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敢走夜路

敢走夜路

收录日期:2025-08-07 17:38:57  热度:9℃

十九年前,一贫如洗的北京返城知青李晓华在艰苦的挣扎与搜寻中,被机遇锻造成今日的亿万富翁。

李晓华说:“我出身于工人家庭,没有任何靠山,全凭自己赤手空拳打天下。这样也好,它使我没有退路。在绝境中求生存,就能调动一切潜力,做十二分的努力。”北京小胡同里的快乐童年、平平的学习成绩、十年的插队务农,都没显出他的才干,但“文革”后的改革开放却给了他寻找与表现的可能,也逼着他从最基本的生存欲望开始了一发难收的奋斗历程。

有一个典型的事例是,一次,某国修建公路招标,给了很优惠的政策,但因路段不够长,车流量不算大,没人愿意干。李晓华前去考察时得到一个信息:此路段附近发现一个储量很丰富的油气田,但最后确认工作尚未结束,这就给此项目蒙上一层危险的诱惑。经过周密策划,李晓华决心顶着破产的风险夺标,为此,他压上了全部资本并贷款三千万美元,贷款期限半年,到期还本付息。“也就是说,如果半年内公路项目出不了手,贷款还不上,我就得跳楼!”这致命的选择逼来致命的连锁反应,他夫人说:“你要是干,我就跟你离婚!”虽然他相信,与自己走过每一个低谷的妻子不会离开他,但不忍心让妻子再陷回当年的困境。不过,李晓华最终还是没有回头,与妻子坚持到成功的到来——富与穷都不能改变他的平民本色和开拓个性。

危险环境是对人的个性的最严酷的摔打。同时,也有一半的可能以及慷慨的酬劳奖励人的坚强意志,证明人的直觉判断。当人起死回生时,便已走进一个更精彩的境界。

猜你喜欢

  • 往前看比往回看更重要

    从前,一位以农作技能闻名的农夫,请了邻居十几岁的儿子来帮他进行春耕。因为农夫很信任雇员,于是就让他们自己干活,而不去做太多的管理。因此,当他把邻居家的小伙子安排好工作,让他用拖拉機犁地之后,就去山后面的另外一块地干活了。这个新来的、没有经验

  • 人,一定要懂得转弯

    他是个农民,但他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他坚持每天写作500字,一篇文章完成后,他反复修改,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社、杂志社。可是,多年努力,他却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收到过。29岁那年

  • 相思本就无益,但偏偏我喜欢啊

    只要我留在这个我们一起长大的城市,我就会想他,铭心刻骨地想。但我不能离开青岛,这里是我灵魂的故乡,是我所有悲伤与欢乐都能妥帖收藏的家。1我穿着墨绿色的格子衫在街上闲逛。青岛的5月,阳光热烈。7点钟,我沿着黄山路七拐八拐,路过高密驴肉火烧店,

  • 以不变应万变

    喜歡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事事循着循环的轨道,一切就还会回到原点。物质生活就常是沿着循环的轨道运行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服饰上的时尚风潮。人用不着追时髦,因为此时之旧可能成为彼时之新。就拿裙子来说,一阵长裙时髦,一阵短裙时髦,如果你一直穿长裙,在

  • 把不喜欢自己的人忘掉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

  • 懂,才能得

    我常对那些有情感困惑的男男女女说:“如果他(她)还未体悟到你的好,那就先不要对他(她)太好。”因为你给他(她)的,不是他(她)所迫切需要的,给他(她)多少,他(她)都不会稀罕,更别谈珍惜。世上规律大致都是如此:总是让你先获得,才让你懂得。从

  • 复活草的希望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深处,有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草,名叫“复活草”。复活草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100多年,在没有水时,它就萎缩弯曲成一堆像干柴一样的球,随风滚动;遇到水源,它就迅速生根,经过雨水的滋润,几个小时内迅速长出幼苗,再经过几个星期,就长成

  • 无须耿耿于怀

    “他说我做不到,我倒偏要做给他看看!”说这话时,好像很有志气的样子,其实不必。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除我们自己的双眼以外,别人都不配看。原来要做什么,照做可也。绝不因为谁爱看我们或不爱看我们而多做一点点,或是少做一点点,甚至不必解释能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