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洋小伙千里追爱:土家“半胸”女孩别躲我

洋小伙千里追爱:土家“半胸”女孩别躲我

收录日期:2025-08-07 23:22:32  热度:9℃

他是美国的高薪律师、摄影师,在中国旅游时,爱上了一个做小贩的中国山村女孩。可是,面对他炽热的爱情,女孩却像一只惊慌的小鹿四处奔逃。于是,美国男生留在了中国,他放下身架,摆了个地摊,只为等待女孩出现。后来,女孩虽然出现了,却带来了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她是一个“半胸”女孩,欲爱不能……这段跨国爱情还能延续下去吗?

月亮偷着哭半胸女孩拒绝爱情

2009年5月的湖南衡阳,青山碧水,风光正好。29岁的美国青年米勒·克拉克出现在南岳衡山脚下。

米勒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市,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法学专业,在华盛顿美麦斯律师事务所工作。在做律师之余,酷爱摄影的他,经常参加各种摄影活动,是美国华盛顿摄影家协会的会员。米勒在大学期间学过4年汉语,对东方古国非常向往。这次,度年假的他来到中国,到著名的南岳衡山旅游。

当米勒下山后,小腿上满是划痕,红肿痒痛,他坐在路旁发愁。这时,卖手杖的女孩走过来,蹲下来看了看,说:“你这是碰到黄棘草了,那草有毒的。”说着,她跑到路边,扯了几根灌木植物,掰开根部,挤出白色的汁液涂在米勒的小腿上,米勒顿时感到舒服多了,连声说:“谢谢你!好神奇呀,你还懂得治病?”女孩笑着说:“我是在山里长大的,小时候我妈就是这样给我治的。”米勒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请她当他的导游。女孩爽快地说:“行,你教我英语,我免费给你当导游。”交谈中,米勒得知,她叫杨晓琴,25岁,是土家族女孩,她出生在衡阳县开云镇,在景区做小生意谋生。

次日,杨晓琴带着米勒游览了衡阳的几个景点,还教米勒在南岳庙里求佛。看到米勒三叩九拜的虔诚样子,杨晓琴觉得这个美国青年很可爱。米勒也被杨晓琴吸引,他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感受着杨晓琴独特的淳朴之美。他装作无意地问她有没有男友,当听到杨晓琴回答说“没有”时,他的脸上竟露出喜悦之情。

在衡阳,米勒度过了5天快乐时光。临走时,他拿出3000元钱要杨晓琴收下,杨晓琴却拒绝道:“这几天,我也跟你学了不少英语,我还要给你学费呢!”这个女孩太单纯了!米勒于是偷偷把钱藏在了她的背篓里。次日一早,当米勒来到车站,准备乘坐大巴前往长沙的机场时,杨晓琴突然气喘吁吁地跑到他面前,塞给他一个小包裹,转身就跑——是那3000元钱!还有一张字条:米勒:谢谢你的好意,我要说话算数。感动之余,米勒心里升腾起一股淡淡的惆怅。一路上,米勒的脑子不停闪现着杨晓琴的面容,他对她有了一种说不清的情愫。

回到美国后,米勒经常给杨晓琴打电话、发短信表达他的心意,她的回复却总是淡淡的。思念,像藤蔓一样爬满了米勒的心。米勒确信,这就是爱情的感觉,杨晓琴就是他这辈子要等的人!这天,米勒发短信给她:晓琴,我想和你在一起,我来中国工作,行吗?等了半天,杨晓琴才回复道:中国欢迎你。但是,我不可能和你在一起。米勒说:肯定可以的!我们一定会在一起!

