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因为爱着海

因为爱着海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7:45  热度:9℃

我要讲一个故事,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93年,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城的一所高中学校教书。在这一年的暑假,学长明华打来电话,邀请我到他那儿去玩。明华的父亲找了关系,去年他毕业时跑到了沿海,在一家海洋公司上班,工作闲,待遇好。

明华就说:“来吧,到我这儿来看海。”

我满口答应。我的心里,深沉地爱着海。海的宽广无边,我爱海的博大;海的蔚蓝一片,我爱海的清纯;海的风起云涌,我爱海的疯狂。可是,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我从来没有见过海。

我兴奋地出发了,我带上了我那正热恋中的女友小木。小木是我的同学,明华也知道我们的关系。我知道小木心中也喜爱海,她自己房间的颜色,全部是海的蔚蓝。她喜欢听关于海的歌曲,她还说,未来的她想着做一名英姿飒爽的海军女战士。我们到达的第二天,明华就安排好了我们的活动。计划是一起玩一周时间,这一天我们一起乘船到蓬莱去看海。

“是仙山蓬莱吗?”小木好奇地问。

“当然是仙山,或许那仙境里有仙人呢。”明华笑着回答。

我知道明华是说笑的,好几处的海与山都取名叫“蓬莱”呢。既然有着美丽的蓬莱传说,多几处“蓬莱”当然更好。

船是一艘新船,前不久才刚刚下海的。船身全部是白色,远远望去,那船就像一只雪白的大鸟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四五个人一起上了船。跟着我们的,有摄影专业刚毕业的小天,他是专门来帮我们拍照的。我提着个箱子,箱子里满是小木的衣物。她说,她最爱海了,她得好好地拍照留着纪念。

雪白的船像箭一样射向海的深处。那片宁静的海面就多了些生气。海面是蔚蓝一片,是这只雪白大鸟的天空。一个多小时之后,在一片有着岛礁的海域,船停下来了。

“蓬莱到了。”大家一起欢呼着。

但是,我们立即又安静了下来。我们知道,这时候是不能打扰海的宁静的。

大白鸟一样的船下锚了,静静地歇息着。海面平静得像面镜子,可是镜子哪有这样的蔚蓝?这蓝,分明是块巨大的无边的蓝宝石。蓝宝石迎着阳光,熠熠生辉,时时地逗着你的眼。那片岛礁,是这片海域的主人。它们也沉默着,迎接我们这些远道的客人。天空偶尔飞翔的海鸟,是主人派出欢迎的使者。

我们上了岛礁。小木不停地拍着照,笑声像串风铃,在海面上飘荡。她的衣裙,有十多套,足够她开心一整天了。

我静静地看着海。我太爱海了,我就想这样与海静静地对视着。

猛然,我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

就在我的眼前,小木!

她这时脱去了她身上的每一件衣物,正在这片岛礁上拍照。她变换着不同的姿势,摄影师小天不停地跟随着,不停地闪着快门。

我生气地站在小木的面前,我不说一句话。

我的女友小木,轻轻地对我说了一句:“你爱海吗?”她继续开始摆放她的姿势去了。

半小时之后,小木穿着她最漂亮的红色裙子站在我身边。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问,脸色阴沉。

“你爱海吗?”她反问我。

“你爱海吗?你爱我吗?”她又说了一遍。

我沉默了,我没有说出一个字。

明华安排我们玩一周的计划,在这一天就搁浅了。第二天,我回家了,一个人。小木也回家了,她提前自己买好了火车票。

我和小木的愛情,其实当时已经历了大学四年的考验。可是,就在这一天里,我们断然地作出了选择。我和她,都没有说出答案,但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两年之后,我结婚了,她也结婚了。然后,我们各自有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我们从来没有再联系过。

不少同学都为我和小木的爱情叹息着。明华有一天见了我,一向乐观的他深沉地说:“我终于明白你和小木为什么会分手了。”

我转过脸看他,他轻声地说:“因为你爱着海,因为她也爱着海。”

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我也似乎懂得,小木当年在海边决定拍摄自己的裸身照片的原由。

可是,我当年想要的爱情呢?

我仍然爱着我心中的海,神圣的海。我到过青岛看海,看海的风平浪静;我到过深圳看海,看海的调皮可爱;我也到过三亚看海,看海的缱绻缠绵。但,我没再去过1993年的这片海域,这,或许是我的伤心之海。小木呢,听同学对我讲,她不再看海,再也没有到过海边。

也许,有人会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它却真实地发生过。我讲出来,我想着让这个故事在我心中遗忘。

猜你喜欢

  • 生活态度

    一盘桃子,有人先挑好的吃,不好的放到最后,或者索性扔掉;有人先挑不好的吃,把最好的存到最后,有时候存久了,最好的也变成了不好的。人和人之间,心理习惯有着微妙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也许很重要。有名旅居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曾谈起这么一件小事:他和

  • 偷看了老公的手机他差点把我掐死

    为了爱他,我背叛了父母34年前,我就像一个骄傲的天使来到人间,从记事起我就记得身边的人都很喜欢我。长成少女时,身边围着一群爱慕者和追求者,可我对他们从不动心。直到有一天,胜辉(化名)出现,他不帅不壮不英俊,家境也很平常,但就是这样一个相貌平

  • 木镇的屋檐

    我居住的木镇,房子所有的烟囱朝上,所有的屋檐向下,房檐下鸟巢所有的鸟雀头朝外。是的,在冬季,最避风寒的就是在黄昏时回家找一个栖身的屋檐。早先木镇的人死了,坟墓里脚都对着村口的方向,好像翘向屋檐,伸到屋里去。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局促与

  • 恩爱夫妻

    凌晨12点半,刚加完班的股票经济人王翔,肩挎手提包,拖着疲惫的身躯,迷迷糊糊地从裤带里掏钥匙正开门,忽然发现门口放着一个巨大的包裹,四四方方的大纸箱。王翔抱着纸箱开门而入,一眼就看到客厅里妻子躺在沙发上早已睡着,旁边桌子上用纱网遮挡的饭菜一

  • 岁月深处那盏灯

    出嫁多年,父亲在老家仍为我留有一间房。房间很大,小小的节能灯悬在高阔的天花板上,显得格外孤冷,恍若冬天雪夜里的上弦月,很努力了但光亮依旧微弱。于是,父亲又拿来了一盏小台灯,放在我床头的书桌上。他知道我有睡前看书的习惯。柠檬黄的一盏旧灯。“啪

  • 当爱情输给现实

    吴小小,28岁,知名上市公司白领,生活小资,长相俊美,追她的人络绎不绝,整天鲜花不断。可她总感觉她的白马王子还未出现,他应该是有理想,有报复,前景一片美好型的男人,可是好男人不是已经结婚就是名花有主,眼前的这些男人都是只知道看重女人长相,花

  • 棉袄

    初冬,晴雨不定,寒暖不匀。穿衣就成了麻烦:多了厚重,少了寒凉。我又是一个对温度极为敏感的人,这几日的衣服实在是穿得没了分寸,又遇到头疼眩晕,格外地难过。今早,翻出羽绒小衣,披上了薄呢风衣。到了学校,换上一件运动外套,轻暖适体。特别是大课间,

  • 生命

    那是内蒙古的一个村庄。上世纪70年代。我还很小。我跟随当兵的父亲,千里跋涉,进入了一座村庄。父亲从军学医,部队走到哪里,他就到哪里,他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我们正进入村庄时,村庄里的一户人家正被哀伤笼罩着,那是一个即将消逝的生命带给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