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美丽的重逢

美丽的重逢

收录日期:2025-08-08 03:20:58  热度:12℃

美丽的重逢

作者:曲晶

“曲晶,你好。我今天一整天在路上,刚刚到河内的宾馆。在机场读了你送给我的诗稿,很喜欢。明天一早要飞到越南另一个地方,等我有空,会给你写信。很高兴昨天见到你,也很高兴认识你妈妈。你们俩都充满爱,给别人带来温暖。你的发言和朗诵让我落泪。多保重!祝你和家里人开心!——贞敏”

徐贞敏,一个颇有中国味的名字。其实,她是位美国人,真名JamiProctor-Xu,诗人、翻译家、母亲,现居北京。尽管被誉为汉学家,她却常在简历中省略这个称谓,而添上“母亲”,她认为“母亲”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我俩邂逅于在秦皇岛举办的第二届海子诗歌艺术节。诗歌和缘分如此奇妙,让我与贞敏成为好友,怎能不让我为之感叹?

第一次见到贞敏,我就深为折服。她高高的个子,一身黑色衣服,素面朝天,卷曲的金发自然地垂过双肩,未像其他生性浪漫的女诗人那样精致装扮,但骨子里散发出一种田野的气息。朗诵时,亦没有过多的抑扬顿挫,声音如清泉流过月夜下的青石,让你的心不觉中静下来,远离浮躁。最打动我的,是她眸子中闪动着温和快乐的光芒,那是孩子才有的清澈眼神。

我坐在轮椅上,被几名大学生抬至舞台中央。要面对许多大腕级的诗人朗诵自己稚嫩的诗歌,胸口有小鹿在撞,但我很快便排除杂念,进入情境当中。先朗诵了小诗《飞翔的蜗牛》,感恩爱和勇气给我力量,让一只梦想远方的小蜗牛义无反顾地出发,借助隐形的翅膀飞翔。在献上第二首原创诗歌《绽放吧,格桑花》之前,我讲述了该诗的创作背景,秦皇岛女诗人赵永红救助藏族女孩次仁央金、创造奇迹的故事。很多人为之动容。贞敏冲我点头微笑,我也笑笑,知道身为诗人和翻译家的她听懂了。后来,她在我博客上留言:“你充满爱和勇敢的心让我很感动。你的朗诵和讲述的故事我会记得一辈子!”“亲爱的,请别称我老师,叫贞敏好了。我姐姐和你同岁,我是74年的。蜗牛好可爱,我从小就喜欢!我准备买你的书,估计暑假才会有时间看,期待看你的文字。”

不久,我的励志文集《飞翔的蜗牛》在秦皇岛签售,同时发起募集爱心书籍帮助山区贫困学子和残障人士的倡导,并带头捐书。我没想到,网友纷纷响应。贞敏发来私信:“曲晶,山区的孩子们大概需要什么样的书?我打算在网上买些书寄过去。这种活动非常重要!谢谢你为孩子们的努力和爱心!”很快,我就收到贞敏邮购来的一套34本的世界畅销童话。

一个月后,我去北京参加“罕见病真人书”活动,我去探望重度烧伤的10岁男童韩嘉琪。我给嘉琪带去自己的书,鼓励他更坚强地战胜病痛。“加油!等你好了来秦皇岛,我们一起看大海。”我买了一套彩绘版《神奇的树屋》,送给嘉琪。贞敏说过,她9岁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都特别喜欢这套童话。我希望小嘉琪在忍受着一次次植皮手术的剧痛时,童话中的故事能让他分散些注意力,给他带去些许快乐和童年的色彩。

去年夏天,父母带我回到阔别25年的内蒙,在小学同桌的帮助下,我圆梦草原,还骑了马。贞敏后来看到照片,由衷地为我开心。“亲爱的曲晶,你穿的那件紫色的长裙很漂亮!与你的气质很配。”贞敏来信时经常不吝赞扬,从一条裙子,一个大花披肩到我身后怒放的鲜花,诗人的热爱真挚且浓烈。

潮起潮落,春去春又来。2014年3月末,第三届海子诗歌艺术节拉开帷幕。得知贞敏会再来秦皇岛,我用失力的手在灯下提笔,将原创小诗《醉舞飞花》写在纸上,打算送给她。一直相信:手书,会带着温度。重逢时,贞敏眼中闪出惊喜,她说非常喜欢我的书,常和另一位女诗人潇潇谈起我。她送我的诗集上同样有她的亲笔签名,我俩竟如此默契,欣然合影。她蹲在我的轮椅边,笑容如春阳般明朗、透亮。

当晚的联谊会上,贞敏向众多诗人和上千名大学生宣布:“接下来,我会朗诵自己的诗歌《小黑鸟》,送给大家,特别要把它送给台下坐轮椅的曲晶,她的坚强与博爱深深感动着我……”“我要释放你的鸟/她在金银花间等待/她在卷藤之间窥看我/我把她从死亡里梦出来/她生自早晨的光荣……”听着贞敏用独特语调吟诵的诗文,我心底漾起柔柔的涟漪。从内向外,贞敏透着一种美国式的单纯,诗里的智性及情感经验似乎伸手便可触摸。字里行间,有音乐和舞蹈在律动,又如一朵朵开放的花儿暗香飘盈,交相辉映着东西方的色泽。

