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南美洲蒂华纳科古城之谜

南美洲蒂华纳科古城之谜

收录日期:2025-08-08 05:21:34  热度:11℃

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类文明如同宇宙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成为匆匆过客。这些消失了的远古文明,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困惑、忧伤与无奈。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的蒂华纳科古城就是其中之一。

1995年5月,南美洲的“蒂华纳科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神秘的马丘比丘古城一起,被誉为南美最负盛名的两大古城。

蒂华纳科古城位于玻利维亚境内的的喀喀湖以南约20公里处。这座谜一般的神秘之城坐落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之上,距其他任何城市都很远,唯独离蓝天和白云比较近。从秘鲁的库斯科出发,要乘上几天的火车和轮船才能到达这里。古城所在地的高原景象,看起来不像是地球上的,倒似别的星球。这里的气压很低,大约只有海平面气压的一半,空气中氧的含量也极少,体力劳动对于任何一个非本地人来说都不堪忍受。但是,恰恰就是在这样的高原之上,曾经出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

在古印第安语中,“蒂华纳科”(Tiwanaku)有“创世中心”之意。确确实实,这座古城处处充满着神秘气氛。从远处看,它异常地宏伟壮观,大批的宗教建筑、绘画雕刻以及高度发达的古文化麇集于一地。西班牙人征服玻利维亚之后不久,史学家维加曾对这座古城做过详尽的描述。当时,白人入侵者对城中财宝和建筑材料的掠夺尚未展开,因此虽然饱受岁月的风霜,蒂华纳科城依然保存得相当完整。目睹古城的壮观气势,这位西班牙史学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写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蒂华纳科城中庞大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整块岩石凿成的石门;这些石门矗立在长达30英尺、宽达15英尺、厚达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门是用同一块岩石雕凿而成……当时的人类,运用什么工具和器械,使用什么方法,完成规模如此庞大的建筑工程?这个问题我们无从回答……我们也无从得知,如此巨大的石头当初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运载到这里来的……”

维加描述的是16世纪的蒂华纳科。4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这座古城遗址时,仍然无法不为它的气势所震慑。尽管几个世纪以来饱受掠夺,蒂华纳科城周遭依旧散置着一座座用整块岩石雕凿成的碑柱。这些石头是如此的巨大,如此的笨重,却又切割得如此的整齐,雕凿得如此的精美,以至于人们不禁怀疑它们是否出自神祇之手。尤其是那些1.8米长、0.5米宽、如同玩具一样散落一地的石头水管,其制作之精巧令人吃惊。与如此精巧的石制水管相比,如今的水泥管真可谓粗制滥造。对此,人们不免心存疑问:蒂华纳科城的祖先们究竟借助什么样的工具制作了这些水管?这个城市隐藏着什么秘密?来自别的世界什么样的信息在玻利维亚高原上等待着人们去解释?我们又将从中窥探到什么?

现存的蒂华纳科古城遗址主要包括太阳门、地下神庙、亚卡帕纳金字塔以及卡拉萨萨雅广场四部分。每个部分的建筑都极具艺术性,每个部分都潜藏着一个个神秘莫测的古老之谜。

太阳门是蒂华纳科古城最吸引人的地方,被称为“世界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不但是一件世界级的艺术精品,而且被专家们看成是雕刻在石头上的一套既繁复又精确的历法。

值得一提的是,雕刻在太阳门上的剑齿兽头像不下几十处之多。这种丑怪动物的图像,并不仅仅出现在太阳门上,而且在蒂华纳科古城出土的陶器碎片上随处可见。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好几件雕刻品以完整的、立体的方式再现了这种古代生物的雄姿。此外,在蒂华纳科发现的古生物图形中,还包括一种已经灭绝的在昼间活动的四足兽,以及一种学名为“后弓兽”、体型略大于马、足部有明显三趾的古代哺乳动物。由此可见,太阳门不仅清晰地记录了天文学家的观测和计算,而且是一本记录古代珍禽异兽的“图画书”。难怪考古学家公认它是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蒂华纳科古城的第二个奇观是地下神庙,里面有印第安人传说中的“维拉科查”神神像。神像高约7英尺,坐北朝南,背对着的的喀喀湖古时的湖岸线。在位于神庙中央并代表维拉科查的方尖形石碑后面,排列着两座比较矮小的石碑。它们代表的是维拉科查传说中的门徒。

