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石匠的故事

石匠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0:20:01  热度:8℃

南京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

石匠成佛

南京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就是凿石佛的石匠本人。

那时,南京是京城,皇帝最信佛。有一次,他到栖霞寺去进香,看见栖霞山的山势好,就说要在栖霞山上凿一千尊佛像。太监一听,就到处去找手艺好的石匠。凑巧,在栖霞山脚下,有个石匠年轻力壮,手艺又好,被太监打听到了,就把石匠带去见皇帝。

从前,见皇帝的规矩大着哩,先要三跪九叩首,皇帝讲话时,只能跪在地上听,连头也不能抬,等皇帝把话讲完,石匠已经跪得两条腿都站不直了。石匠心想:你皇帝也是人,叫我替你办事情,还让我跪了老半天,总有一天,也要叫你给我跪。

石匠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讲,凿石佛的事更不敢马虎。从此以后,石匠就日夜不停地在栖霞山上凿石佛了。石匠的手艺确实高,凿一尊,是一个样子,尊尊石佛都不一样,大的、小的、老的、少的、坐的、站的,各有各的神态,各有各的姿势。就这样,他凿呀凿呀,一连凿了九百九十九尊,就差一尊了。这时,太监过来告诉他,明天皇帝要亲自来朝拜石佛,一千尊石佛一定要在天亮前通通凿好。

石匠一拍胸脯说:保证误不了事!于是,他当夜就把最后一尊石佛凿了出来。

哪晓得,第二天天亮起来一看,最后凿好的那尊石佛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石窟窿。这下,石匠急坏了,早不丢,晚不丢,刚巧皇帝今天要来,偏偏丢了一尊石佛。这不是要人命吗?再凿一尊,时间也来不及了。

很快,皇帝到了。那皇帝倒是诚心,见一尊石佛,就跪下来,磕一个头。石匠看见了,反倒不急了,心想:今天我倒要叫你皇帝老儿给我磕头拜一拜了。他一手拿着凿子,一手举着铁锤,轻轻一跳,跳进最后那个石窟窿,站在那儿,憋着气,一动也不动。

此时,皇帝已经连续磕了九百九十九个头,早已磕得头昏眼花,看见最后一个石窟窿里还有一尊佛像,不管三七二十一,扑通一声跪下去,又磕了一个头,磕完站起来就走了。

石匠等人走完,才从石窟窿里跳出来,他怕皇帝再来,赶紧依照自己的样子,连夜凿了一尊石像,放在里头。

后来传来传去,传得神了,都说石匠跳进石窟窿后,就变成石佛像了。

小石匠刻字

看过兴城牌楼的人都奇怪,牌楼顶的小石匾内玉音的玉字为啥刻成字呢?

原来这牌楼是明朝大将祖大寿为自己修的,修牌楼时活很忙,石匠忙不过来,只好派一个小石匠来刻。小石匠不认识字,加上日夜劳累,还听说祖大寿在锦州降过清,一赌气就把玉字的一点刻到肩膀上去,当时谁也没在意。

庆祝牌楼落成那天,祖大寿发现了,他非常生气,下令把小石匠绑了起来,要杀小石匠。大家都替小石匠捏把汗,老石匠却不慌不忙地从人群里走出来,问:大帅,你为啥要杀我的小徒弟呀?

祖大寿说:他把玉音的玉字刻错了,犯了欺君之罪。

老石匠微微一笑说:他要不那么刻,你可要犯欺君之罪了。

祖大寿愣了,忙问为什么。老石匠反问他:你修建牌楼可有圣旨?祖大寿摇摇头。

老石匠又问:可是皇上金口玉音?祖大寿又摇摇头。

老石匠接着问:那你凭啥修这牌楼?祖大寿说:那是皇上点头答应的。

老石匠说:这就是了,你应该知道自修牌楼要有圣旨,应成玉旨;要是皇上亲口答应的,那应该刻成玉音。现在你一无圣旨,二不是皇上亲口答应,只是点点头。要刻成玉音,那就是把皇上没说当成说,你不就犯了欺君之罪?我的小徒弟这样一刻,就是皇上点头答应的意思。这就把你的欺君之罪一笔勾销,是他救了你的命,你反恩将仇报,要叫皇上知道你还有个好?

祖大寿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忙亲自给小石匠松了绑,还赏了十两银子给小石匠。

猜你喜欢

  • 用行动把握良机

    曾有一位40出头的经理人员苦恼地来见心理专家拿破仑·希尔。他负责一个大规模的零售部门。他很苦恼地解释说:“我怕会失去工作了,我有预感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日子不远了。”“为什么呢?“因为统计资料对我不利。我这个部门的销售业绩比去年降低了7%,这实

  • 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

  • 自己就是一支宝箭

    事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

  • 人生的过渡期

    最近学校发生了一起毕业生自杀事件,想想真的是不值得;父母供其念完大学,好容易盼到毕业找工作养家了,却成了这样的悲剧。且说说他的遗书,原因就是两个字“压力”确实,在人生的这个过渡期是很迷茫的,刚刚大学毕业,可能家乡没有读书的人现在已经成了百万

  • 需要的和想要的

    在巴格达城郊,住着一位牧羊人,他家里除了几头羊和一匹骆驼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他每天过着放牧的生活。他和太太在一起时,都谈着很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他们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然而,在现实里,他们除了三餐一宿外,那些他们想要的东西总是离开他们

  • 智诲小偷

    东汉时期,有个叫作陈寔(shi)的人,是个饱学之士,品行端正、道德高洁,远乡近邻的人因此都非常敬重他。陈寔不仅自己自觉自律,对儿孙们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常常抓住各种场合和机会教育他们,而且很注意方法,所以总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有一年洪水泛滥,

  • 师徒之争

    有位年轻人跟着一位徒弟众多的琴师学习弹琴。有一天,琴师弹奏了一首曲子,让众徒欣赏。众徒听完赞叹道:“老师弹奏之曲犹如天籁之音。”只有年轻人听完皱着眉头说:“老师,你在弹奏之中有个音节弹错了。”琴师听闻勃然大怒道:“黄口小儿,不知斤两,竟敢妄

  • 别学会不停的抱怨

    生活就是这样,你可以在属于你自己的空间里自由翱翔。任何爱慕虚荣,幻想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幸福的人,永远找不回自己真正的生活,也终将会被生活淘汰。一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总感到没有意思,一心想找个机会离开大海。一天,它被渔夫和他的儿子打捞上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