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最好的说明书

最好的说明书

收录日期:2025-08-07 16:42:17  热度:9℃

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加重了,我不得不住院治疗。

我住的是一间双人病房,另一张病床上是一位老奶奶,看上去大约七十多岁的样子。聊天中,我得知老奶奶患的是坐骨神经痛,腿尤其疼得厉害,老人经常被病痛折磨得龇牙咧嘴。

每天陪护老奶奶的是她的儿子,名叫刘刚,平时工作缠身,只得请了一段时间的假专门来陪护母亲。老奶奶的儿媳经营着一家饭店,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只能时不时地抽空来医院一趟。

刘刚憨厚实诚,每天跑前跑后把母亲服侍得妥妥帖帖。看得出,母亲的病痛让他这个做儿子的忧心忡忡,我和其他病友都觉得,病榻前有这样孝顺的儿子,真是这位老人家的好福气。

刘刚每天早晚时段要接送孩子上下学,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他不在病房的时候母亲吃药成了问题。确实,医生给老奶奶开的药把病床旁的柜子都摆满了,种类繁多,这些药的吃法各不相同,也不容易记得清楚。

我给刘刚提建议:“你母亲要是搞不清楚怎么吃药,你就给她列个单子,把名称和数量都清清楚楚地标出来吧。”

刘刚有些无奈:“我的母亲没有上过学,连阿拉伯数字也不认识,可真难办啊。”说完,他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刘刚去接送孩子的时间里,我看到老奶奶颤巍巍地拿着药却茫然无措,就想帮她看下说明书,然后对“书”下药。可是,有些药品说明书的标注又过于复杂,我担心自己弄错了会“好心帮倒忙”,只得一次次地去找护士来帮她吃药。

事情的转变是从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开始的。

那天早上,老奶奶又一次拿起了药,可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喊护士,她就直接把藥放进了嘴里,又喝了一口水,咕咚一声咽了下去。之后的几盒药,老奶奶也都吃得干脆。

我正诧异的时候,老奶奶向我挥了挥药盒,得意地说:“我的药盒上有说明书呢,我能看懂了,也知道该怎么吃药了。”

看我越听越迷糊,老奶奶把她的药盒递了过来。我接过药盒,低头一瞅,药盒的空白处居然画着一些麻将图案。老奶奶指着上面的图案说:“你看,‘三条‘就是一天吃三次,‘五筒‘就是一次吃五片。”

“我虽然不认识字,但是平日里爱打麻将。为了方便我吃药,儿子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在所有药盒上都画上了麻将图案。”说着说着,老奶奶脸上的笑容便如花一般绽放了。

看着那些手绘的图案,我怔在了那里。我忆起昨天晚上,刘刚拿着笔一直在那些药盒上画着什么,原来,他是在制作只有他们娘俩才能看懂的说明书啊!

那药盒上的图案,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说明书,因为,它饱含着满满的爱。

猜你喜欢

  • 皇帝冬季咋取暖

    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先后居住过的北京故宫,好似一部厚重的大百科全书。在一次参观故宫时,我破解了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皇上冬季咋取暖。我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有气象资料显示,清朝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

  • 我昨伺候慈禧睡觉

    宫内称呼她为荣儿,慈禧呼她“荣”,13岁进宫的她随侍慈禧前后长达8年之久。18岁由慈禧指婚,赐给一个太监。随着世事动荡,她的生活也颠沛流离,愈加凄惨,她极不愿意谈起往事,出于对作者的好感和信任,才断断续续道出了当年宫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储秀

  • 清朝皇帝的衣食住行

    宫闱秘事,皇帝的私生活,外间了解者不多,因此,民间总会有种种离奇的传说。事实上,皇帝也是正常人,也有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皇帝并非时时龙袍加身为皇帝管理衣着的太监,名为“四执事”,四者:冠,袍、带、履。“四执事库”,即乾清宫东廊的端凝殿,取“

  • 楚汉大战前夜项伯为什么泄密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而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夜,将消息泄露给了刘邦,并在“鸿门宴”

  •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率军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六次巡视江南。在当时的条件下,皇帝下江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北京到江浙,往返6000华里。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车装船载,马拉人扛,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每

  • 长崎未爆原子弹的真实下落

    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这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哪里去了据格罗夫斯(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

  • 希特勒敦刻尔克手下留情之谜

    在即将把英国军队赶下大海的那一刻,希特勒忽然停止了进攻。这成为二战历史上的一大谜团。希特勒在想什么希特勒命令:停止前进1940年5月24日,本来就不太宁静的英吉利海峡显得更加焦躁不安,天空中大雨如注,地面上一群疲惫之师,正在缓慢地向敦刻尔克

  • 大雪挫败苏军摩步师

    1939年11月30日,面对桀骜不驯的芬兰,苏联不宣而战。凭借人数和武器上的绝对优势,苏军一下子就突破了芬军在边境线上的多处防御地带。当时,克里姆林宫设想对芬作战只需7天时间。因此,所有部队都没有准备冬衣,大量汽车也没有防滑链。然而,芬军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