供奉维拉科查雕像的“地下神庙”是露天的,坐落在一个长方形的大坑洞中,形状像一座游泳池,深达6英尺。庙堂的地板用坚硬平滑的碎石铺成,约莫40英尺长、30英尺宽。墙十分坚固挺直,由许多块大小不一、搭配得天衣无缝的方石组成,接合处完全不使用灰泥。沿着墙体,每隔一段距离便矗立着一根高大粗糙的石柱。许多世纪以前,有个不知名的工匠将维拉科查的肖像雕刻在一根高大的红色石柱上。尽管饱受风沙侵蚀,肖像所呈现的面容依旧那么祥和恬静,流露出一股莫名的震撼力。他的额头宽阔,眼睛又大又圆,嘴唇丰润,鼻子挺直,鼻梁虽然狭窄,却向两边伸展到鼻孔。这张脸庞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造型奇特、令人望而生畏的胡须,使他的下颚看起来比太阳穴还要宽广。雕像的头颅两侧和耳朵上、下方,均雕刻着奇异的动物图形,看起来像体型硕大、举止笨拙的史前哺乳动物。地下神庙里除了“维拉查科”神像外,引人注目的是墙壁上数以百计用岩石雕成的人头。这些人头全都是完整的头颅,一颗颗从墙上凸出来,栩栩如生。至于它们的用途,学术界至今仍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地下神庙的西边是蒂华纳科四大遗址之一的“亚卡帕纳金字塔”。如同埃及吉萨地区的金字塔一样,它依循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兴建,精确度令人叹为观止。跟埃及金字塔不同的是,它的地基并没那么方方正正。不过,单凭690英尺的边长,这座金字塔就完全有资格被尊为古建筑一大巨作。考古学家推测:当初兴建这座金字塔时,先用泥土堆成山丘,再在表面覆盖巨大的中性长石,砌上阶梯,对塔身进行打磨。综观整个金字塔,可以看出它的兴建绝非单纯为了装饰或仪式用途,相反,倒是有可能曾经被当作某种神秘的“装置”或机械而使用。在金字塔内部,考古学家还发现一个纵横交错、用上等方石砌成的渠道网。这些渠道的角度和连接点都经过仔细测量和设计,误差只有1/50英寸。渠道的最初功能是将水从塔顶的贮水池一层一层引下来,注入环绕塔身的壕沟,冲刷金字塔南边的地基。然而,动用那么庞大的人力,花了那么多心思建造这个复杂的引水系统,肯定还有某种特定而重大的用途。据此,有些考古学家猜测,亚卡帕纳金字塔的兴建跟祭拜雨神或河神的某种原始宗教有关,目的是对水的威力表示无上的敬意。另一些学者认为,亚卡帕纳金字塔内部神秘的“科技装置”跟死亡有关。这座金字塔名为“亚卡帕纳”(Akapana)。在目前仍旧使用的古代文玛拉族方言中,Hake意指“人类”或“人们”;Apana意指“死亡”(这里很可能指被水淹死)。因此,Akapana指的就是人们死亡的地方。还有一些学者在仔细研究了亚卡帕纳金字塔内部引水系统的特征后指出:这些人工水道极可能是洗矿设备的一部分,也许是用来冲洗附近开采的矿砂。

从亚卡帕纳金字塔往西,便可见位于蒂华纳科古城西南角的卡拉萨萨雅广场。卡拉萨萨雅广场被当地人称为“石头竖立的地方”。为什么当地人这样叫呢?原来广场旁那座用不等边四边形巨石砌成的墙,每隔一段相等的距离就树立着一根形状如短剑、高12英尺多的石柱,尖端朝天,底部插入的的喀喀湖畔高原的红土中。以这种方式建成的石栅栏相当辽阔,面积达500平方英尺,比沉陷在地下的神庙高出地面约两倍之多。

