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义“隐身”:养父和“冒牌妈妈”圆梦绝症

大义“隐身”:养父和“冒牌妈妈”圆梦绝症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1:40  热度:9℃

病中呼唤

生我的妈妈你在哪儿

到2011年8月初,13岁的黄小宇发生间断性头痛、恶心已经三个月了,吃药打针都不见效,后经辽宁铁岭市肿瘤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脑癌晚期,生命也许还不到一年!闻听此言,父亲黄纪东不禁放声痛哭。他不明白,命运为什么总跟小宇过不去?

黄纪东给孩子起名黄小宇。老实憨厚的他从来没隐瞒小宇的身世,从小宇懂事起,他就告诉他:妈妈是一个美丽贤良的女人,可是,她有难言的苦衷,所以,才把你交到爸爸手上刚开始,小宇曾哭喊着要过妈妈,可上小学后,再也没有提过妈妈这个字眼。直到诊断结果出来,小宇满脸是泪地对黄纪东说:爸,我想在临死前看看妈妈是什么样子

这句话,让黄纪东肝肠寸断,他知道,在孩子心中,妈妈的位置是无人能够取代的。他决定帮小宇寻找亲生母亲,既希望满足孩子一个愿望,同时更希望孩子亲生母亲的出现,会让小宇的病情有奇迹发生。

黄纪东很快与表哥取得联系,寻找当年给他孩子的汪芳。但表哥与汪芳也只有一面之缘,这么多年过去了,打听了好久,也没有找到汪芳的下落。

9月23日,黄纪东却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汪芳!我找你找得好苦哇!黄纪东两眼一热,连忙说了小宇的病情和他想见到母亲的急切心愿。

我知道,我也是当妈妈的人。汪芳愧疚地说,孩子是我送出的,我不会忘记当时他哇哇啼哭的情景。

那,你快帮我找到他妈妈呀!黄纪东着急地说。汪芳却说,时隔多年,她已无从知道孩子妈妈的下落了,不过,为了满足孩子的临终遗愿,她可以前来充当他的临时妈妈。

那可不行!你不找就算了,我绝不干欺骗小宇的事!黄纪东愤然挂掉电话。很快,汪芳将电话又打了过来,电话中,她哭着说:两个月前,我儿子出车祸走了过了许久,汪芳又说:我回老家时,听说了小宇患病,从那天起,我几乎每晚都能梦到当初我送他去你家的情形。我知道小宇在寻找妈妈,可是,时隔多年,我找不到她了,但我愿意替他妈妈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请相信我,我会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小宇,让他不带遗憾地离开汪芳的话最终打动了黄纪东。

孩子别怕

冒牌妈妈的爱不打折

母亲到来的消息让小宇兴奋得无法入睡。大清早,小宇就在黄纪东的搀扶下,来到村头的大路口等候,直到中午12点,才看到一个中等身材的女人,虽打扮入时,但却显得满面沧桑。汪芳的目光与黄纪东一交错,很快盯在了小宇的脸上,接着,她嘴里轻轻呼唤着:果果,果果,你是我的果果吗?小宇心里一热,想上前两步,但是,脚却不听使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汪芳忙抢上前,也半跪在地上,与小宇抱头痛哭过了良久,汪芳将小宇拉起,将他背了起来。

看着小宇亲手收拾的房间,汪芳鼻子一酸,再次落下泪来。她伤心地说:孩子,这些年真苦了你了,妈妈对不起你啊!小宇笑了一下,懂事地说:其实也不怪您。妈妈当年若能熬得过去,是不会把我送人的!

根据与黄纪东事先的约定,汪芳只能在这里陪小宇两天,以后通通电话,偶尔来看他一下。两天时间里,汪芳为小宇做饭,陪他输液,为他洗脚、洗衣服这一切,让村里没有人怀疑她这个母亲是冒牌的。

汪芳临走的前一夜,小宇从他的小木箱里拿出了一大捆写给母亲的信,这是他从8岁起开始写的,几乎每周一封,汇报他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即使被诊断出得了绝症也没间断过。看到这些,汪芳将小宇紧紧搂在怀里,泪流满面。

三天后,汪芳再来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把小宇带到铁岭接受更好的治疗。黄纪东感到有些难为情,汪芳生气地说:这天底下,哪有母亲对儿子见死不救的?你不用担心,我有钱!

