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尊重每一份感情

尊重每一份感情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8:48  热度:11℃

青春真的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无敌吗?

三年前,21岁的贺婕从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武汉一家电视台工作。现实比想象来得更残酷。学艺术的贺婕做的工作是跟艺术一点都不沾边的拉广告,她很郁闷,好在小有名气的画家父亲和开餐馆已颇有资产的母亲给了她足够丰衣足食的生活,所以,她是不用低头委屈自己去做那些她不愿做的事情的。

贺婕是在一年前的一次饭局上认识方屹的。在这之前她就知道这位在京城媒体摄影圈小有名气的前辈。之所以称为前辈,是因为方屹大了她整整20岁,那个时候的她,完全没想到自己后来会为了这个男人而私奔到北京。

但是一顿饭局下来,贺婕立刻被这个中年男人吸引了。方屹幽默、博学、睿智并且善解人意,所有成熟男人的优秀品质都可以在他身上得到呈现。贺婕也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朋友,两相比较,内心的感觉立马见了分晓。贺婕无法抑制某种情绪的萌芽,所以当方屹临散席时悄声对她耳语了一句来北京记得给我打电话时,她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也许,80后的冲动与激情澎湃中更多的也是真情,我们这样理解每一份情感的真实后,也就能理解贺婕为什么在随后的两个月内做的两件事了。她结束了和小男朋友的关系,辞职北上。起因只有一个后来她一直在跟方屹联系,两情渐悦,暗流涌动,直到有一天,方屹对她说:来北京吧,我需要你。

贺婕就这样来到了北京。她当然知道四十多岁的方屹有妻有子,但23岁的贺婕认为那跟她的爱情没有关系,更何况当年从广州来北京闯荡的方屹将妻儿留在了南方,只身在京。

80后的爱情字典里没有阻挠,也没有他人。

贺婕来北京后就直接与方屹同居了。她喜欢这个男人,喜欢这个男人的才华和情调,不必掩饰矫情。而方屹也不是有钱人,他挣的钱都贡献给了他那些昂贵的摄影器材,他租房住,开二手旧车。这让家境优裕的贺婕更加确信自己这份爱情的纯粹与干净了。

贺婕不用方屹的钱,却自愿给方屹当助理。学艺术的她跟方屹有很多共同语言,在北京的各类影展画展中,他们结伴同行共赏,找到很多感觉,非常快乐。

当然也有小插曲。方屹每隔两个月总是要回广州探亲。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只有在这种时候,年轻的贺婕,才真实地感觉到了这个男人是属于另一个女人和家庭的。她佯装大度无所谓,甚至在方屹要回去参加读中学的儿子的生日聚会时,她还用自己刚出校门的亲身体会,给方屹出主意,告诉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方屹走了,贺婕还是如坐针毡。她以为她可以大度,终于发现,每一份爱情都是自私的,就算是80后也不例外。

贺婕开始跟方屹无端争吵。她从不提要方屹离婚的话,但两人都心知肚明根源在此。吵到分了又好,好了又分,方屹问:你是要我离婚吗?你说过不在乎这个的。贺婕当然不肯承认,但她知道是的。

这种焦虑和失衡尤其到了节假日更甚。每一个团聚的日子,方屹总是像候鸟一样飞回家去,贺婕也回家,但心是空的。她幻想着那一家妻儿老小在温暖的海边嘻戏的场景想到自己的孤独,她的怨和恨与日俱增。她开始讨厌自己和方屹这种无法正常和透明的关系。

无论怎样标榜的美好爱情,最后总是要拿在阳光下晾晒,才能照见它的光泽和温暖。这是真理。然而,就在贺婕还没来得及理清自己的痛苦和迷茫的时候,远在武汉的父母却发生了重大婚姻危机。

是母亲深夜带着哭泣声打来的电话,让贺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父母的故事老套又简单。49岁同龄的父母,在临近天命之年有了状况父亲有外遇了。父亲和一个小他21岁的女孩好上了,是来跟他学画的学生,青春的激情加上志同道合的兴趣,让两人很快为爱抛弃了一切。父亲搬出了家,并向母亲提出离婚。母亲之前一直瞒着贺婕,以为忍让与劝说可以挽救婚姻,直到父亲寄来离婚协议书,母亲终于崩溃,告诉了女儿一切。

贺婕坐最早班的飞机回到武汉。家里只有憔悴而眼神空洞的母亲,母亲搂着她放声大哭。那一夜,贺婕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母亲的床上,只不过这一次,是她握紧了母亲的手。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也会在婚姻的大厦即将垮塌时如此脆弱无助,望着熟悉却空荡荡的家,心碎的贺婕从中年母亲的身上,第一次读懂了一个女人历经岁月与爱情跋涉后的苍凉。青春真的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无敌吗?当贺婕听到母亲说起父亲出轨的理由之一是她可以给我你已无法给予的激情时,悲愤莫名。

父亲说那个女孩爱她,哪怕他净身出户一无所有,她也愿意陪着他。父亲是被这样的一份炽热爱情燃烧了。母亲愤愤道:她要一个放弃了财产和家庭的男人,她不要钱财,可是,她拿走的却是最珍贵的。一个男人从青涩到成熟,从青春梦想到才华横溢,所有的沉淀和成长都是我陪着他一路走来。他历炼的阅历和才华不是财富吗?她凭什么也拿走?

