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读的书多,不代表你知道的就多

读的书多,不代表你知道的就多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0:04  热度:9℃

宋国大夫高阳应为了兴建一幢房屋,派人在自己的封邑内砍伐厂批木材;这批术材刚一运到宅基地,他就找来工匠,催促其即日动工建房。

工匠一看.地上横七竖八堆放的木料还是些连枝杈也没有收拾干净的、带皮的树干。树皮脱落的地方,露出光泽、湿润的自哲木芯;树的断口处,还散发着一阵阵树脂的清香。用这种木料怎么能马上盖房呢?所以工匠对高阳应说:我们目前还不能开工。这些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初看起来,用这种木料盖的房子与用干木料盖的房子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时间一长,还是用湿木料盖的房子容易倒塌。

高阳应听了工匠说的话以后,冷冷一笑。他自作聪明地说:依你所见,不就是存在一个湿木料承重以后容易弯曲的问题吗?然而你并没有想到湿木料干了会变硬,稀泥巴干了会变轻的道理。等房屋盖好以后,过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会变干:那时的房屋是用变硬的木料支撑着变轻的泥土,怎么会倒塌呢?工匠们只是在实践中懂得用湿木料盖的房屋寿命不长的道理,他们也感到为难。因此,工匠只好遵照高阳应得吩咐去办。虽然在

湿木料上拉锯用斧、下凿推刨很不方便,工匠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按尺寸、规格搭好了房屋的骨架。抹上泥以后,一幢新屋就落成了。

开始那段日子,高阳应对于很快就住上了新房颇感骄傲。他认为这是自己用心智折服工匠的结果。可是时间一长,高阳应的这幢新屋越来越往一边倾斜。

他的乐观情绪也随之被忧心忡忡取而代之。高阳应一家怕出事故,从这幢房屋搬了出去。没过多久,这幢房子终于倒塌了。

人生感悟:我们在完成重要任务的时候,要多征求别人的意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尊重实经验和客观规律,而不能主观蛮干;否则,就容易遭受失败。

猜你喜欢

  • 周七猴子计劝侄女

    一天,周七猴子的侄女翠花,哭哭啼啼地来找他,说:"七叔,你快给俺想个办法吧,俺那个老不死的婆婆,吃饱了没事干,不是说俺这干不好,就嫌俺那不会干,还说俺好吃懒做。俺可受不了啦!"周七心中有数,他这个侄女,在娘家是庙门旗杆--独一根。自幼娇生惯

  • 曹操深藏笑刀脸

    曹操的脸谱是长眉细眼奸白脸,鼻子旁边还各有三把小刀。这个人奸诈得很,心眼小,肚肠子窄,皮笑肉不笑,杀人不见血。有人称他是满面春风笑里刀,一点也不假。有一次,曹操大宴群臣,叫当时的一个名士祢衡击鼓助兴,祢衡对曹操恨透了,当着众大臣的面,光着膀

  • 姑嫂塔

    相传,八百年前,有一条身长八十里的水龙王,横卧安东,头在酉南,尾在东北。这是一条懒龙,每年只伸一次腰,翻一次身。每翻一次身,就作一次怪。每作一次怪,就要吐上七七四十九天恶水,使这里的方圆百里,变成一片汪洋。那时候,人们常常担心,生怕迟早有一

  • 王策改契文

    闵桥东乡有个姓徐的财主,他家有几十石种,出门不走别人家的路,用水不过别人家的田。他为人刻薄,坏点子多,当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徐二猴子"。在徐二猴家田边上有座牛车棚,是他堂兄弟徐老三家的。这车棚地势好,出水又方便。徐二猴日夜想谋占它,如果想

  • 小花脸的“豆腐干”

    小花脸有一张蛮有趣的脸谱:鼻子当中画上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干"。怎么来的呐?唐明皇欢喜看戏,还欢喜客串,宫里的文武大臣就个个学会唱戏唻。不光会唱,还会画一手的好脸谱。有一天,有几个大臣因为有事不能来参加,一台戏缺几个小丑没人扮,怎办呐?改天再

  • 水淹泗州城

    洪泽湖底下早先是泗州城。传说,是朱洪武登基后淹没的。朱洪武打到南京,作了皇帝,他要保万年江山,叫军师刘伯温造南京城。一造造到南门那块,造不下去了。怎么的?那块有个汪塘,土挑下去,"咕隆"一声,水一冒,没得了;再挑,"咕隆"一声,水一冒,又没

  • 三花脸和花旦

    以往,老戏班子后台,扮花旦的最不受人尊重,累了也不能随便坐,只能坐在放刀枪把子的木箱上。三花脸就不管了,高兴坐哪块就坐哪块,连戏班里忌讳最多的案板(放戏衣饰物的大桌板),他也照样一屁股坐上去。什么规矩唦?三花脸为大呗。原来,最早扮三花脸的是

  • 蝗娘娘看戏

    开先,只有一个戏班子,下乡唱戏没落地住,总住在庙里,庙里的真武大帝来气了,就到玉皇大帝那块告了一状,说戏班子太没规矩,连神都不敬重,要玉皇大帝除掉他们。那刻,唐明皇已经不在世了,他在天上晓得了这件事,心急火燎,连忙想了个主意,对玉皇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