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刘秉忠为什么当和尚?又为什么还俗?刘秉忠

刘秉忠为什么当和尚?又为什么还俗?刘秉忠

收录日期:2025-08-08 07:20:50  热度:12℃

刘秉忠最开始叫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后来他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开始信佛教后,又改名子聪。刘秉忠这个名字,还是他如朝为官之后,才取的。

刘秉忠其人在忽必烈还没有登基之时,经由海云禅师的提携,一同进京觐见忽必烈,随后因为才华出众被忽必烈收在身边,此后便成为忽必烈的左右亲信。

他才能极高,专研《易经》以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忽必烈对其十分欣赏,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愿意与刘秉忠商量。而刘秉忠个人能力的确不错,每每都会给忽必烈提出十分不错的建议,这也就使他在忽必烈这儿越发受到重用。等到后来的时候,忽必烈对其本人可以说是十分信服的。

刘秉忠自从被忽必烈留在身边之后,就一直为忽必烈出谋划策,对元世祖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至元十一年去世的时候,忽必烈十分悲痛,对朝臣说:秉忠为朕尽忠三十余年,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刘秉忠后来治丧所花,都是内务府出的钱,最后受令将刘秉忠葬在了大都。

元世祖还追赠刘秉忠为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等到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仁宗时,追封常山王。像刘秉忠这样一个汉臣,然后还位列三公之人,在元朝仅仅只有刘秉忠一人。由此可见,刘秉忠其人为元朝作出的贡献,以及元代统治者对其的赞扬。

刘秉忠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当和尚的,具体一点的来说在忽必烈继位之前,刘秉忠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以和尚的身份留在忽必烈身边,未曾担当任何职位,同时为忽必烈建言。而他最后还俗,入朝为官还是奉的忽必烈的诏令,是奉旨还俗。

在忽必烈继位之前,刘秉忠就为忽必烈出谋划策,立功无数,对于元朝整个的发展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等到忽必烈继位之后,许多有功之臣都得以更进一步,但是只有刘秉忠依然留在忽必烈身边,穿的还是旧衣服(这里的旧衣服,实际上指的是刘秉忠穿的还是僧衣,而没有更换官服)。

最开始提出这一点,并且建议忽必烈嘉奖刘秉忠的是翰林学士王鄂。王鄂上奏忽必烈,言:秉忠久侍籓邸,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忠勤劳绩,宜被褒崇。

意思就是刘秉忠早在陛下还没有继位的时候,就已经参与到了军国大事中来,并且跟随您时间这么久,立功无数。如此忠诚之人,应该被褒奖推崇。

虽然是王鄂提出的,但实际上是忽必烈授意。所以后面忽必烈理所当然的批准了这封奏折,命刘秉忠还俗,拜其为光禄大夫,位至太保,参与领导中书省政事。甚至还同时将翰林院大学士窦默之女嫁给他,赐其奉先坊作为府邸,住处妻子包括工作都给一并解决了。

刘秉忠在后世有一个十分牛逼的称呼,叫大元帝国的设计师。一国的设计师,的确是十分牛气的。这个称呼十分贴切和形象的说明了刘秉忠对大元帝国的影响和功绩。

第一,元朝这个国号,就是刘秉忠建议的。他上书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忽必烈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蒙古帝国,此后更名为元朝。

第二,刘秉忠奉命主持了元朝京师大都和陪都上都的建设。

第三,刘秉忠制定了大元帝国的官职。

第四,朝见皇帝礼节、百官的服饰及俸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小的规矩,也是刘秉忠设计建议的。

猜你喜欢

  • 沼泽地里的秘密

    “风水转运”仅仅是一种传说,有或无都只在人的一念之间,而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是人自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感情……1.葬父清朝,有个神童,名叫叶大钦。他天资聪明,从小就能吟诗作对,可奇怪的是,这神童考了几年乡试,每次大家都认为他能中,可每次都名

  • 夜入蜂蜜店

    自己吃了假药,变长了一只小老鼠,看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人们想看却看不到,想知道,却不知道——题记离开了三优奶粉厂,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害人害己,这是规律,谁也改变不了,无论厂长怎样狡辩,根子有多硬,我相信也一定会受到法律的

  • 刘老蔫相亲

    刘庄的刘老蔫因为过去家里穷,兄弟多,虽说长得有模有样,可40好几了还没讨上老婆。看人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亲亲热热,心里倒了五味瓶,整天蔫了似的,提不起一点精神,所以落了个老蔫的外号。没个女人就不能算个家,刘老蔫70多的寡母老娘整天唉声叹气,只好

  • 母亲和妻子

    男人很爱妻子,家里大小事都听她的,洗衣做饭他都包了。眼看春节快到了,男人和妻子商量想把孤身一人的母亲从农村接来过年,妻子勉强答应了。母亲是个农村妇女,生活习惯和城里人有很大不同,还有吸烟习惯。为了防止母亲吸烟的烟灰掉在地毯上,妻子一口气买了

  • 胖子大刘

    白三每天下午去海山浴城上班。冬天,地里没活,他就去当搓澡工,一个冬季能挣差不多2000元。有了这2000元,一家人日子滋润多了。可白三最近心情却糟透了。都是因为大刘的老婆安梅,每每在路上遇到安梅对面走过来,白三就赶紧慌张张躲着她,否则少不了

  • 贪吃的小猪

    猪宝宝一生下来就很能吃,猪妈妈总是对他说:“宝贝呀!少吃点吧!会胖的。”猪宝宝想,我又不是人,需要苗条的体型,我怕什么胖呀?于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看见吃的他就猛劲地吃,吃饱了就呼呼地睡大觉。猪妈妈总是提醒他说:“宝贝呀!别吃完就睡觉,身体会

  • 北京太偏僻了

    北京太偏僻了作者:红柯一车车土豆离开了大地滚向遥远的城市它们说去寻根……老汉一大早就带着孙子上路了。老汉扛一把铁锹,孙子拎一个“鲜橙多”瓶子。那瓶子挺大的,差不多跟孩子的胳膊一样长,快挨到地上了,就像牵了一头羊或一只狗。两年前,孩子的父亲从

  • 要相信自己

    我在《一碗难装下》的故事中,讲到我校校长教的毕业班,数学期末考试,全班18名学生,考了15个鸭蛋,校长被精简了。由于学校有四个年级,为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正常地开展下去,大队干部经过研究,报请文教辅导员批准,决定将上级开除回家的一位姓程的老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