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无需预知

无需预知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3:11  热度:8℃

一天,我们几个朋友聊到一个有趣的话题:人生是否需要预先知道今生的苦难?

一位朋友说,如果可能,他愿意预知一生的苦难。因为多知道一点,就能对自己的人生多一分把握,是好事。比尔却突然大叫了一声:N0 。接着,他对我们说

很多年前,我和我的妻子在香港抽签请人算命。那人看了我妻子的签说,你会早死。看了我的签说,你会老死。自从听了那人的话,我的妻子就对我说,比尔,我会比你先死。后来,我的妻子生了喉癌。前不久妻子走了,留下我,等着老死。

比尔说得非常伤感。我听出了比尔这话后面的话。很多年来,关于早死和老死的谶语,就盘旋在他们的头顶。他们本能地畏惧这朵乌云。每当幸福莅临的时刻,惴惴不安也如约袭来。如果当年没有那个预言,比尔和他妻子的美好时光,也许会更纯粹更光明。

我把此事写到这里,是想再次问自己也问他人:我们是否需要预知今生的苦难?我站在比尔一边。不单是从技术层面上讲,我们无法预知今生的苦难。就是有人愿意告诉我,我也会在这种命运的告诫面前,堵起自己的耳朵。

生命是自己的东西。我注重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可以预知的只是自己应对苦难和幸福的态度。此时此地,这是我们能掌握的唯一。生命正是因为种种的不知道和种种的可能性,才变得绚丽多姿和魅力无穷。你依然要生活下去,依然要向前走。变化是无法预料的,世界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可能,能够把握的只是我们自己。

猜你喜欢

  • 螳臂当车

    春秋时,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hé),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太子蒯瞆(kuǎiɡuì)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仗着父亲是一国之君,整天作威作福,蛮不讲理。颜阖感到教育这样一个学生十分困难,不知如何是好。颜阖到卫国后,他先去拜访卫国的大夫蘧(qú)伯玉

  • 危在旦夕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他年轻的时候就武艺高强,很有心计,远近闻名。当时大名士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这个年轻人,对他非常欣赏,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结交,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向他的母亲赠送了丰厚的礼物。这让太史慈的

  • 不远千里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

  • 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

  • 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

  • 天经地义

    公元前518年夏、郑、晋、宋、卫、曹、邾、腾等诸侯国的大夫在黄文聚会。这些大夫们在商量如何安定周朝王室。会议期间,大夫们又互相拜访,请教。 一天,郑国的子大叔去会见晋国的赵简子。赵简子就向子大叔请教什么叫“礼”的问题。子大叔就

  • 上行下效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

  • 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