喂白鸡两把小米,黑鸡伤好后只能站在旁边看着白鸡吃——因为主人手持木棍看着让白鸡先吃,如果剩下就有黑鸡的,没剩的黑鸡只好自己去觅食!

猜你喜欢

  • 鸡心枣的传说

    鸡心枣的传说鸡心枣是河南新郑特产,自古以来就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美誉,鸡心枣还有一段传说呢。话说公元774年间,郑国迁都郑地,即现在的新郑,而后郑庄公继位,郑国达到鼎盛,郑庄公更是号称春秋小霸王。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郑庄公年

  • 工人年代

    我出生在重庆江北区苗儿石造纸厂,那时的苗儿石是工矿区,有天原化工厂、造纸厂、铸管厂,是老人家说的“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的年代,也是工人年代。在我的印象中造纸厂也曾经辉煌过,据父亲说解放前造纸厂的厂长是国民党的一个中央委员兼任,文革前我所知道

  • 海马龙和海马凤传奇

    韩琪是北京XX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心地善良,品学兼优,家境殷实,而且她非常漂亮,是该所大学的校花。韩琪的父亲有家公司,效益一直很好,她的母亲早年病逝,韩琪和父亲住在北京市郊的半山豪园里,可惜好景不长,韩琪父亲的公司因为一次重大事故而破产,家产

  • 孝子墓的传说

    沧州西北60里处有两个村子,相隔不到2里路,前村叫大孝子墓,后村叫小孝子墓,村名是因为这儿曾经埋葬着一个大孝子的坟墓而取的。这个大孝子叫马和,是大明朝年间的人。马和9岁那年,他的父亲突发急病死了。因为他的母亲是小老婆,平时受父亲宠,大老婆十

  • 牧鹅记

    杜家庄北面有个半月形的淤滩,是大汶河历年洪水冲击河岸而造成的,接近二十平方里。解放后,杜家庄村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把里面全部栽上刺槐和杨树。十几年后便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护林员分布各个角落。王生就是其中一员。为了提高护

  • 坐车奇事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平常清冷的小镇终于热闹了。小兰是80后女孩,在镇上做收银员,每逢过年过节时最繁忙。这不,大年二十九都还没放假,下午下班赶着车回家吃饭,明天还要上班呢!过年过节坐车就是一种痛苦,人多车多,等了好久,车终于来了。小兰好不容

  • 下乡奇遇狐狸精

    狡猾的狐狸,这句话不假。狐狸确实很聪明,能使用智慧与你抗争。下乡当知青时,我与狐狸打过一次交到,那是一个星期天,我赶场买了一只鸡回家。黄昏,我独自提着鸡,踏着落日的余晖,沿着布满野兽足迹的古河道回家。家离赶场地有二十几里山路,穿过一段古河道

  • 新兵回忆录

    邓军从小就喜欢军事,他对军事充满着无比的喜爱,邓军的性格坚毅,能吃苦,身强力壮。大二那年,他选择了去当兵。他选择的是陆军,被分配到了青藏高原一带,我们都知道,像那种地方,鸟无人烟,空气稀薄,一般人都会有高原反应。又到了新的一年里的新兵训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