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1:21  热度:9℃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在春节也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

“动静等观”。人的生命与动密不可分,生活中要有动态美,但不能过,更不能变味。追求動态美更不能演变成:公共场所的喧嚣,极尽显露能事的夸张动作等。这都属于厚动薄静,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守静能安”。韩国的一项长期跟踪实验显示:长期身处节奏过快、喧嚣的环境中,未成年人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疾患,成年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会弱化。美国的脑科学研究也证实:长期守静有利于神经细胞轴突的延长,有利于信息在脑细胞中的存储、分辨、比较与联系,有利于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与决策力。这些恰恰应验了“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诸多中华古训。

守静以削冗举要。信息爆炸的当今,削冗力、举要力至关重要。此力足,主信息得以甄别,有效信息得以链接,创新性认知易得,大美之作可成。而削冗力、举要力、甄别力、链接力的提升无一不需要守静。万万不可因占有信息的过于求多而挤没了“思”的时间,过多的信息缺乏整理,带来的只能是负效用。只有在“不窥牖,见天道”的守静中方能带来创新与突破。

守静以求“信息一致”。神经生物学进一步证实,注重整理信息使头脑中信息得以一致,不但有益于认知创新,而且有益于提升积极情绪占比。杨绛百岁时感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谁得“内在信息一致”之法,谁就得“真实幸福”之道。

守静而“无不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环境略显喧嚣时,多些静,或许更好。

猜你喜欢

  • 再努力一点点

    再努力一点点美国寻金热的时代,吸引了成千上万做黄金梦的人。有些人不惜变卖自己的全部家财,离乡背井,跑到美国去淘金。有一个异乡人,也把自己在英国家乡的田地卖掉了,只身跑到美国最热门淘金的地方,希望能找到金矿后衣锦还乡。他首先在当地买了一间屋作

  • 有一种拥有叫满足

    有一只老鼠生活得十分快乐。它快乐的原因很简单。老鼠说:我拥有一颗太阳。这是一颗多么神奇而伟大的宝贝,它给大地山川以灿烂的阳光,给每一种值物、每一个动物带来温暖和光明。”大家都说老鼠脑筋有毛病。太阳神奇伟大不假,可是,太阳并不只是

  • 禅语故事三则

    1.途中珍重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突然动了念头,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灵训禅师回答:回岭中去。”归宗禅师关怀地说:”你在此参学13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

  • 贪欲使聪明的人变成笨蛋

    水中垂着一个挂满鱼饵的钩。一条鲫鱼顺着鱼饵的香味游过来,向鱼饵看了一下,真不错,是块美味的东西。”它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它记得不少同伴就是贪食鱼饵而断送了性命。鲫鱼赶紧游开:不能吃,这准是鱼饵。”鲫鱼无法抵御鱼饵

  • 着迷于倾听这样的心跳

    在纽约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上,有这样一个报刊亭。报刊亭里摆放着各种国内知名的报纸和杂志。早上,附近的上班族都喜欢从这里买一份晨报,到了傍晚,许多出来散步购物的行人也喜欢从这里买张晚报,然后,悠然自得地在街旁的长椅上摊开来看。这里要说明的是,报

  • 走得快和走得远

    托尼是美国一支登山队的成员,每次登山时,托尼都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很多次,为了帮助队友,走在最前面的托尼又不得不返回来。但是不久,他又走到了最前面。无数次这样的返回,不但消耗了他的体力,也影响了他的登山成绩。托尼的梦想是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登山

  • 人生的高度

    一天,有位哲学家带弟子们出行。途中,他问弟子们: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弟子们争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哲学家微笑着点点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慢

  • 松一松生命的发条

    蜘蛛——我织网只为了生命,而人织网是为了无尽的贪欲。势力的毒,傲慢的香。当人们各种欲望的网越结越厚时,便会作茧自缚,让你喘不过气。人啊!你何不松一松生命的发条,退一步海阔天空,让自己破茧成蝶后飞翔?放弃也是种幸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