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用热血救助他人,成就自己的幸福生活

用热血救助他人,成就自己的幸福生活

收录日期:2025-08-07 22:49:06  热度:8℃

刚退休的陆志刚和妻子去逛街。在上海徐家汇看到路边的采血车,陆志刚停住了脚步。妻子拽了拽他的手:“你不会又想去献血了吧?”陆志刚愣了一会儿说:“我答应过你不会去了,只是看到这车就觉得特别亲切,我当年第一次献血就是在这里,已经15年了,我也老了……你说,如果我当年没去献血,这日子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献血13800毫升,从一次闪念开始

改变陆志刚生活的是1999年9月初的那一天。这天,对他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45岁的他有了工作,而且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负责管理学校的食堂。在这天之前,他已经失业4年了。这次,因为他是残疾退伍军人,市政府解决残疾人再就业问题,给他安排了这份工作。他心里的激动和感激无以言表。上班第一天,他脑子里一直盘旋着一个念头,要做些什么回馈社会。突然一个闪念,他想到了常在徐家汇看到的采血车,他可以去无偿献血。他没有钱去帮助别人,但他有一腔热血。

下班后,他直接去了徐家汇。第一次走上采血车,他填写了个人资料。当他看着自己的血从针管里流出时,他脑海里闪过了很多过往的画面。

妻子是协保人员,没有收入。4年前他失去工作后,家里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作为男人,陆志刚的心里很是内疚,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女儿要读书,他必须担起这个家的重担。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陆志刚只能开残疾车接送客人,虽然他知道这是违规的,但迫于生活的无奈,他只能以此赚取生活费。他曾无数次,开着残疾车路过徐家汇,看到这辆采血车。他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坐在这辆车上献血。人生的际遇真的很难预料。

回想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陆志刚参了军。然而,当兵才9个月,他就在一次训练演习时为挡住滚落的弹药箱,右手臂骨折了。原本只是小伤,修养一段日子也就好了,可偏偏又出了医疗事故,医生把他的骨头接反了,以至于他的手臂无法伸直,关节突出,不能太过用力。陆志刚作为伤残军人退伍了。

献完血,陆志刚的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反而他的心里更轻松了。他觉得自己不仅仅是接受社会馈赠的人,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走下采血车,他的脚步都变得格外轻盈。

回到家,陆志刚并没有把献血的事情告诉妻子和女儿,他献血只是想让自己心安,如果妻子知道了,难免唠叨,会担心他的身体,要帮他补营养,反而增加了妻子的负担。

第二天,陆志刚准时到学校上班,谁也不知道他前一天去无偿献血了,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心理跟前一天比有了微妙的变化,他的背挺得更直了。

除夕夜的一个电话,他被揭偷偷献血多年

献血的事很快被陆志刚抛诸脑后了。有一天,他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上海血液中心打来的,对方说他的血液成分很好,他的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将近常人的两倍,非常适合救白血病患者,问他是否愿意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对方说明,志愿者献血真的是无偿的,最多只有100元作为补贴来回的车钱。

陆志刚得知整个上海市,大概也只有百把个人有着像他这种血。他突然间得知自己还有这个特别之处,欣然答应成为志愿者。如果自己的血能救人,这是多好的事情,陆志刚心里美美的。

如果说,第一次献血只是一时的冲动,想要回报社会,那么做了志愿者之后,陆志刚真正有了种使命感。要不要告诉妻子呢?当了志愿者,可能一年要献2到3次血,不是献一次就结束了。思量再三,陆志刚决定继续保守这个秘密,不想让妻子为他担心。

之后4年多里,上海血液中心不时会打电话给陆志刚,告诉他有手术需要用血,希望他去帮忙献血。一开始,陆志刚都是献全血,也就是普通的献血,每次200毫升或400毫升。后来,随着技术的革新,有了成分献血。成分输血就是用离心机将采出来的全血分离提取需要的成分(一般是血小板)后把剩余液体输回给捐血者。输全血,病人得不到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其他成分发挥不了作用,还导致心脏负担,所以成分献血更适合病人。国家规定捐献一个机采单位血小板,按照无偿献血800毫升计。

