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送生意

送生意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0:26  热度:11℃

古时候,村里有个人叫冯大全,心眼很小,家里日子明明过得挺滋润,偏偏还见不得别人挣钱,一看到就眼红,想方设法也要抢过来。

这天早上,冯大全到村外溜达,见同村的张小狗推着一车芦苇回来,就问他弄这么多芦苇干吗。张小狗说,他想编几套苇笆,卖给盖房的人,多少也能赚点。

冯大全听了,眼睛一亮,对呀,这也是个赚钱的路子,自己咋就没想到呢?村口那条盈水河边的芦苇是没主的,谁爱割谁割。他若是全割了,谁家要想盖房,只能到他家来买苇笆,他就能赚上一大笔钱了。

冯大全说干就干,他马上回村雇了十来个短工,到盈水河边收割芦苇。一连干了半个多月,这河边的芦苇都被他收割回家了,在场院里堆得跟小山一样。接着,他又指挥短工们编苇笆,自己则出门招揽生意。

很快就有顾客上门了,冯大全带着那人到场院上看苇笆,正想着狮子大开口,要个高价,谁知那人看了看苇笆,转身就走。冯大全忙上去拦住他问:“你不买啦?”

那人冷笑道:“你这叫苇笆?别让人笑掉大牙啦!你这苇笆跟筛子似的,那泥巴不得‘哗啦哗啦’地往下掉啊,能使吗?”冯大全一看,也是啊,穷人家盖房子不用瓦,而是在檩条上铺苇笆,上面再抹上泥巴。他这些苇笆眼儿太大,上面的泥巴可不就得往下掉嘛。冯大全让短工们停了手,生气地说:“你们编的哪是苇笆呀!再编成这样,我扣你们工钱!”短工们嚷嚷道,他们也确实不太会编。

冯大全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窍门,就去请教张小狗。张小狗那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个劲儿地说:“不行不行,真不能教。教会了你们,我就得饿死啦!”冯大全掏出一两银子塞进他手里,张小狗这才勉强答应了。

只见张小狗挑来两桶水倒在芦苇上,等半个时辰后,芦苇泡软了,张小狗说:“现在可以编啦,挑细软的编就行。”说完,他拍拍手就要走,冯大全愕然地瞪大了眼睛:“这就行啦?”张小狗点点头。果然,短工们再次编出来的苇笆,就非常密实。冯大全暗暗地气自己:这不是白送给张小狗一两银子吗?想起那两银子,他就无比心疼。

转眼快过年了,冯大全一算账,卖苇笆赚的钱,减去给短工们的工钱,竟一文钱都没赚着!而且,他还给了张小狗一两银子呢。这大半个冬天,合着就是给张小狗忙乎呢。冯大全眼前一黑,险些晕过去。

好在冯大全还有点小聪明,他眼珠一转,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来年刚一入冬,冯大全就雇了短工,把盈水河边的芦苇全都收割,堆到了他家的场院上。然后他遣散了短工,想等着顾客上门,就让他们拉走芦苇,自己编苇笆去。谁知等了几天,却不见有人上门,真要把他急死了。

这天,冯大全又碰到了张小狗,问:“今年冬天,你有啥营生?可赚到钱了?”张小狗惊慌地说:“我可不能再告诉你了,不然,你又该抢走了。”说着,他转身就走。冯大全觉得张小狗肯定又找到了赚钱的门路,他心里又痒起来了:哼,你不告诉我,我偏要知道!

第二天一早,冯大全早早地躲在了张小狗家门外。不一会儿,张小狗推着车出来了。他一直往西走,走了七八里路,就上了西山。上到半山腰,那里有两条岔路,一条是继续上山的路,另一条是绕到山后的山谷里去的。张小狗放下推车,拿着镰刀背着绳索就奔山谷里去了。

张小狗到了山谷里,对着粗长的荆条砍起来。小半天的工夫,他砍下了四大捆荆条,背上来放到推车上。他推着车正要下山,冯大全突然跳出来拦住了他,笑嘻嘻地说道:“张小狗,我跟着你呢!”

张小狗也不理他,推着车就往山下走。冯大全追着他问:“张小狗,你跟我说说,你砍荆条干吗用?”张小狗冷冷地说:“我不告诉你。”冯大全从口袋里摸出一两银子,塞到张小狗手里说:“小狗,你就告诉我吧。”张小狗这才笑道:“不瞒你说,这是你送给我的生意啊。”

冯大全惊得眼珠子险些掉下来,惊讶地问:“啥,我送给你的生意?”张小狗点点头告诉他,今年天旱,那芦苇长得又细又小,根本编不起苇笆来,这可把盖房的人家难住了。盈水河边的芦苇都被冯大全割走了,张小狗满山遍野地转悠,结果发现这荆条够长,能编成荆笆,照样卖钱呀。这几天,盖房的人家纷纷来跟他订荆笆,他从早忙到晚呢。

冯大全顿时明白了,难怪没人来买他家的芦苇呢。张小狗能编荆笆赚钱,自己也能啊。他拍了拍张小狗的肩膀,笑道:“小狗啊,谢谢你告诉我赚钱的秘密。等我赚了钱,请你喝酒!”说完,他乐颠颠地下山去了。