2009年8月初,米勒辞去了律师工作,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一家网站成功签约,成为一名驻中国的机动摄影师。米勒飞到长沙后,又乘上大巴赶往衡阳,来到了杨晓琴的租住处。看到米勒,杨晓琴惊呆了。米勒微笑着说:“晓琴,我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诺言了,我要和你在一起!”杨晓琴不知所措,她既感动又惶恐……

当晚8点多,米勒和杨晓琴散步到了衡山下。月光如水,米勒凝视着身边这个美丽的女孩,心荡神摇。他忍不住轻轻搂住了她的肩,杨晓琴颤抖了一下,挪开了身子。米勒说:“晓琴,原谅我情不自禁。因为你像月亮一样美丽!”杨晓琴用黯淡的语气说:“你看,月亮只有半边,残缺的月亮,就不美了。”米勒深情地说:“残月也有残缺的美丽。晓琴,做我的女朋友好吗?”杨晓琴低声说:“米勒,我们是不可能的。我,不过是一个农村女孩……”米勒急切地说:“我是真心爱你,为了来中国,我把律师工作都辞掉了。”杨晓琴大吃一惊,急得脸都红了:“我,我真的不能接受你……”说完,转身跑开了。望着杨晓琴的背影,虽是盛夏,米勒却觉得浑身冰凉。他哪里知道,杨晓琴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

12岁那年,正处在发育中的杨晓琴,发现自己的右乳饱满,而左乳却塌陷下去。焦急的母亲带着她去医院求治,用药内服外敷,却毫无作用。直到成年,杨晓琴始终还是个半胸女孩。在自卑中长大的杨晓琴,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她来到景区做小买卖,想挣钱给自己治乳。然而,她吃了很多药,胸部仍然塌陷着。虽然身边不乏追求者,杨晓琴却一概拒之。22岁那年,当地政府部门一个男生拼命追求杨晓琴,可当他知道她是个半胸女孩时,竟逃也似地跑开了。从此,杨晓琴关闭了心门,对爱情也绝望了。面对米勒的求爱,杨晓琴决定躲开。

练摊中国寻找我爱的女孩

当晚,米勒接到了杨晓琴的短信:米勒,还记得我曾说过,残缺的月亮不美吗?其实,我和那弯残月一样,也是残缺的,所以,我们不能在一起。当米勒拨打电话时,杨晓琴却关机了。第二天,米勒去出租屋找杨晓琴,房东告诉他,杨晓琴已经退掉房子离开了!

从此,杨晓琴从米勒的视线里消失了,他心急如焚。米勒不知道杨晓琴家在哪里,该如何找到她呢?米勒想,看来晓琴是刻意要躲着他,“我要守在衡山,一直到她出现!”执著的的米勒突发奇想:“不如我就放下架子,在景区也做点小买卖,终有一天晓琴会明白我的心意,一定会现身的!”可是,米勒在美国从没摆摊做过生意,更别说在异国他乡了。但为了找到心爱的姑娘,米勒打定主意:在衡山做一个为爱奔走的贩夫走卒!为此,米勒在衡山下的南岳镇租下了一间房子。

2009年9月3日,米勒在一位小贩的帮助下,到衡阳市的江东小商品批发市场进了一批旅游小商品。当他背着背篓,肩上、手臂上挂着小商品出现在景区时,引起了游客和当地人的围观。惊讶之余,有人端详着米勒说:“你不会是来我们这里拍电影的吧?”也有小贩说:“人家老外都是来旅游的,你却来做买卖,跟我们抢饭碗,这算是怎么回事?”不过,大多数人都对米勒很友好。米勒一点也不怕糗,他从其他小贩处学了几句吆喝叫卖的话,也扯着嗓子喊起来:“卖最实惠的旅游纪念品啰……”周围的人都哄笑起来。几个好奇的游客也围了过来,一个女孩买下了一只竹编工艺品,米勒微笑着说:“谢谢你,如果你碰到一个名叫杨晓琴的女孩,请告诉她,我爱她!”买主愣了一下,随即,她点点头,似乎默契地答应了。接下来,米勒每卖出一样东西,都要对顾客说同样的话。

很快,景区的小贩都知道了这个奇怪的老外是在找人。一个认识杨晓琴的小贩对米勒说:“杨晓琴已经不在这里摆摊了,你为什么找她?”米勒把自己和杨晓琴结识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小贩,他说:“我想,晓琴如果知道我为她在这里摆摊,她一定会出现的!”小贩感动地说:“想不到你们美国人对爱情这么执着,我如果看到她,一定转告她。”