卡拉萨萨雅广场的用途是什么?学者们一般认为,它主要用于观测天象,订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期,精确预测一年的四季。墙中的某些装置(包括墙体本身),显然是配合天上的某些星座而设计的,以方便测量春、夏、秋、冬四季太阳出没的方位角。

编年史家皮德罗·迪里昂在论及蒂华纳科古城时写道:“每一个到过蒂华纳科古城的人都无法不为它的恢宏气派和神秘气氛所震慑,每一个考古学家都会有探寻它的真正主人的欲望……”。是的,面对这座谜团丛生的神秘古城,谁都无法不激动。可恨的是,随着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人的入侵,珍贵的历史文物肆意遭到掠夺、破坏或毁灭,蒂华纳科古城逐渐变成了采石场……。人类的这一旷世艺术之作由此逐渐变得面目全非,其中的许多奥妙已难以破解,或许将成为永恒的谜。

猜你喜欢

  • 开在眉头的鸢尾花

    埃文斯就要结婚了。他怀着愉快的心情陪着未婚妻谢丽尔去挑选婚纱。一袭露肩的曳地婚纱摆放在橱窗最显眼的地方。它的胸部面料是云丝纱,腰部是华美的珍珠缎,闪着动人的光泽。薄而飘逸的轻纱层层堆积下来,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感觉。埃文斯极力怂恿谢丽尔去试穿,

  • 鲍鱼爱情

    二十年前,卡梅莎第一次来到新西兰的海边,当她发现沙滩上碗大的鲍鱼时,惊喜得尖叫起来。美好的时光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只有海涛的澎湃,冲浪的年轻人,和几个毛利族小伙子抱着吉他唱着歌。笑得最灿烂的那个毛利男子就是陆坦福。陆坦福看着卡梅莎惊喜欢呼的

  • 围住你

    七夕节快到了,许多情侣开始准备礼物送给另一半。阿祥的手机响起,他翻身伸手从床柜上拿起手机接听:“喂?”“还没起床吗?”电话那头传来稚嫩的嗓音。怀里的女孩被惊醒,她微微皱着眉头,抬眼望着阿祥的侧脸。阿祥赶紧搂着女孩的肩膀,安抚般哄着。“打给我

  • 爱情汤面

    爱得久了,女人虚荣的一面便悄悄显露出来。她以为,商场里,模特儿颈上的钻石项链戴在自己脖子上会更具光彩;朋友身上那套香奈儿,穿在自己身上会更有品位……然而,那个和她在爱河里徜徉了五年的男人,却始终没有让她眼前一亮的底气。渐渐地,她失去了容忍他

  • 夫妻间的误会

    尽管我极力反对,但刚拿到驾照21天的妻子买车的计划还是磐石般不能动摇。结婚快五年了,我已经在出自“大家闺秀”的妻子的熏陶下,从一个乡村青年变成了标准的城市男人。不管在单位还是在家(我们一个单位),妻子的命令都是我的最高指示。我已经窝囊得不像

  • 打给爱情的电话

    从我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对面床上的那对夫妻便一直小声地争吵着,女人想走,男人要留。听护士讲,女人患的是胶质细胞瘤。脑瘤的一种,致癌率极高。从他们断断续续的争吵中,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子渐渐在我面前清晰起来:女人46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年刚考上

  • 人质

    人质坐在椅子上,她像一只将被屠宰的羔羊。警察用高音喇叭对劫匪喊话:马上放了人质,然后举起手走出来,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劫匪说你们也只有一个选择——为我准备100万元现金和一辆轿车,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看不见钱和车,我就杀掉人质。劫匪的要

  • 藏在被子里的爱

    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丢到了乡下的桥头边。她被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捡回家。男人因为娶不起媳妇,是村里的老光棍。他把米磨碎了煮来喂她吃,抱着她睡觉,用破布给她当尿布,教她叫“爹”。当她第一次奶声奶气地叫“爹”时,男人高兴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