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从石头中找到一匹马

从石头中找到一匹马

收录日期:2025-08-07 16:42:35  热度:9℃

1847年10月的一天,7岁的法国男孩奥古斯特一个人在巴黎街头郁闷地闲逛着,因为学习成绩很差,他刚刚被父亲狠狠训斥了一顿,由于家境贫穷,他的姐姐主动放弃了学业,把学习的机会让给了他,但他却只喜欢美术课,其他功课根本学不进去。

奥古斯特一边走一边想,是否该申请退学呢?他胡思乱想着,竟然忘记了看路,突然“砰”的一声撞在了一个人身上。

奥古斯特连忙说:“对不起!”可那人却没有说话。奥古斯特抬起头,只见一个满脸胡子的人浑身石屑,手里拿着一把奇形怪状的刀,正盯着一块很大的石头呆呆看着,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刚才有人撞到了他。

奥古斯特非常奇怪,好奇心让他暂时忘记了心中的郁闷,他站在一旁看着这个怪人,过了一会儿,那人突然走到石头面前,拿起手中的刀凿了起来,奥古斯特更加奇怪了,他心想:这个人在一块大石头里找什么呢?

那一天,奥古斯特看了很久,直到黄昏的时候,那人才注意到有个小男孩一直在旁边看着他,那人微笑着介绍自己名叫荷拉斯??勒考克,奥古斯特问他在石头中找什么,荷拉斯却只是微笑着不说话。

此后,连续三天奥古斯特都会来看荷拉斯凿石头,但他始终看不出荷拉斯在寻找什么。三天后,因为学校开学,奥古斯特不得不回到学校,但他一直记挂着荷拉斯,两人已经成了朋友,奥古斯特对他说自己要回去上学时,荷拉斯一脸神秘地对他说:“你去上学好了,一个月之后,你再次放假的时候来到这里,你就会看到我在石头里找到了什么!”

这之后,奥古斯特虽然每天在学校上课,但他的心却飞到了荷拉斯身边,他无时无刻不在想,荷拉斯会在石头中找到什么呢?

一个月之后,奥古斯特迫不及待地赶到了遇到荷拉斯的地方,荷拉斯已经不在那儿了,但他看到原来放大石头的地方竟然站立着一匹非常漂亮的石马,那匹马身材高大,栩栩如生,奥古斯特被深深吸引住了,他想,原来,荷拉斯是在石头里寻找这匹马啊!

奥古斯特正呆呆看着,突然有个人抚摸着他的头说:“小家伙,这匹马漂亮吗?”

他回头一看,正是荷拉斯,但荷拉斯的胡子已经剃光了,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显得很有气质。

奥古斯特说:“它可真漂亮,没想到,石头里居然藏着一匹马。”

荷拉斯大笑着说:“小家伙,你也可以做到的,我知道你喜欢画画,但是画画只能把马放在纸上,不能让它奔跑起来,跟我来吧,也许有一天,你会在石头里找到一个新的世界。”

荷拉斯到奥古斯特家里进行了拜访,原来,他是巴黎美术工艺学校的雕塑教师,经过他的劝说,奥古斯特很快转学到了他所在的学校,在这里,奥古斯特如鱼得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很快成为雕塑专业的佼佼者。

奥古斯特的全名是奥古斯特??罗丹,他被称为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但是,如果没有那匹从石头中找到的马,或许他的一生只能庸碌无为,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都需要寻找到这匹马,因为它指引着我们一生的方向。

猜你喜欢

  • 与柳大华下盲棋

    与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有联系,是2010年夏天的事。那时,在绵阳棋王张华明的引荐下,我请他为我的象棋长篇小说《大明象棋国手》题词向全国读者推介。他在收到了我的小说看后,欣然同意并题词。我十分激动。因为我的象棋长篇小说或为二千年来第一部阐述

  • 三迁“白菜碑”

    地处铅山县老县城——永平镇西门街,有一座明代四角木结构古亭楼阁,名曰“报本坊。”相传南宋时期当地民众为褒扬一位十六岁少年申世宁,代父从军战死边关的孝行而建的牌坊。报本坊三字行笔稳健、苍劲有力,是南宋大儒朱熹所书。亭壁西侧离地二尺,镶嵌有一块

  • 回荡在赤岩洄的鼓声

    自东向西潺潺而来的信江,在铅山县河口古镇东首的凤来村偏北拐了一道弯,同时在此接纳了发源武夷山脉北麓的桐木江。两江交叉处的北岸是九座雄狮状的红石山峰,在九狮山的首座山峰下,形成了一个大旋涡。年复一年的千万年来,旋涡淘空了河底的沙石,形成了一个

  • 康熙智斗贪官

    相传康熙一次南巡,提前启程,没及时通知南方的官员,刚到江南某镇,遇到大雨,皇家浩大游船只能靠岸,两岸随驾的大队人马也到衙门里找地方避雨。康熙贪恋江南美景,看见雨渐渐小了,于是着便装悄悄带几个护卫乘船闲游,来到一个水乡小镇,正好路过岸边一家绣

  • 补天石

    上古时期,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帝,水神不甘失败,怀恨撞到不周山,把天撞出个窟窿,从此天下大乱,女娲不忍心看见自己创造的人类毁灭,便去天台山补天,用了365001块补天石。女娲补天后,留下了一块补天石,有人说这块补天石依旧在天台山,也有人说女

  • 蝎子

    这是村子一年一度的盛事,家家户户一大早就起来忙着准备大餐,屋里屋外弥漫着炸肉的香气。大人们吆喝着小孩子们赶快出去,生怕他们碍手碍脚,孩子们可不买账,拖拖拉拉的在屋里屋外转悠,要不到“遣散费”绝不出门。太阳刚刚升起,街上便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隆

  • 枣核家信

    晚清年间浙江海宁有一个巧匠擅长微雕,能在枣核上雕刻米粒大小的人物、山水、文字,当地人叹为绝艺,尊称为巧手宋。凭借着高超的手艺,巧手宋家道渐渐殷实,不但娶了媳妇,还陆续生下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光阴似箭,一晃十八年过去了,两个

  • 苇叶船

    清亮亮的大清河,映着蓝蓝的天,那河水好象一匹抖动着的蓝绸子,在一平展展的原野上飘呀飘,一直飘到白云间。水面上常常飘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儿,快得象抛出去的梭,出了弦的箭,一会儿穿行在浪花丛,一会儿飘到云彩里。撑船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她秀秀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