由于米勒卖旅游小商品并不是为了赚钱,他把价格定得很低,基本没有利润。再加上他在人群中非常醒目,因此,他的生意非常好。这样一来,惹恼了周围的小贩。2009年9月17日上午,几个小贩突然将米勒围住,找他谈判。要求他退出景区市场。米勒这才发现自己违反了市场规则,他急忙道歉,同时把销售价格提高。为了区别于其他摊贩,米勒还请人制作了一件文化衫穿上,前后都写上“寻找晓琴”的字样。为了能在景区待下去,他干脆将赚到的利润买来礼品,送给景区的小贩,很快就赢得了小贩们的心,他们不再刁难他了,不少人还主动帮他去打听杨晓琴的消息。

猜你喜欢

  • 致命书法

    北宋徽宗年间,右丞相曾布与左丞相韩忠彦在朝中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识,两人常常暗暗较劲。这不,眼看皇上的生日就快到了,两人想尽办法四处搜罗礼物。这天上午,曾布得到了大书法家钟繇的真迹,他不禁暗自高兴,这礼物总算有着落了,皇上酷

  • 陈二郎戏衙役

    清朝道光年间,湖南常德府陈家庄出了个机智人物叫陈二郎。陈二郎考中秀才后,又连考了两次乡试,可都没有考中举人。不是他没才,是他没钱;即便有钱,他也不想去讨好考官,从此就在村里办学堂以教书为生。因为他的字写得好,又会作对子,所以名气很大,连官府

  • 牌坊店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鲅鱼圈的熊岳城南十里处有一个著名的天然景观――石棚山。在这山脚下,住着一户姓付的人家,老两口靠种地维生,两个儿子都在熊岳城衙门里当差,大儿子付君的媳妇为孝敬二老爹娘,留在村里,二儿子付臣的媳妇是熊岳城里人,随着丈夫住在城里。付

  • 白送的粮食

    江南有个泉湾村,村里有个财主叫周家巨,村里的其他人家都是他的佃户。这周家巨仗着自己家大业大,一向作威作福,佃户们都不喜欢他。这一年,泉湾村一带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里的人家无粮可吃,只好去周家买粮。周家巨趁机抬高了粮价,村里人买不起粮食,只

  • 娘娘庙和大觉寺的传说

    北京城有个大觉寺,相传是大明朝修建的,凡去北京见过这寺的,都夸这寺威风、漂亮。咱界首城也有个大觉寺,听说比北京的还早一千多年哩。不过,知道这个大觉寺的人现在就不多了。界首城北五十里有个娘娘庙,娘娘庙南边百步之遥有个大觉寺,这俩寺庙咋离恁近?

  • 索命宝剑

    清朝道光年间,杭州举子刘发根赴京赶考,无奈名落孙山,只好收拾行李回乡。这日,刘发根住进京郊的一家驿站。想想自己十年寒窗,金榜无名,便辗转难眠。看到窗外月光皎洁,他干脆披衣起床,走出驿站,在月光下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片树林边。刘发根看

  • 新娘的嫁妆是棺材

    王大发是个小财主,谭永财是一家棺材店的老板,王家的儿子和谭家的女儿订了婚,两人变成了亲家。王家儿子和谭家女儿成亲这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十分热闹,新娘子的花轿在送亲的队伍后面,而跟在新娘花轿后面的赫然是一口黝黑发亮的棺材!围观的人众无不吃

  • 鱼姻缘

    宋朝年间,芒砀山脚下有一书生柏衍,喜爱丹青笔墨尤其擅画青鱼。最近,他为博取功名,不得不丢下画笔,去山中书院求学。先生黄章进士出身,对学生极为严格。柏衍学习十分刻苦,白天求学,晚上借居书院旁边的汉源寺,发愤苦读,常常到深夜。因为过分用功,柏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