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镜子见证我俩的爱情

镜子见证我俩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1:00  热度:8℃

我和妻子的相识、相恋几乎完全是遵循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时候我还在一所农村小学做代课老师,课余时间笔耕不辍,在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诗文。在亲友们眼里,我也算是个有点墨水的“文化人”。

一天下班回到家里,母亲让我赶紧打扮一下去大舅家,说大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他们邻村的,在镇办毛巾厂上班,人老实,模样也不错。可我心里却很不情愿,我想这也太仓促了吧,连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何况我那时一心想在工作中干出成绩来,更希望自己能在写作上有所突破,所以就一直没把婚事放在心上。但我又不好违背母亲的意愿,让她老人家生气,只得强作笑颜,匆匆洗了把脸,然后穿上我那身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舍得穿的灰西服,骑车赶往大舅家。

来到大舅家时,大舅正在和舅舅说话。我向他们问了好,舅妈一边打量我一边点头说:“嗯,不错,良子穿上这身衣服更显得精神,看来这门亲事准能成。”就这样,我随大舅来到女方家。

女方家里满满地坐了一屋人,足以看出人家对这件事的重视。她姑父是位有些文化的人,在镇政府里面上班,所以进屋后让我坐在离他最近的地方。在经过一番简短的客套之后,她姑父首先向我发问:“听说你会写文章,都在什么地方发表过呀?”我说:“省市级报刊上都曾经刊登过,另外还有一些文学类的杂志上。”

“那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呢?”他又接着问。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时间很难回答,便想了想说:“我准备先把工作搞好,将来有机会继续深造,争取能早日转正。”他姑父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其他人也开始你一言我一嘴地向我提问,我一边恭敬谨慎地回答着,同时目光不停地往姑娘堆里搜寻,想知道哪个人是自己未来的媳妇。她父亲顿时明白了我的意思,便招呼着:“小玲,快给客人倒茶。”于是那个一直靠门站着,身着红色风雪衣的姑娘走过来,端着茶壶给大家一一倒茶。我趁机侧头打量着她,见她身材苗条,面颊红润,在那双灵动的眼睛下边是一张乖巧的小嘴,显得既清纯又可爱。倒完茶,她又站回到原处。

回来时,大舅问我觉得怎么样,我说:“只要她没意见,我就没意见。”于是按照预先的安排,第二天我和她单独在大舅家面谈。这回我们都没有了昨天的拘谨,说话也放开了,我笑着问她:“你昨天也没认真看我长得啥样子,咋就同意了呢?”她的脸一红,低头说:“听你大舅说你平时学习很用功,还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诗歌,我就已经很满意了,男人行不行就看他有没有才。”我心里顿时热乎乎的,对她更多了一份感激之情。那天我们谈了很久,觉得情投意合,这桩婚事也就定了下来。

又过了半年,我和她结婚了。新婚之夜,我俩静静地相拥而坐,回想起那次相亲的事,心里都甜滋滋的,我说:“小玲,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地待你,为了我们的爱情,也为你慧眼识才……你知道吗,那次你说爱才不重貌,让我心里真的好感动。”说到这儿,她竟“扑哧”地笑了,用手指戳了一下我的额头,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呆鸟,你以为你是丑是瘸本姑娘都要嫁给你呀,实话告诉你吧,其实那天我早就从镜子里把你看得一清二楚,只是你没有发现罢了。”我这才想起,那天她家屋内对着门口的墙上确实挂着一面镜子,后来却又不见了,原来这是早有预谋的,不禁哑然失笑……

现在,我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在为女儿过周岁生日时,我特意买来了一面大镜子挂在正屋对面的墙上,希望这面镜子能够永远见证我俩坚贞的爱情,映照着这个普通而充满温馨的家庭。

猜你喜欢

  • 古代姜子牙的求职心得

    鄙人姓姜,名尚,字牙。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到了我这一辈,家道中落,好在我奋发图强,三十二岁时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玉虚宫”。我身在昆仑山孜孜不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四十

  • 车号731之楚州情

    周恩来纪念馆是此次我们山西全景游途经的1个景点,它位于苏北的淮安市楚州区。由于2003年至2005年3年里,受苏州市政府派遣我到苏北的宿迁市从事苏州市与宿迁市挂钩对口帮扶工作,来来回回我经过楚州区歇脚、就餐无数次了,因此我对这个地方十分熟悉

  • 一场心里的辩战

    诺娘痴痴地看着远空的云,翻腾着,卷积着,做势着把苍穹划开一道缺口。天晴,l这是喜儿走的第二天,平日里后院的研磨机上,总会发出轧札的滚动声,时间久了,就会习惯,诺娘依稀记得喜儿一双粗茧的双手,磨砺的惹人心疼,装上了方家大奶奶的名号后,喜儿就再

  • 三人拾金(民间故事)

    从前有三个人走路,拾到一块金子。其中一个人说:路过一个村子,拾到一块金子,我们都是君子,快找丢失根子。”另一个人说:金子是无价之宝,生活自然不能少,你要将那失主找,让我怎能不气恼。”又一个说:万万莫气恼,咱仨均分了,

  • 摸不着儿

    明代天启年间,朝纲不振,阉党专权,乃至民不聊生,匪盗成灾。话说在余姚地界,出了一个巨盗,但凡所到之处,从未失手,其行事乖张,每次得手,便留下一张凶神画像,乃是披头散发、黑纱蒙脸、生有千手的丑怪模样,上书摸不着儿尊者”。官府虽数度

  • 造谣公司

    从前有个人想办公司,怕自己外行领导不了内行,心想,只有办个自己业务精通、技术娴熟的公司才行。但又想想自己什么特长也没有,只有诽谤、诋毁别人的本事最内行。便办起了造谣公司,自己当了经理。这时有个人进屋说:我想当你这造谣公司的员工,不知可否?&

  • 救命的瘸驴

    村西头的刘大姑怎么也想不到,自家曾经喂养的那头瘸驴又一次救了她的命,而且那牲灵这次是以生命做代价的。从鬼门关逃出来的她,想想还真有点后怕。幸亏当年没有将瘸驴卖给邻村的屠夫曹老五,却以便宜十元的价码卖给了后院邻居李老三。不然自己这次真要两眼一

  • 盲人之援

    康熙年间,有个盲人住在沧州。一日,他从城中回来,经过河边时,隐隐间听见有人在唉声叹气,紧接着几下嗒嗒”声,像是有人攀上了石头扶栏,他赶忙大声喝住,上前一问由来,原来对方才十几来岁,家中条件并不好,此次欲往京城求学,却在途经沧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