在铁岭市中心医院,汪芳坚持为小宇做伽马刀手术。医生说,手术做与不做,患者的生命最多也只有3至5个月的差异,但费用却是两万多元。汪芳的话掷地有声:哪怕让他多活一天也成!小宇手术后静养期间,汪芳寸步不离地在病床前照顾他直到小宇后来可以独自出门散步了,她才办理了出院手续把他送回老家。

黄纪东心想,汪芳自己还有个家,应该把余下的事交给他了。但汪芳依然来来回回地奔忙着,为小宇求医问药,半年时间,完成了医院所有的治疗方案后,几家医院的医生几乎都这样告诉汪芳:从目前来看,黄小宇的病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即使如此,存活期通常也只有一年。医生的话成了汪芳的心结,她要拼命与死神搏一回。一年后,小宇的身体居然没有出大碍,这更加坚定了汪芳的信心,只要有一线机会,她就要千方百计拯救小宇的生命。

异乡求医

危难中母子见真情

2012年9月,汪芳听朋友说通化有位老中医治愈过不少癌症病人,她二话没说,就把小宇带到吉林上门求医。老中医为小宇开了药,可其中一味草药怎么也无法买到,汪芳最后决定亲自到原始丛林里采。

然而,汪芳采草药时被长白山里剧毒的蝮蛇咬伤了左脚,被当地老乡发现抬回来时已是奄奄一息。在医院,闻讯赶来的小宇听到医生说只有锯掉妈妈的左腿,才可以保住生命时,顿时一下子蒙了!他死死拽着医生的衣服,泪如雨下,不停地说着:求求您,拿我身上的器官来救妈妈吧医生感动之余有些为难地说:这怎么可能呢?三天之内不截肢,你妈妈就没得救了!听到三天的期限,小宇停止了哭声,他一定要救活妈妈!

有热心人告诉小宇说,附近有位叫周婆婆的女神医,治疗毒蛇咬伤十分有名。但是七十多岁的周婆婆,在10年前老伴去世后,就发誓再也不行医了。在乡亲们的指引下,小宇找到了周婆婆家,跪在门前,哭诉起自己的身世和妈妈如何为了救自己进山采药,被毒蛇咬伤的整个过程末了,他哭着说:周奶奶,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妈妈,您就救救她吧!我反正要死了,我可以拿自己的命换妈妈的命,求你了最终,周婆婆含泪答应了。

三个星期后,汪芳终于保住了腿,身体得以康复。此事过后,这个母子情深的传奇故事很快被传开。黄纪东心想,也许汪芳就是小宇的亲生妈妈吧?若非亲生,她怎会如此?此时他有一个隐隐的担心:长此以往,汪芳会不会抢走小宇啊?可是,看到快乐重新回到小宇的脸上,黄纪东暗暗告诉自己:只要孩子快乐健康就好!

大义隐身

为团聚的母子送上祝福

妈妈走了,小宇的失落怎能逃过黄纪东的眼睛?他决定去找汪芳,将事情弄个明白如果她真是小宇的生身母亲,他愿意忍痛割爱。

小宇的生母叫杨敏。15年前,汪芳和同乡好友杨敏都在沈阳帮人卖服装。爱慕虚荣的杨敏很快成了服装店老板的情人,不久,她怀上了孩子。结果,就在孩子快要出生的前一月,老板却人间蒸发,只是在她的柜子里留了6万元钱。未婚妈妈难做,孩子9个月大时,杨敏再也熬不下去了,于是托汪芳将孩子送人。那时,孩子还没有大名,她们俩就喊他果果。送走儿子之后,杨敏决定一切从头再来,于是拿着那些钱开了间化妆品店,并很快将生意做大。后来,她嫁给了现在的丈夫鲁大伟,并生下了一个儿子,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她也有意疏远汪芳,想彻底跟自己的过去了断。

2011年11月初,汪芳为小宇的事第一次找到杨敏后,杨敏却给她拿出一沓钱来,劝她不要再来打扰自己,汪芳气得扭头就走。后来,在为小宇治病的两年间,汪芳又找过杨敏一次,杨敏说:我现在容易吗?你干吗非得往我平静的生活里扔炸弹?汪芳无话可说,只把小宇写给母亲的那一大摞信放下,再次离开了。这一次,她决定再也不去找杨敏,自己要全力呵护小宇。

