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风中的小辫

风中的小辫

收录日期:2025-08-08 11:56:06  热度:11℃

那是一个冬日里的晴天,正赶镇上集市,逢的是农历二五八,乡人称集市叫过会。会散之后,我像一只小羊跟在祖父和媒人身后,去相媳妇。沿着长长的铁路走了十多里,又途经羊肠小道,翻过高高的山梁,再登上山塬,浑身汗涔涔地进了一家种着洋槐树的小土院。午后的阳光照在窑背上,洋槐枝叶沙沙地响。踏入寂静的土院时,我感觉到了心跳,有点冷也有点暖和。未来的丈母娘热情地让我们坐在热炕上,她喊大媒叫舅,张罗茶饭中不时打量她未来的女婿娃。随后,我透过贴满窗花的玻璃看见了走进土院的一个秀溜的女娃,小辫齐肩,悠悠地抖擞着,叫声“妈”,利落地进了土窑。她浓眉大眼,鸭蛋脸盘,红扑扑的,笑得好看。问候过老舅和祖父,便坐在炕前的灶火旁拉动风箱。我们对视着,捉迷藏似的交换着眼神,彼此羞怯而友好,看来该是中意的未来夫妻。

之后,“小辫”随母亲来到我家看家境,不嫌穷家当,不挑我人样。我也看中她的相貌,只是她幼年辍学,没文化。我想,农家媳妇只要认得钱、粮票和布证,算得清工分账,就行了。身体健康、劳动好,尤其为人谦和、晓得事理,就是好媳妇。过了几天,两家人到城里吃酒席,订婚谢媒,然后照相、扯布、做衣服。我有生第一次吃到糖醋里脊这道菜,酸甜交融,感慨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后来婚事蹉跎,回想那天订婚照未拍成,可能是一个不吉利的兆头。走到照相馆门口,我和她不约而同地甩开家人,一起赶上前去推门,竟成了幸福的定格。门却未开,我们被关在门外,于是爱情与幸运之门便拒绝了我和她,之后我也不曾与她拍过一张合影。当时,她甩着小辫,一脸的沮丧。至此,我还没和她对过一句话,我们不曾单独在一起相处一刻钟。

那时,我们是多么封建、愚昧,又多么无知。用一句流行的话说,那时我们不懂得爱情。订婚后的每年正月,我们礼尚往来,相互拜年是仅有的公开会面机会。礼品无非是白皮点心、鸡蛋糕、苹果罐头、芝麻糖一类,所谓的四色彩礼是手帕、袜子、鞋和头巾。相聚时,我们很少说话,只是在你送我一程我送你一程的离别时,才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讪些客套话,也似乎不去正视对方的眼神,但心里头还是滋润的。我们循规蹈矩,正儿八经的,身体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亲口口拉手手”的情形只是民歌里唱的,谁也不敢那么放肆,那么浪漫。

不久后我当了一家水泥厂的开山矿工,月薪34元,省吃俭用,总算清了彩礼。两年后,我到西安上了大学,一餐饭想多吃一个5分钱的馍也成了奢望。我过年去给未来丈人拜年,想讨个费用,每次得到的不过一二十元,觉得很扫兴。这又让我难免迁怨于无辜的“小辫”,甚至在我幼稚的心里有一种抵触“买卖婚姻”的冲动。“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我认为不是说我,但我还是心虚。如何了却这桩婚事,成了我的心病。老实说,此时的我并无其他对象,来往的女子中,我不奢望与她们发展关系,主要是我自卑,只因为我不是城里人。同学中,谁的父亲是个股长,他都敢来吓唬我。于是,我们这些乡巴佬也就穷则思变,誓死改变人生的命运。

这时候,“小辫”在老家高高的山塬上修地送肥,拉着架子车疯跑。她期待着当了大学生的女婿娃来信,但是信愈来愈少,她的心事愈来愈重。后来我才知道,她是读不懂我的信的,甚至许多字都不认识。她寄给我的情书,也是她的一个上中学的堂弟代写的。这简直让我蒙了。有次过年见面,她妈抹着泪对我说:“我真后悔当初没让娃念书,一个‘穷’字把我娃害了,害了一辈子。”起先我在农村时,几个自然村在一起搞誓师大会,好在我们能照一照面,但说句话也难。之后一年顶多见一面,就越来越尴尬。

记得最后一次在她家,我看到了她的一张照片,四寸大,很好看。尽管那时我已心猿意马,但还是想得到这张照片。她不给,我伸手去夺,她的小辫扫在我的脸上麻酥酥的,同时我奇异地感触到彼此手臂贴肤的温存。然后我们触电般分开,像犯了错误似的不敢对视。在我们订婚的6年里,这是唯一的一次亲昵,因而难忘。

