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做人的尺度

做人的尺度

收录日期:2025-08-07 19:25:27  热度:9℃

南朝梁武帝时期,有个寺院与农家发生田地之争,双方互不相让,只好到官府去打官司。

由于寺院的社会地位特殊,有关部门怕承担责任,最后竟将这个案子一直推到皇帝面前。梁武帝看后,在案卷上批了一个大大的“贞”字,交给有关部门办理。然而,经办部门却被皇帝的这个判词弄得百思不得其解,几乎问遍了所有人,都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在这时,有人想到时任尚书左丞的刘显。

在朝廷上下,谁都知道刘显满肚子学问,而且脑子灵活。果然,刘显不负众望,他见了皇帝的朱批,不假思索地就道出了个中秘密:皇帝的意思是要把田地判给寺院,因为“贞”的繁体字可拆为“与上人”三个字,而“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经办人员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按皇帝的批示办结了此案。

刘显之所以能从一个“贞”字上十分准确地吃透皇帝的用意,是他作为近臣对皇帝的全面了解。他知道梁武帝不但崇尚佛教,甚至还有过不当皇帝想当和尚的强烈愿望,只是每次舍身都被群臣用不菲的银两赎了回来。作为曾是佛门弟子的当朝皇帝,碰上这种事也不便对寺院露骨地袒护,这才在案卷上批了一个“贞”字来回避其辞。然而,当梁武帝知道自己的判词被刘显破解之后,满肚子不高兴,一气之下,便把刘显尚书左丞的官职撸掉,让他去地方任职。

历史上还有另一个聪明绝顶的人,那就是三国时期曹营里的杨修。杨修最后被曹操杀了,罪名是:“露泄言教,交关诸侯。”

刘显与杨修虽然下场不一样,但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一过于聪明。梁武帝在学识文才方面自负清高,无法容忍他人在自己之上,他希望群臣不清楚“贞”的意思,反过来再问他,这才能显示他的水平和地位,树立他的威信。你刘显居然在皇帝面前逞能,让你永远离开皇帝,到地方当官该是最好的结局了。杨修呢,固然也是能猜透帝王心思的人,但曹操又是其时罕见的“雄猜王”。这类人,猜忌心是最重的,他们最忌恨的,就是别人猜透自己的心思。聪明反被聪明误,刘显与杨修算是历史上有名的典型。

古往今来,无论是君臣之间,还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人希望别人把自己的内心猜得一清二楚?其实,这也是做人应把握的一个尺度。

猜你喜欢

  • 红衣娃娃的金锥

    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六个红衣娃娃。娃娃们有一个尖尖圓圆的宝贝,叫作金锥,它是红衣娃娃的秘密。有一天,红衣娃娃们在玩游戏。一个娃娃肚子饿了,说:“我们休息一下吧,你们要吃什么吗?”第一个娃娃说:“我要吃雪片糕!”第二个娃娃说:“我要吃核

  • 金色的海螺

    大海那边住着一个勤劳的少年,他没有父母,更没有远亲,每天以打鱼为生。有一天,打鱼少年在海滩上发现了一条奄奄一息的小金鱼,就捡起来把它放回了大海,救活了小金鱼。过了一天,少年下海撒网,从海里捞上来一个金色的海螺,他就把它带回家放在清水缸里。然

  • 升仙疑案

    清光绪年间,大同府新任的李知府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他一到任,就走街串巷,深入乡里,四处探访民情,还经常调阅昔日卷宗,重审冤假错案。这天,李知府在整理历年的案件卷宗时,发现上面记载了一件怪事。牟县有个叫马灵风的富家子弟,修道多年,屡显神迹。

  • 送生意

    古时候,村里有个人叫冯大全,心眼很小,家里日子明明过得挺滋润,偏偏还见不得别人挣钱,一看到就眼红,想方设法也要抢过来。这天早上,冯大全到村外溜达,见同村的张小狗推着一车芦苇回来,就问他弄这么多芦苇干吗。张小狗说,他想编几套苇笆,卖给盖房的人

  • 傀儡戏

    早年,闽南泉州有一个悬丝傀儡社,名为“铭春堂”,堂主刘牧之。这天,在马家村演了出《五魁首》的剧目后,刘牧之把木偶一应行装入柜,不巧有个人来到后台,拉住刘牧之的手。借着灯光,刘牧之把来人详细看了下,吃了一惊道:“莫不是杨二师弟?”杨二哭丧着脸

  • 鬼差过路

    过去的茶马古道上商贾云集,每天都有驮着货物的骡马队伍经过,道路两旁也就兴起了众多的客栈,专供客人打尖歇脚。钟三是一个商人,这天,他被大雨所困,住进一家位置比较偏的客栈。半夜,他突然被重重的推门声惊醒,只见一个满嘴酒气的大汉东倒西歪地闯了进来

  • 野葡萄

    那是一个小村庄,村外边有一条大河,村东头有一个李妈妈养有很多鹅,她有一个小女儿,长得像鹅毛一样白净,常到河边放鹅,村里人都喊她“白鹅女”。白鹅女爹娘死去后,婶娘霸占了她的家。一年后,婶娘也生了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长的和白鹅女一样俊,只是两眼

  • 穿土

    河北临西县一带,原是黄河古道。自从黄河改道,留下了一望无际的黄沙土,用来种粮食算不上好土质,这里的老百姓一直过得很苦。话说早年间,这里有个沙土堆村,村子旁有一個很大的沙土堆。村里住着一个叫冯才的年轻人,靠给地主焦有良做工养活家人。焦有良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