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最后再陪你走一段路

最后再陪你走一段路

收录日期:2025-08-07 20:45:26  热度:10℃

因为中学在五六里以外的小镇上,而且要穿过一座山,所以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要上路。我的胆子小,每次都主动和他搭伴上学。
他也很乐意和我一道去上学。在路上,我们不仅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还可以一起背诵课文,山路漫漫,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那么远的路也就不觉得累了。
这样的时光到了初三,事情忽然变得蹊跷起来。他开始变得有些怪怪的,虽然依然和我一起走,却不再和我一起背诵课文,也没什么话和我说,一道上都很沉闷。每次走的时候他都要带上一把柴镰,面对我的疑问,他支支吾吾地说:山里有野兽,带上它没准会派上用场。更奇怪的是,每次到学校他都让我一个人先进去,放学也见不到他的人影。因为放学时离天黑还早,我也就没特意找过他,总是一个人回家。但他的行为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这里面肯定藏着什么秘密。
我偷偷地来到他家,听到了他和父母的谈话,才知道因为交不起学费,他辍学已经半年了,每次带上柴镰是要顺道砍一些烧柴回去。
我的心,顿时被感动塞得满满。
第二天,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依然去找他一起上学。他依然带着他的柴镰,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上路了。我给他讲我们班里的新鲜事,讲我在书上学到的新课文,不时听到他憨憨的笑声。
秋天来的时候,我要去更远的地方念高中,在学校住校,不能再天天回家了。临走的时候,我与他道别。我说其实我早就知道你辍学了,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段山路你一个人走确实让人不放心,可是刚开始不和你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怕你瞧不起我,怕你不愿意再和一个辍学的人做朋友。后来习惯了,我就当是锻炼身体了,而且和你走路很有意思。”
“那你知道了为什么不揭穿我呢?”他反过来问我。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不告诉你,是想让你觉得我们永远是平等的。”我向他伸过手去,“不管将来我们各自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他使劲握住我的手,又一次憨憨地说:“最后再陪你走一段路吧……”
山上的野菊花开得正艳。他又一次陪我走过了那段长长的但充满花香的山路。
他陪我走过的,是一段山路,而我陪他走过的,是一段心路。我们彼此温暖过,也彼此芬芳过。
花香满径,芬芳满心。


猜你喜欢

  • 朽木不可雕的故事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释义 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 地步。故事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 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

  • 先声夺人的故事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濮曰:《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哀。”释义先声夺人”这则成语就是从《军志》里的话转化而来的,表示 先造成声势,以破坏敌人的士气。故事 宋国的司马华费逐,有三个儿子

  • 休戚相关的故事

    出处《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 也。”释义休”,喜戚”,忧。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 相连。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

  • 兴高采烈的故事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释义兴”,兴趣、兴致。采”神采、精神。烈”,热烈。原意是指 文章志趣高尚,文词犀利。现常用来形容兴致,情绪饱满。也用来形 容至现出来的欢乐气氛。故事 稽康,字皮

  • 悬梁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 先发制人的故事

    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秦朝,所以就请来当时在吴国避难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俩人共商大事。 项梁和项羽在当地广结了许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

  • 洗耳恭听的故事

    【典故--洗耳】故事来源地之一: “洗耳”语出《高士传.许由》:“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当时尧欲以九州长官相封,许由恶闻其声,跑到颖水边洗耳恭听耳,意即出此。洗耳成为行为品德高尚的代表。 传说:上古时代的尧,想把

  • 相煎太急的故事

    〖典故〗曹植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