这是个属于音乐与诗歌的夜晚,在古筝古琴的伴奏下,诗人们与大学生朗诵着自己及海子的作品。我朗诵的《醉舞飞花》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分享与贞敏这段奇妙的缘更令人唏嘘。我坦承自己不擅长写诗,更不是一位诗人,但感恩诗歌为媒,让我们相遇。

“亲,我觉得每个人都能写诗,只要心里有诗,就该写出来。”贞敏飞到越南时于凌晨留言,“我喜欢听你朗诵诗,以你自己的语言和声音,表达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感受。人活着,就该表达这些,就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有机会再去秦皇岛,我会去找你。感谢你的邀请!多保重!”贞敏再来的话,我会请她来家里,一起包饺子,一起唱歌,沐浴着午后的阳光或夏夜的星光,海阔天空地畅谈,将会是多么快意!

贞敏透露,听我讲起到北京看望小嘉琪的故事,她哭了。“哭是因为想到了孩子的痛苦,也是因为你对他的关心和爱使我很感动。你对生活的态度和希望经常会给我带来勇气。我相信你同样也给那个男孩子带来了勇气和快乐。”贞敏送我的诗集名为《给孩子们的诗》,封面上印着一句:“越小的孩子离诗越近,鼓励他们守住真实的自己,亲近诗性文字,触摸诗情心灵,畅游诗意世界。”

我的心不禁一动。每个春天,我们与海子相约,不正是为了寻回精神家园中那个如孩子般纯真的自己,不正是为了一些美丽的遇见吗?对宇宙来说,一切生命都是短暂的一瞬。让文字随真性情飞扬,让心灵去发现和感知,流淌出的,或许就是最美的诗。

茫茫人海中,无数人擦肩成为过客,知音难觅;但有些人能凭借一种特殊的灵魂感应,认出彼此。后者即是: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

猜你喜欢

  • 长大后,我终于和他握手言和

    他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不喜欢我。他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妈妈怀我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说看肚子的形状,怀的一定是女孩儿。就连小镇上那个行医多年的老中医把脉之后都这么说。他很高兴,布置了一间粉粉嫩嫩的婴儿房。粉色的窗帘,粉色的床单和

  • 爸爸,请您慢些走

    一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爸爸的文章,可是酝酿了很久都没能下笔,我怕痛,怕触及自己内心的软肋,虽然爸爸已经离开我将近十年了,可是每当想起爸爸的音容笑貌,感觉还在昨天。我的爸爸是个一米八零的汉子,体格强壮,红光满面,走起路来大步流星,曾有相面先生

  • 姆妈

    我们那儿喊母亲不叫“妈妈”,也不叫“娘”,我们叫“姆妈”。姆妈先后生养了我们兄弟三人,我是老大,老二比我小两岁,小弟比我小7岁。奶奶能说会道,姆妈却沉默寡言。奶奶常常会为了点小事把姆妈训斥得哑口无言。等到我出生了,奶奶才对姆妈好一点,因为奶

  • 我和父亲之间有座山

    那年冬天是个“暖冬”,而对我,却是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季。先是我的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知书达理的母亲以一种奇异的平静与沉默接受了这个事实。当时我已上高中了,我跟了母亲,父亲默默无声地离开了这个家。我和母亲依旧按照原有的生活轨道运行着。妈妈除教学

  • 陪着他,就是幸福

    父亲脑梗后成了植物人,至今整整一年零十个月了。这一年多来,母亲在那间不足十二平方米的病房里,日日夜夜陪护着父亲,几乎寸步不离。小小的空间里,一窗阳光下整洁的床铺、干净的地面,窗外晾晒的父亲的衣服、毛巾,花白头发的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为父亲打饭

  • 父亲的风骨

    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母亲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盲,只好由父亲来照顾,一辈子没做过饭的父亲,开始学着做饭。我提出来接他们去楼上住,父亲不肯,说楼上不方便,住平房每天可以带母亲出去晒晒太阳。他让我们放心,说他可以照顾

  • 思念,轻一些

    位于山林里的工厂正在建设中。作为技术骨干,他和一些同事从遥远的城市来到这里。一切都那样不便,交通、语言、饮食……好在他们只需在这里呆一年,一年以后,会有别人来顶替他们。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几个月以后工厂初具规模。那时他们的工作也有了些清闲,

  • 婚姻的红毯,有你跳动的心

    父亲患上脑癌张嘉心是独生女,当货车司机的父亲张文茹给了她最宠溺的爱。在父爱的呵护下,张嘉心个性阳光,无拘无束。参加工作几年后,张嘉心为父母买了一套新房。女儿孝顺有出息,张文茹开心且欣慰。一天,一家三口坐在客厅闲聊,张文茹忽然吸了吸鼻翼,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