冯大全马上又雇了短工,把山谷里的荆条全都给砍了,运到场院里,堆成了一座小山。馮大全又让短工们编荆笆。短工们一上手,又傻了眼,不会呀。

冯大全得意扬扬地指导短工们:泼水。可水泼上去,过了半个时辰,荆条还是硬着,一折就断。短工们费了半天劲,荆条折断不少,可半张荆笆也没编出来,冯大全无奈,只得再去请教张小狗。

张小狗又跟他要一两银子,冯大全只得咬牙送上。张小狗这才笑着对冯大全说:“冯大哥,谢谢你啊,又送给我一笔大生意。”冯大全气得干瞪眼,却说不出话来。

随后,张小狗就去教短工们编荆笆。他的诀窍其实很简单,先把荆条泡湿了,然后在火上烤一下,那荆条就任人摆布了。只教了一个时辰,短工们就会编荆笆了,张小狗吹着口哨乐悠悠地走了。冯大全在一旁越看越气,却毫无办法。

转眼又快过年了,冯大全一算账,还是没赚到钱呀。这大半个冬天,他光卖荆笆了,却没卖出去芦苇,场院里还有一大垛芦苇呢,那可都是钱呀。可现在的问题是,盖房的人用了荆笆,还要芦苇干什么?他家那一大垛芦苇竟然分文不值了!

冯大全正生闷气呢,张小狗忽然来了。冯大全生气道:“你来干啥?”张小狗笑嘻嘻地说:“冯大哥,我来接生意啦!”冯大全气得半死,嚷嚷道:“接啥生意?我自己都赚不到钱,哪有生意给你!”

张小狗却不生气,仍是笑呵呵地说道:“这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放爆竹啊。那爆竹可不长眼,要是蹦到你家的芦苇垛上,点着了芦苇,甭说你家了,全村人都得跟着遭殃。我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我一个人没什么事,就帮你照看着点儿。不过,这大过年的,工钱可得多给点儿。”

冯大全本想把他骂走,可转念一想,张小狗说得也有道理。真要是芦苇垛引起了大火,他就要赔全村人的房子和财产,非得倾家荡产不可。这样看来,给张小狗的几个钱,真是小钱了。他只好咬了咬牙说:“行吧,我雇你到十五。”张小狗笑着说:“哥,谢谢你又送了我一个生意。”

冯大全恨得牙根痒痒,却毫无办法。他就不明白了,自己家的日子原本过得好好的,干吗去跟张小狗抢编苇笆的活儿呢?结果钱没赚到,倒惹了这一身的骚!

猜你喜欢

  • 婚礼上,爸爸们的小抄

    1这下该怎么办才好?我真的要办喜宴了,却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小时候竟从来没想到,如今真的要结婚时,我只希望在平凡无奇的一个午后,和心爱的人手牵手,散着步去登记。不要提亲,不要喜宴,没有婚纱,没有捧花,不要浪漫梦幻!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太多了

  • 从青丝到白头

    母亲年轻的时候,脸庞秀美,长辫粗黑,像一朵娇艳的山茶花。不断有人上门提亲,都打动不了她的心,直到后来遇到父亲。父亲是一名军人,随部队常年驻守海岛。有一次他回乡探亲,奶奶托媒人从中说合,领着母亲来家里相亲。眼界极高的母亲见到父亲的那一刻,竟有

  • 爸爸的背影

    作为“严父”的他老马,在我儿时的印象里一直是一个严父。我最怕他眼睛瞪得溜圆唬我的时候,无论是在撒娇还是无理取闹,只要他眼一瞪,我就瞬间感觉自己快被吓得尿了。记得有一次从部队回上海探亲的时候,在大姑妈家做客,被问到一个几乎所有的孩子童年时候都

  • 岁月把我雕刻成了你

    看到一则脆腌三杯小酱瓜的菜谱,趁周末有闲试做一番。去菜市场买来新鲜黄瓜,仔细地把黄瓜洗净,切头去尾,再分成小段。拿出厨房小秤,按照菜谱指导的米醋、生抽、盐、糖的量调配了酱汁,尝了尝,觉得不够酸,又自作主张添几勺醋。把酱汁入锅煮沸,再把黄瓜浸

  • 这是我能想到最爱你的方式

    1儿子从学校回来,问我:“妈妈,你最希望我爱你的方式是什么?”“什么?”他说得太一本正经,我一时有些愕然。“就是最爱你的方式。”他不满地重复。“你要乖一点,听妈妈的话。”我明显敷衍他,但其实也是实话。他从小就调皮捣蛋,整天搞得家里鸡飞狗跳的

  • 用什么报答母爱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一生平平淡淡,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当然,这个印象不完全准确,很久以前,我在一本家庭相册里见过她早年的照片,秀发玉容,一派清纯。她出生在上海一个职员的家庭,家景小康。后来,那本家庭相册遗失了,母亲也不再提起以前的日子。她也

  • 我懂你了

    记得有一年过年,回到老家,在老房子里,姑姑带我看了以前我爹住的房间。我翻看着桌子上满是灰尘的纸张,有我爹年轻的时候和别人写的信,我爹的字体很特别,一眼就能看出来;有随手涂鸦画的画,那张满是涂鸦的纸上全是鸟。最后翻到一本笔记本,记了一些公式,

  • 感念母亲

    又一个母亲节即将来临,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孤独的身影,心中总会想:要是母亲还在该多好!2007年5月,刚强的母亲终于没有斗过病痛的折磨,离开了人世。母亲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我和父亲、哥哥、弟弟对姐姐们隐瞒了母亲的真实病情,怕姐姐们抑制不住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