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人人都爱的勤杂工

人人都爱的勤杂工

收录日期:2025-08-08 00:57:22  热度:11℃

1937年,他出生在纽约一个贫困家庭。为了赚学费,他暑假到一家汽水厂清洗瓶子。工钱按清洗瓶子的数量领取。不过,老板是个精于算计的家伙。每天除了洗瓶子,还总让他去打扫厂区。即便如此,他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他太需要这份工作了,生怕干不好被辞退。

一天,一个工人不小心打碎了几十瓶汽水,玻璃渣子和汽水弄得满地都是。这本该由肇事者来清理。可老板见他刚好干完了活,便喊道:“你手脚麻利,快去把这些清扫干净!”他心里不愿意,可一想到学费还没挣够,只好拿起扫把默默打扫起来。其他工友见这小伙子总帮着干活,而且特别认真,都夸奖他。他笑笑说:“都是厂里的活,我应该干好。”

不久,厂里要选拔一名装瓶部主管,大家都推荐了他。老板把他叫来,高兴地说:“看来大家和我一样,都喜欢你这样只埋头做事,却从不计较的人。其实,我一再给你安排工作,就是看看你是否值得重用,现在你可以上任了。”他一愣,这才明白老板的用意。后来,他还是离开了汽水厂,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军校,最终成为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他就是科林·卢瑟·鲍威尔。

鲍威尔说:“别局限于做好自己的事,对分内分外的事都要全力以赴,这样你迟早会比其他人更幸运。”

猜你喜欢

  • 孔子绝粮

    孔子有这样一段故事,记载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大意是说,孔子在陈国时断了粮食,跟随的弟子都生了病,起不来。子路抱怨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

  • 一朝一夕

    【释义】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力命篇》。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杨朱博学多才,很受人尊重。一次,他到朋友季梁家去,恰巧季梁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季梁的儿子见了杨朱后,哭着说:“杨伯伯,我父亲的病

  • 一毛不拔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

  • 负重致远

    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负”是背着;“致”是送到。比喻能肩挑重任。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

  • 塞翁失马 焉知祸福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

  •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有个人名叫刘安,不知怎么迷上了修道成仙的事,他做梦都想成为仙人,飞升仙境,那该是多么逍遥自在悠哉游哉的事啊!于是他整天吃斋念经,求仙诵咒,如痴如狂。他放着淮南王不当,而专门结交那些会道懂巫的人,尊他们为座上宾,向他们请教得道成仙的秘诀。刘

  • 不打不相识

    成语出处:《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 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成语释义: 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表示经过交手,互相了解, 更加投合。中国古典小说《水浒全传》中有这样一段 故事: 宋江因犯案被发配

  • 一问三不知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故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