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可以活着的眼睛

可以活着的眼睛

收录日期:2025-08-08 01:53:16  热度:7℃

父亲得了癌症,晚期,自从他住进医院后,我就成了那里的常客。

我从没想过父亲会得这病。医生说,即使有再世华佗,可能也无济于事。听了医生的话,我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那段日子,所有的放疗、化疗都做了,父亲的病情却一点都没有好转。他的疼痛,已痛入骨髓,每次疼痛发作,他总是咬紧牙关,哪怕身体痛得打战。脸上冒汗,也不呻吟一声。我说:“爸,如果你感到疼,你就喊出来。这样也许会好受些。”我每次这样和他说时,他总是轻轻地对我说:“我又不是小弦子,再说,那样会影响别的病人。多不好!”

父亲说的别的病人。指的是和父亲住在同一个病房里的一个年轻男孩。这个男孩刚17岁,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和父亲一样,已经救治无望。当父亲这样说时,我看到窗外的阳光,像天鹅绒一样,大朵大朵地落在那个男孩洁白的被单上。我一边温柔地抚摩着父亲那双枯瘦的大手。一边听他唠叨着他走后的事,我的泪。竟当着他的面潸然而下。

父亲就这样在痛苦中煎熬着,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可那个男弦的病情似乎比父亲更严重,已经几度出现昏迷了。一天,一个年轻的值班医生来到病房里,悄悄对我旁边男孩的父母说:“在医院的眼科病房里,有一个女孩急需换眼角膜。你们商量一下,如果你们的孩子走了,你们能否自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

听说要捐献眼角膜,沉浸于悲伤中的母亲,突然号啕大哭,她一边哭。一边推搡着医生,威胁说:“谁敢动我的儿子,我就和谁拼命!”

看着被推搡的医生,我终于忍不住了,小声嘀咕说:“如果你儿子治不好,把眼角膜捐给别人,让别人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不是好事吗?”

谁知,我刚说完,那位歇斯底里的母亲,突然就把矛头指向了我,大声吼道:“你想做好事,怎么不让你的父亲来捐?”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我突然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已是深夜,守卫在男孩身边的母亲,还在小声地抽泣着。我伏在父亲的床头打盹。睡梦中,我隐约听到父亲在唤着我的小名,我一睁眼,听见父亲吃力地说:“三子,明天你和医生说说,看看我的眼角膜,能不能捐给那个孩子?”

我怀疑我是不是听错了。在我印象中,父亲最讳忌的就是带着残缺离开这个世界!可父亲说的话很干脆,男孩的父母都听见了,我张大嘴巴,错愕地看着父亲。见我恍惚的样子,父亲盯着我看了半天,又用颤抖的声音一字一顿地对我说:“孩子,我还不想死,把我的眼角膜捐给别人吧,这样,我的眼睛还可以活着!”

不等父亲说完,我的眼泪瞬间像滔天巨浪一样翻涌奔腾,我不知道父亲接下来说了什么,我拔腿就跑,飞快打开房门,转身进了楼道里,听任泪水流下。

第二天,男孩的母亲,终于含着泪水,在捐献儿子眼角膜的自愿书上签了字。医生说,我父亲的年纪过大了,不是很适合。后来,那个女孩终于顺利完成了眼角膜手术,当记者采访这个男弦的母亲时,她说,她是被我父亲说的话感动了,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儿子的眼睛可以活着。


猜你喜欢

  • 打开门,迎接机遇

           打开门,迎接机遇       小林大学毕业进了一家设计院。那里的办公条件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大家都需要安静的环境,所以每个人都习惯随手关上自己的门。整个设计院都是静悄悄的,上班时间也像是没有人

  • 努力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

    努力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寻找就能寻见。随波逐流,还是定准航向,这里边有着巨大的差别。你能接受什么,生活就给你什么。有时候,人生就像是一场战斗,所以只要能迅速地减轻肩头的重担,我们愿意接受任何一种解决方法。比如说,我们刚从学校毕业,急于找到一份

  • 把梦想提升为具体的人生目标

    把梦想提升为具体的人生目标克莱门特·斯通说:“成功的人生始于策划。”当一个人选择了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认真策划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就选择了成功。而假如包括生儿育女这样的事情在内的若干细节都能够采取积极策划的态度,而不是被自己的欲望牵着走,那么就

  • 你必须有一个梦想

    你必须有一个梦想《圣经·箴言》中写道:“没有默示,民就放肆。”“想到才能做到。”梦想是成功所必需的。有些东西你是否拥有都无关紧要,但有一件东西你必须拥有,那就是梦想。所有成功者的共性是什么呢?就是梦想的能力!梦想的能力使你能看到尚未成为现实

  •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人是有福的。特别是对现代人来说,竞争更加激烈,找到一份普通工作已非易事,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更加困难。因此,这句话更带有真理性,并且更耐人寻味。但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东西,在几乎所有民族中,在

  • 掌握开发潜能的规律

    掌握开发潜能的规律拿破仑·希尔写道:尼亚加拉大瀑布在好几千年里,上万亿吨的水从180英尺的高处奔涌而下,坠落到深渊里,毫无意义地流失掉。然后有一天,一个人制定了一个计划——利用了这巨大能量的一部分。他使一部分下落的水流有目的的经过一个特殊的

  • 不愿付诸行动的人干不成任何事

    不愿付诸行动的人干不成任何事在《圣经》中,耶稣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有两个儿子的父亲对大儿子说:“儿啊,你今天到我的葡萄园去工作。”“我不去,我不想工作。”老大回答说。老大拒绝听父亲的话,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儿,他坐下想想,就懊悔自己的行

  • “立即行动”是一种好的习惯

    “立即行动”是一种好的习惯弗兰克·贝特格最喜欢这样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为了积极地付诸行动,你在自我控制的同时,用同样的内力激励自己。什么是激励?激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