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若不自轻自贱,谁敢将你看扁

若不自轻自贱,谁敢将你看扁

收录日期:2025-08-07 16:42:38  热度:9℃

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不必沾沾自喜生于豪门,也不必自怨自艾我咋是苦出身,更不必因此给自己的人生下结论,只要你不自轻自贱,也许能成为豪雄。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过了一年,父亲带儿子去了丹麦。到安徒生的故居前去参观,儿子又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怎么他生前会在这栋阁楼里?”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里。”

这个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二十年后,伊东布拉格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是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也是父亲让我认识了黑人并不卑微,通过这两个人的经历让我知道,上帝没有轻看黑人。”

這位父亲是聪明人,在他没带儿子参观两位大师的故居之前,儿子是为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的。这当然不能怪孩子,多数同样境遇的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别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光环。

有人说,这个社会真不公平,别人有的东西我都没有。这个社会本来就没有公平过,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只有努力了,有了资源,有了话语权以后,才可能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

俞敏洪说:“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来判断你的未来。”他讲,人一辈子有时会犯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你会断定自己没什么出息,你会说我家庭出身不好,父母都是农民,或者说我上的大学不好,不如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或者说我长得太难看了,以至于根本就没人看得上我等等,由此来断定自己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息。俞敏洪在北大的时候,基本上就这么断定自己的,断定到最后,差点儿把自己给弄死。因为自己断定自己没出息,变得非常郁闷,最后得了一场肺结核。如果不是俞敏洪及时调整、做出改变,简直不可想象。

谁都知道,骆驼比马走得慢,但是骆驼一辈子走出来的距离可能是马的一倍以上。马喜欢奔跑,但它跑一段时间就累了,累了马就会玩,或者吃草,就不前进了。但是骆驼一旦开始走,一走就是一天,比如走进沙漠以后,它意识到如果不走就会死在沙漠中,不走前面的绿洲就找不到,所以它一定要走。你未来伟大的成就,在于你一辈子的努力。

白岩松曾非常自卑,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学说话,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副大墨镜,以掩饰心里的自卑。主持人张越,当年也曾因为自己的胖而自卑。大学毕业时,她差点儿领不到毕业证,不是因为功课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可是她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都没有。尼采追求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太笨拙,没有成功。因此,他一生都在追寻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但是,后来他们都成功了,因为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曾经有过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自拔。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只要不自轻自贱,没人能把你看扁,鼓足干劲迎着朝阳出发吧。

猜你喜欢

  • 喜欢就不要错过

    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衣服,比如小玩意儿,比如朋友。往往是太喜欢一件衣服,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日子隆重推出。舍不得久了,好好的衣服在橱里成明日黄花。或者衣犹鲜亮,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憔悴不胜衣媚了。一瓶香味正合心意的香水,因为好闻得像一段浪漫

  • 全世界的路只属于一个人

    人生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小路、野路、绝路、大路。难道不是吗?走小路,图的是捷足先登;走野路,图的是行者无疆;走绝路,图的是绝处逢生;走大路,图的是天下为公。路,起源于每一个人的第一步,终结于我们生命的死亡,不管我们走多快、走多远,路总是在前头

  • 有梦想,不抱怨

    你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终会因为我们的努力或堕落变得丰富或苍白。我刚开始坚持看书的时候,压根儿没深想这件事对我来说会有什么意义,后来慢慢地开始明白,看书也好不看书也好,生活都在过。只是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充实。让我觉得没有浪费时间,那便足够

  • 怕听隐私

    最好不要知道他人的隐私,免得自己难以消化,留下阴影,从此以异样的眼光与神情看待对方。将内心深处的秘密告诉别人,事过境迁,很少有不后悔的,如同自己裸体处在他人眼光下,蒙羞过日,情何以堪。为了彼此关系融洽,长期友好相处,即使对方想告诉我们他的隐

  • 人活两个“我”

    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生命中有两个“我”,一个是行走坐卧的“我”,一个是能够欣赏行走坐卧的“我”。两个我,前为客,后为主。后者对前者,是审视,是监督,是把持,而最高的境界,是欣赏。有人无人处,时时让暗处的“我”,静静打量一下明处那个说着、做

  • 珍惜距离

    旅游时因为有新鲜感,所有发生的事都难以忘却。风景也是。记得到新西兰的时候,那个载我们观光的巴士司机淡淡地说,这里的风景也不怎么样,但人人都说美。对自己触手可及的一切,皆不稀罕、不珍惜,这原是人之常情。难怪有句话说,熟悉带来轻蔑。人人争着要看

  • 拼命一搏

    那时我是一个只有8岁的小女孩。一天,妈妈在田间劳作,我带着弟弟在田边玩耍。弟弟只有两岁,胖胖的、憨憨的,很可爱。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我抬头一看,一匹受惊的马四蹄如飞,狂奔着向弟弟冲来。弟弟毫无察觉,正低头玩弄着手中的东西。我离弟

  • 摄政长公主16

    行军第二日。临安王世子怜惜长公主金尊玉体便强烈要求她坐轿。只见前面,大将军,哦不,现在应该是副帅了,雄赳赳气昂昂地前进着。轿子里,雍雨涵开口问道押运粮草的到哪了宁世子温柔地答道到江城了,是右相的人。雍雨涵刚想张口问右相是不是完全可靠时,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