我们在麦穗扬花的季节分手,我送她回家,顺路去赶火车上学校。我和她都默默地走,各自揣摩心事。黄土路弯弯曲曲,藏在半人高的麦海里。走累了,我们在一棵大柿树的树荫里歇息,坐下来,依然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伤、叹息、怨艾、无奈,各自心底悄悄流淌的是一条无名的河。她玩弄着辫梢,始终一言不发。就在临分手的三岔路口,我们驻足,她说:“去我家吧!”她在乞求我,神色凄美无限。我还是硬着头皮拿定主意说:“不了。”她泪如泉涌,掩面回头,甩了一下小辫,快步踏上回家的路。我呆立在风里,她未回首,消失在小路的尽头。我的脚很沉,“一碗凉水一张纸”,卖了良心的是我,负心郎是我,伪君子还是我。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西安当记者,数九寒冬的天去陕北采访。返程路过老家时,在小城郊野的铁路旁,又奇迹般地遇到“小辫”。那时我头发很长,胡子好久也未刮过,裹着件棉大衣,一副流浪汉的样子。过铁道时,一位留短发、抱小孩的媳妇在我面前站住了。她望着我,我不认识她,我径直走了过去。不对!我的心砰地碎了!她不就是我曾经的“小辫”吗?我站住脚,回首望去,不可名状。这一次,是她驻足守望,而我却走开了。走好远了,我回头望望,她还立在风中。回到家,我告诉祖父在路上看到她的情景,祖父嫌我没搭话,老人家长长叹了一口气,唉!

猜你喜欢

  • 神秘的女人

    1安家落户这一天,一辆从县城驶出的班车在“黑土村站”停靠下来,从上面下来一位衣着入时相貌俊秀的年轻少妇。少妇手提一个非常精致的小包,显得雍容华贵。等班车去远了,少妇打量一阵黑土村,跟着快步向附近的一片小树林走去。小树林里丛生着齐腰深的蒿草,

  • 快乐的二傻

    二傻是我饭店里的服务员。当初招二傻时,妻子极力反对。妻子的反对并不是没有道理,二傻长得丑,走路一跛一跛的,左肩高出右肩一大截。而且个子矮,才1。50米。妻子说:“顾客见了他,会没食欲的。”但我想帮二傻。二傻再找不到工作,会饿肚子的。另外,二

  • 染色体改变了我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剑阁,经济以及思想还在落后的水平。这种表现在农村中尤为突出。生儿得宝,生女是草。但凡哪家新生儿出生,为儿者,必有酒宴道贺之礼。同时也就伴随着另外的一种情况发生。头胎为女,接着再有一胎,又为女。当时国家已经在大力倡导计划生育

  • 一节硬卧车厢

    福根是个建筑地小工,整天干着搬砖运料的重活,瘦小的他整个人显得特别没精神,一脸的愁苦像,更倒霉的是包工头带着钱跑了,福根不仅没了大半年的工资,以后还得重新找活干。现在就只能先回家待着,于是福根到火车站买到了一张硬座代硬卧的票,当时心中窃喜,

  • 城里人马师傅

    嘴上不怂。说人干活不行嘴却很厉害。这是给我家装修房子的马师傅说的。“城里的事,搞建筑、环卫、搬运、装修、快递的,农村人占绝大多数,还有园林绿化的都是农民。”马师傅说着边用那双大手拨着指头数着。“城里人去哪儿了?在公园里散步,在广场跳舞,在棋

  • 他说:“快拿点钱给我,我要去把礼送了。”她抱怨道:“家里就只有两百多元了,你把钱都拿去送礼了,我们这个月吃啥?你不想想我,也要想想两个娃娃嘛。”他有些失去了耐心表情严肃的说道:“屋头不是还有那么多包谷和红薯吗?我再问你一次你给不给!”女人有

  • 老槐树

    村口的老槐树如今只剩下一小截焦木了。村中的一些老人们也许还记得,在他们尚且童稚时,祖辈们曾口口相传的关于那颗老槐树的故事。庆历四年,全县大旱,家家颗粒无收。在一个乌云密布的傍晚,村民们垂着脑袋,耷拉着肩各自回家时,村口出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道

  • 一个警察的功绩

    李哥是在公务员国考笔试差两分的情况下报了A市的市考。公安口,终于杀进复试,成绩公布后,又差了两分。李哥狠狠地抽了两天烟,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广州闯荡。突然接到电话,说自己被录用了,要政审。原来他前面有两个人放弃了。他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了一名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