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寒夜里的温暖

寒夜里的温暖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0:58  热度:8℃

汪峰师范毕业后,就应聘到这个小县城的中学教书了。他上的是普通的师范院校,到大城市去就业比较困难,只好委屈自己来到这个小山城。

星期六的晚上。汪峰出了学校,他想去一家酒馆好好吃一顿,放松放松。学校的老师大都是本地人,一到星期天都回家去了。汪峰因离家远,也没法回家,就留在学校。

时值数九寒冬,北风呼啸,寒气凛冽。刚出校门,汪峰不由得就打起颤来,他急忙拉好羽绒服的拉链,戴好防风帽。

到哪儿去呢?汪峰犯难了。因为他来这个小县城时间不长,加上整天泡在四堵墙的学校里和学生打交道,平时也难得出门,所以都快半年了,对这个县城还是不十分的熟悉。

忽然,汪峰看见不远处的路灯下停放着一辆平时拉人的电动小三轮,就连忙向司机招招手,示意让他过来。

摩托三轮的司机见有人叫,很快把车开了过来。等车开到跟前,汪峰才发现开车的是一个胡子麻茬的中年人,看样子快六十了。

车子一停稳,汪峰跳上了车。那司机问;“小伙子,到哪儿去?”

“到哪儿?”汪峰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要到哪儿去,想了想说:“我想去吃顿饭,你看那儿便宜实惠就行。”

那老头迟疑了一会,有点为难,说道:“都这时候了,各餐馆早就打烊了。冬天不比夏天,都早早关门了。”

“麻烦你给我找找。我在这儿人生,不比你跑的多熟悉。”

“那咱可把话说在前头,不管找到找不到,车费你得付,这叫先说响后没嚷。”

汪峰觉得这人有点抠门,坐车还能不付钱?就问:“多少钱?”

“五元。”

汪峰见老头也没乱要价,就不在意的说:“五元就五元。走吧!”

老头再没说什么,车子发动了。

正如老头所言,他们跑了几个饭店都关门了。老头开着车,又多跑了点路,还好,终于在一个小巷里找到了一个还在营业的小饭馆。

汪峰下了车,付了车钱,走进了饭馆。他要了两个菜,又要了半斤白酒,有滋有味的吃喝起来。

半个小时过后,汪峰酒足饭饱的走出饭馆。这时,他才发现天下雪了。鹅毛大雪飘飘洒洒,大地已是一片雪白。就在这时,汪峰意外的发现,饭店门前停着辆摩托三轮。车上已落上厚厚一层白雪,车旁一个人缩着头,袖着手,双脚不停地原地跺着。他定睛一瞧,这不是送他来的到这儿的那个老头吗?就不经意的问道:“你怎么还没走?”

“我在等你。”

“等我?”汪峰觉得这个老头十分的可笑,难道他为挣我五元钱就不惜在这冰天雪地里等近个把钟头?心里这样想,嘴里却问:“为什么要等我呢?”

“你看都啥时候了,那来的车?我担心你喝酒喝高了回不去。”说着,他招呼汪峰道:“小伙子,啥也别说了,赶快上车,我送你回家。这回你别怕,坐车是免费的。”

汪峰坐上车。车子启动了。

车外,雪花仍然飘着,寒风依然吹着。但汪峰一点也不觉得冷,不知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其他原因,反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猜你喜欢

  • 他人的故事,自己的镜子

    最近读到一个故事,颇有感触。有位教授为大一新生开设哲学课程,第一节课上,他想和同学们谈谈那个最基本的命题——生活的意义。他没有提到什么哲学术语,只是一言不发地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了钱包,又从钱包里拿出一面小小的圆镜子,

  • 生命畅想曲

    一生命是一条河流,它只是一味地向前奔腾,而不回头。生命之源是什么?或许,是密密森林那阔叶林上滴落的露珠;或许,是危危石崖那缝隙里渗出的一缕清流;或许是云的哭泣;或许是雾的凝思;或许是闪着寒光的冰山的融化。它起初总是无比纯净,闪着梦幻,倒映着

  • 花98%的时间去寻找成功

    我的朋友比尔是个成功的演说家和作家,喜欢在闲暇时间观察鸟类。几年前,比尔买了幢新房子,附近草木葱茏,入住后他在后院里装了一个喂鸟器。但在当天日暮时分,一群松鼠弄倒了喂鸟器,吃掉了里面的食物,把小鸟吓得四散而去。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比尔绞尽脑汁

  • 反思是成功的加速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思自己,既是修身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生存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反思是成功的加速器。经常反思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

  • 上帝只掌握一半

    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命运总是和你一起存在,时时刻刻。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称臣,于是任凭它的摆布,等

  • 太阳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升起

    放弃自己该做的事,就是败北。不可轻言放弃。太阳每天都升起。无论阴天雨天,不论冬天夏天,日复一日,太阳都升起来。这是宇宙的法则,是道理。人生也是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天,这是道理。能忍受得起这样反复的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不论今天如何,人生的胜负是以

  • 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跑

    他二十一岁那年从外地来到北京拜师学艺,却四处碰壁。不久之后,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小俱乐部,靠在街头卖艺混口饭吃。那时候,他住在北京的郊区,从住处到市中心足足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为了省钱,他连公交车也舍不得坐,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穿梭,

  • 根本没人注意你

    朋友的女儿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后到英国读研究生。朋友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女儿多优秀,有时和对门邻居一起乘电梯,互问儿女情况,她总算找到炫耀机会。可下一回再见面,又谈起同样的儿女话题,人家根本就没印象,让她很是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