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善良的回报

善良的回报

收录日期:2025-08-08 00:38:37  热度:9℃

老刘的爱人患上了可怕的尿毒症,医生说要想活命,必须尽快进行肾移植。匹配的肾源已找到,可手术费得10多万,老刘全家出动,四处筹款,却进展缓慢,一家人心急如焚。

就在这时,在病房外的走道里,老刘意外地拣到了6000元。老刘本不是贪财之人,要在平时,肯定会马上吆喝寻找失主,而现在他的第一反应是一阵惊喜,然后瞒着爱人,将钱悄悄藏了起来,心里则是嘭嘭直跳。老刘对自己说,这钱是拣的又不是偷的,你紧张个啥?大不了有人找来了,把钱还给人家,如果时间长了还是没人找,就等于说这是天意,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把这钱用于爱人的治疗。

话虽这么说,老刘还是感觉不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2个小时过去了,老刘特意到外面转了两圈,愣是没有听到有人谈论丢钱的事。老刘这心里头就越发地不安,因为他忽然想到,这钱是在医院拣到的,失主一定是病人或病人家属,眼下没一点动静,肯定是直到现在,失主还没有发现丢了钱。失主很可能是跟自己爱人一样的重病患者,家庭条件或许跟自己一样,这钱是东挪西凑而来,一旦失主得知弄丢了救命的钱,该是怎样的紧张和伤心啊。

这么想着,老刘再也坐不住了,急匆匆来到一楼门诊大厅,大声喊了起来:“有人丢钱吗?”“谁丢了钱?”从一楼到三楼,喊了半天,驻足观望的人不少,就是无人应答,这下,反倒是老刘着急了,不知所措。

这时,邻居王小冬带着水果来看望老刘爱人,见老刘一脸焦急,问明缘由后给出了个主意——写几张招领启事贴在医院显眼的地方,或者干脆打晚报热线,登报寻找,这样一定很快就能跟失主联系上。老刘连称这个主意好。

启事贴出去了,晚报张记者也连忙赶来,写了篇表扬稿,介绍老刘在自家急需用钱的情况下,仍然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登在了第二天的晚报上,可奇怪的是,一连三天过去了,失主还是没有出现。张记者帮老刘分析:“蹊跷了,假如失主真的丢了这么多钱,这都好几天了,哪会一点反应没有啊?再联系你拣到钱的地方,我在想,会不会是有人想帮你,又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然后就以这种特殊形式把钱交给你呢?”

经张记者这一提醒,老刘还真想起了一个人,谁呀?王小冬。

早在王小冬还没有出生之前,王小冬家便跟老刘家住一条街上,相距不远,关系一直很好。十几年前,王小冬的父亲因车祸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又下了岗,依靠打零工挣钱养家,家境十分困难,多亏热心的老刘伸出援助之手,资助王小冬上完小学、中学,直到去年升入大学,王小冬一家对老刘自然是感激不尽。这不,听说老刘爱人生病急需用钱,小冬的母亲便赶紧送来了5000元,老刘估摸着这是预备给小冬暑假过后,开学要用的学费,便坚决给退了回去,理由是:“我可能没有能力再帮你们了,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反过来,动孩子上学的钱!”

老刘记得很清楚,当时费了很大劲才还掉那钱的,王家看起来很过意不去。现在,会不会是王家变着法子,把钱又送了回来?老刘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张记者,张记者一听,职业的敏感让他马上感觉到这里头有新闻,便一拍大腿:“极有可能!我们不如这就去王小冬家核实核实!”

张记者陪着老刘来到王小冬家,经过老刘再三逼问,王小冬的父亲这才承认这钱的确是他们的,是王小冬在医院猫了好长时间,才瞅准个机会,把钱丢在了能让老刘最先发现的地方。那多出的1000元,是小冬用这个暑假打工挣的钱后添上去的,六六大顺,图个吉利。

王小冬父亲让张记者帮忙好好劝劝老刘,让他无论如何收下他们一家的心意。王小冬跟老刘解释,别担心他学费的事,他已经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再加上他上大一时勤工俭学挣的钱,下学期的学费完全没问题。王家的真心诚意,再加上张记者竭力劝说,老刘终于收下了6000元。

第二天,晚报头版头条刊载了张记者写的又一条消息:《新闻背后的新闻——拾金不昧故事引出捐资助学佳话》,立即在市民中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市民自发来到医院,看望老刘和他的爱人,并纷纷捐款献爱心。

两天过后的下午,老刘再次来到了王家,王小冬的父亲刚好出门溜弯去了,只有王小冬在家,老刘一进门便说:“小冬啊,我给你家还钱来了。”说着从怀里掏出6000元递给王小冬,王小冬连忙缩回手来,很不解:“刘伯伯,说好的事,您怎么又要变呀?”老刘喜笑颜开地说:“这钱还是留着你上学用吧,做手术的钱有了着落,你婶婶的病有救了!”

老刘接着告诉小冬,一个房地产老板看到晚报上的报道,非常感动,今天上午主动来医院看望他们,还当着张记者的面,答应承担全部的手术费用!

老刘乐呵呵地走了,王小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真是“善良天有报”啊!自己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社会!

猜你喜欢

  • 花好不在盆

    自从8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

  • 特别一课

    魏家小学的刘培根同学得了脑瘤,需要住院开刀治疗,医疗费至少要四五十万。然而刘培根的父母是土里刨食的农民,根本拿不出这样一大笔钱。眼看刘培根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的父母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件事被冯校长知道了,他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募捐活动

  • “信任”试验

    在大学时,我学的是心理专业,教我们课的是学校最有名的周严教授。一次上课的时候,周教授来到教室,他对我们说:今天我们不上课了,来做一个‘信任’试验。”他让我们面朝他排成两排,然后前排的同学不借助任何物体,向

  • 我转过头,你还在那里

    杨天!你给我站住!”我头也没回,推开了教室的大门,耳边响起冬日里呼啸的风,如果转身只是个不回头的背影,那个瞬间在许多年以后无数的黑夜里像一列不停地闪烁的火车头迎面驶来,直至我目眩而逝7年前的高三的冬天是我遭遇过的最寒冷的冬天,记

  • 知情谊厚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是对于即将毕业的人。隔着4年的大学路往回看,一眨眼就望到了尽头,而待仔细一瞧,却又是昏昏忽忽,怎么也瞧不清楚,只识得一个个人的影子,轻飘飘没有落地的塌实。回味大都如此吧,如果真看得清楚了还怎么叫回味呢?还有什么能一次次地诱

  • 永远的教师

    教育局的会议室里,局长对着我们8个师范毕业生娓娓而谈。主题是我们8个人是在二十多个毕业生中挑选出比较优秀的,这次被分配到山区学校工作,是市政府和教育局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更应该加倍地努力工作。最后,局长说,他保证3年后一定把我们

  • 高中生涯

    吾本天资愚钝,在复读苦熬之中侥幸跨入吾县一高之校门,欣欣然,飘飘然,便与那几个当年同录的老友每日里遛操场,逛书店,谈三皇,论古今,意兴豪放、招摇过市地在一高混了起来。一高在吾县地位颇高,当与北大在中国的位置比肩。当时曾经流行一时的说法是:进

  • 暗恋

    转眼之间进入了高二年级,新学期又开始了。在我们这个农村中学,每到这时都有不少老师调走或分来。这学期,不知道又有什么新的变化?星期一上午第三节课是英语,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睁大眼睛在等待着,班主任已经提前宣布,新来的英语老师姓党,刚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