每次献血,陆志刚都瞒着学校、瞒着家人,一个人偷偷地去。献完血就回学校继续工作。所以,谁也不知道他默默地用自己身上的血帮助了很多人。

如果不是2004年除夕夜的一个电话,这个秘密陆志刚可能会一直守下去。除夕夜,兄弟姐妹们正在陆志刚家一起吃团圆饭,照例是陆志刚掌勺。陆志刚是个热爱美食的人,以前在食品厂工作,如今在学校食堂工作,他喜欢琢磨着做各种菜式和中西点心。他和妻子在厨房忙碌着,他们还要准备好明天大年初一的小菜,还有其他的亲戚都要到他们家聚会。这时,陆志刚的电话响了。

接通电话,是上海红十字会打来的,对方说有个孩子突发白血病,需要用血。很多志愿者回外地过年了,问陆志刚明天能不能去献一下血。电话那头的声音,异常焦急。陆志刚心里咯噔一下,大年初一去献血,肯定瞒不了家里人,妻子会不会不同意?再者,中国人大年初一有很多忌讳,连说话都要很小心,更何况是要献血。可是,如果不是情况紧急,红十字会也不会挑这个时候找他。

“如果我不去,会怎样?”陆志刚问。对方说,如果孩子明天不做手术就有生命危险,做手术的话就有70%的生存希望。听到这个回答,陆志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挂了电话,陆志刚发现家里人都在看着他。看他一脸凝重的表情,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问他明天去哪里。陆志刚知道,这个秘密守不住了,他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猜你喜欢

  • 宽容是一种投资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一天,宋太祖往宰相赵普府中探视,恰好碰上有人来贿赂赵普。原来,钱王叔以赠送海味为名,派专使携信函和厚礼来到赵府。十瓶瓜子金刚放到床下,太祖的车驾就到了,东西尚未藏好,太祖就进来了。赵普一阵惊吓,因为太祖规定,为官者

  • 软弱必被欺,无知必受骗

    人的遭遇千奇百怪,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人生。千变万化的遭遇,其实极有规律,十分容易掌握。万变不离其宗,有几个原则,绝对可以肯定。性格软弱的,就一定被人欺负。因为在一生之中,人人都有被人欺负的时候,但是性格软弱的人受了欺负不反抗,只知道逆

  • 有点瑕疵地活着

    完美是一种包袱。对这个世界太过用力,就会伤在用力上。得罪几个人,做糟糕几件事,其实没那么可怕。一辈子让自己活得委曲求全,战战兢兢,才最可怕。完美的危险在于,你一直好,一直好,突然有一天做得不那么优秀了,你却失去了承受糟糕的能力。这才是灭顶之

  • 纯粹的人生

    美国现任国务卿鲍威尔在军旅生活之前,曾在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公司工作,当时老板在录用时告诉他,公司最多还能支撑半年,他的工作就是看大门。对于这样一个公司,对于这样一份薪水很低的工作,鲍威尔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公司没有倒闭、老板没有解雇他,他都要竭

  • 换一扇窗

    一个美国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觉得不愉快,不自在,整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旁看风景。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

  • 谁的灯亮着

    在一座通往度假区的山中,建成了一条很长的汽车隧道。投入使用之前,工程师在隧道的入口处立了一块警示牌:“前有隧道,请打开车灯。”隧道开通后,问题随之出现:很多司机在白天走出隧道后,忘记关掉自己的车灯,汽车电瓶中的电源白白浪费掉。甚至很多游客在

  • 凿口自己的井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陈先生走出了机关,应聘到一家报社当记者。陈先生的特长和爱好就是写作,在读大学时,稿费收入就基本上解决了他的生活费。做了记者后,陈先生如鱼得水,几年下来,除完成本报的编辑、采写任务之外,还在全国数百家报刊发稿,每月仅稿费就

  • 隔壁的天堂

    有个整日游手好闲、打架斗殴的青年去山上请教一位老禅师:“人们所说的天堂和地狱真的存在吗?”老禅师反问道:“你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对吗?”青年一愣,心里有些恼火,可他还是点点头。老禅师说:“你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害怕进地狱对吗?”青年气愤地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