汪芳用自己无私的爱让小宇挺过了两年多的时光,然而现在,死亡的阴影依然紧紧缠住了小宇,汪芳发誓一定要让杨敏与小宇相认。2014年3月中旬,汪芳第三次找到杨敏。其实,自从知道儿子的病情后,杨敏的内心就失去了平静,尤其是看过小宇写给自己的那些信后,她开始整夜失眠。但她始终不敢站出来,她实在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黄纪东决定第二天返家。就在这时,汪芳却突然接到了杨敏打来的电话。原来,杨敏的心事重重落在了丈夫鲁大伟的眼里,不得已,杨敏终于将整个事情和盘托出。鲁大伟不但没有责备她,而是表示:他们夫妻二人应该共同来弥补昔日对小宇所亏欠的爱。

第二天一早,汪芳要走了,她想留给这对久别重逢的母子更多的独处时间。小宇紧紧拉着她的手,脸上泪水长流。

由于小宇不愿意随杨敏去沈阳,杨敏只好留下来陪他。5月5日,小宇夜里发烧,杨敏十分担心,用一件厚厚的外套裹住他,背上就往医院跑。半路上,小宇终于喊出了一声:妈妈,你小心点!杨敏听后,泪水模糊了双眼。杨敏明白儿子的病情随时恶化,她对黄纪东说:大哥,我想带小宇去沈阳治病,你同意吗?黄纪东点了点头。他有一万个舍不得的理由,但他最希望的,还是让小宇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尽量快乐。

目前,在杨敏夫妇的精心照料下,小宇的情况比较稳定,而汪芳和黄纪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身。他们说,只要小宇没事,他们都不会去打扰杨敏母子的生活。他们希望小宇在母爱的滋润下,能顺利战胜病魔。而他们,会在他乡默默地为孩子送上一份祝福与守望......

猜你喜欢

  • 感恩

    “……我将永怀感恩之心,感激所有曾对我好的人。滴水之恩,我当涌泉相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他泪流满面。他激情投入的演讲,高亢洪亮且铿锵有力的声音,触动着观众评委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场的观众评委无一不被感染着,引得掌声连连。他的耳朵嗡嗡作响,

  • 站在十字路口的人

    今天是圣诞节,以往的这一天,我总是会费尽心思的思索和计划着晚上的活动:看电影?吃大餐?与朋友去KTV高歌几曲……每次我都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个个美妙的主意像电光火石般的跳进脑袋供我选择,无论最终我选择了哪个,都能够达到过节的目的。而此刻

  • 一株紫丁香

    有些时候喜欢一个人就是那样的简单,没有任何理由去为自己的心情开脱,于是,我喜欢上了她。一身白色连衣裙、恬静文雅、淡淡的笑容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那天,是大一新生的第一节课,她和我同班。或许这就是一见钟情,庆幸的是,她多看了我几眼。她叫王雪,慢

  • 94岁的“赡养人”

    94岁的“赡养人”作者:李佳蔚好像回到了70多年前,妈妈照顾着女儿。在繁华的北京王府井街头,李秀英和侯昌凤以特殊的方式养老。母亲年龄虽大,但还有劳动能力,每日去捡瓶子卖钱,女儿因为患病只能依靠母亲的照顾。户籍制度的僵硬、低覆盖的养老保障、贫

  • 一生相爱未相亲

    1902年,安徽绩溪,当地茶商汪家和乡里富户曹家的两位女主人先后怀孕。因两家关系甚好,又流行做亲的风俗,于是,双方家长就相约指腹为婚:若分别生下一男一女,就结为亲家。心诚可鉴,果然,汪家生下了儿子汪静之,曹家生下了女儿曹初菊。青梅竹马,两小

  • 父亲这一辈子

    父亲这一辈子以木匠为生的父亲,是我6岁那年第一次外出打工的。他临走时进屋摸了摸我的头,笑了笑就走了。母亲送完父亲回来时,眼角挂着泪。父亲外出打工的日子,每个月会打一次电话回家。每次,他都把电话打到一里之外的张大婶家,然后让她帮忙通知母亲前来

  • 拥抱

    研童和明锐是夫妻,也是同一所大学的同学。他们认识的比较特别。一天,研童在去学校的路上被明锐骑的单车撞倒,明锐不好意思地扶起了她,紧张地问她有没有受伤。她摇摇头,那一刻,研童注意到了他那双迷人的双眸,心里升出了莫名而奇特的感觉,那种感觉她说不

  • 阿妈的口袋

    记得小时候一天最开心的日子就是放学回家的路上,阿妈从口袋里掏出好吃的好玩的给我,我总是能从她那缝满补丁的口袋里得到我少年时代最想要的东西。她拉着我的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夕阳将我们两人的影子拉着长长的,聆听着风吹麦浪的声音,我想幸福就是这样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