那个只比贺婕大了四岁的女孩,也是80后,她的无情掠夺与张扬爱情,猛然间让贺婕看见了自己在做的同一件事。这究竟是父母的婚姻危机还是我的危险爱情?是父亲的情感在走私,还是我的爱情偏离了轨道?

不可以让父母分手!我不要破碎的家庭!一夜沉思后,贺婕决定去见那个让父亲抛家弃女的女孩,她的同龄人。她相信她们可以对话,她了解她,就像照见自己的心灵与影子。

见面在咖啡馆,贺婕一句指责谩骂的话都没有,她只是从头到尾讲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爱上一个有家的中年男人的心路历程。

贺婕说:作为女儿,我可以怨恨你,但同样作为女人,我没有权利要求你离开。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你的出现,我也正在侵犯和破坏另一个女人和孩子的幸福。你让我看到了自己行为的丑劣。我不愿意被别人毁掉生活,为什么我要去毁掉别人的生活?

那个爱上父亲的女孩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女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用爱情的名义也不可以。贺婕继续说,我也爱他,就像你爱我的父亲。但我们都没有权利夺走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婚姻需要稳固,而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家庭。

两个80后女孩最后在深夜的城市街道拥抱分手。结局怎样,已不重要。过了两个月后,贺婕给我发来一封邮件,只有一段话,我看了,真的非常欣慰。

她说:无论哪个年代的爱情,那份传统而日久弥深的感情,永远是最值得敬重并且不可以去轻易打破的。我们必须懂得首先尊重所有的感情,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

猜你喜欢

  • 一根竹棍上的爱

    最近她总喜欢跟母亲吵架,原因是近来对方常常“迷糊”,在她上学的路上,要么稀里糊涂地把她带进了猪圈里,弄得她满脚都是猪粪,要么莫名其妙地又将她领进某个路边的小水坑里,弄得她鞋袜俱湿……这让她在同学面前感到很丢脸。因此,她不愿意跟在母亲后面,继

  • 我们不需要为了恋爱而恋爱

    “我们谈一场一周就分手的恋爱,好吗?”在大学里,恋爱的话题经久不衰。兴许是高考之后就彻底摆脱了“早恋”的大帽子,大家乐于放飞自我,一边给自己贴“单身狗”的标签,一边又抓心挠肝地想要脱单。时间过去了太久,我已经记不清最早是在哪个公众平台上见到

  • 幸福的钢琴

    七十年代初,他和她在新疆相识,两个人情投意合,就开始了恋爱交往,最终喜结良缘。结婚初期,他在河南,她在新疆,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五年后,她终于调回了河南,与他团圆。他们的生活平淡无奇,有着常人的幸福。不久后,他们拥有了一双儿女,看着乖巧的儿

  • 总有一条路花香满径

    从小,他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然而父母并不支持。在他们看来,按部就班地读大学、毕业后从事医生或律师这样的稳定职业才是“正途”。为了让他清醒,家里断了他的经济来源。那时,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为了糊口、交学费,在结束一天高强度的训练后,

  • 麻袋支招

    元末明初,苏北东台沿海连年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朝廷看到了这一情况,决定从苏州阊门一带,移民至此垦荒。接下移民安置任务的各盐场场长,各自打着如意算盘。这也难怪,移民中有年富力强的,也有老弱病残的,谁都想接收些好的移民。知县姓汤,这天

  • “爱情”不是古老传说

    提到“爱情”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孟姜女的故事还是梁祝的传奇?其实,普通人一生中并不会经历那些古老传说中的故事,我们的爱情,可能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生长出来的,又在柴米油盐的摩擦中褪去最开始的光华。与爱情传说相比,似乎是那么平凡,那么

  • 恩爱鸟的启示

    不久前的一天,我和丈夫偶尔走过一条商业街,我们随意走进一家宠物店,想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宠物卖。我们走过一排排装着狮子狗、斑点猫和海龟的笼子,突然,一对漂亮的恩爱鸟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跟我们见到的其他恩爱鸟不一样,这一对看上去真的很“恩爱”。在我

  • 母爱的自省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这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结果最简短的,是作家切斯特顿平静的回答———“亲爱的先生们:在我。”就这几个字。一针扎准了痛穴。有一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个小学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我没有童年》。在一片对“外因”的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