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般配

般配

收录日期:2025-08-07 20:22:37  热度:9℃

般配

婚姻的缔结,除了其他种种原因外,至少还符合一个前提——要么相爱,要么般配。

有位学者、教授、博导,68岁亡妻,身板笔挺,头发银亮,走在秋叶金灿的校园里风度不凡。

明的、暗的,有女生爱慕他。半开玩笑的、一本正轻的,有女生说要嫁他。教授均婉言拒绝,也并不伤害她们,只是将她们炽热的情感,小心轻放。毕竟,长长的岁月,不是白活的,他做得非常到位。

这些新鲜活泼、聪慧灵性的女孩,教授何尝不爱她们!他又不是不懂得感情的人。拒绝是因为,他觉得不般配。

一年一度的教授体检,他被请进了医院。谁也不敢相信,他患了绝症。幸好治得不算太晚。手术后医生说,如他这种情况,愈后,平均能活3到5年。

学生们来探视,女生尤多,泪眼婆娑。教授庆幸自己当初的理智抉择。不是吗?她们都有鲜花铺展的人生,而自己,只有3到5年。

心如平镜。70岁的生日,黄昏的花园里,他听见哭声。医院里,哭声太多了,但这声音不同,是近乎气绝的呜咽。然后,教授看到了那个脸色煞白的女孩。

女孩才20岁,来自农村,父亲去世了,母亲再嫁。女孩患癌症,且是晚期,手术花了一笔钱后,继父就再也不乐意出一分钱了。

女孩说,明天,她就要离开医院。离开医院,等着她的就只有一条路了。

教授就在这70岁生日的黄昏做出决定,拯救女孩,拯救这如花的生命。

他包下了女孩全部的治疗费和生活费,几个月过去了,女孩像一盆经过了精心料理的花儿。女孩熬过了生命的危险期,变得美丽而活泼,让教授惊叹的是,她居然还有黄莺一般的歌喉。

女孩的母亲千恩万谢。女孩却一度变得心事重重。教授看出来,她像是在恋爱了,要命的是,自己也好像是在恋爱了。

令教授自己也始料不及的是,当女孩说出“病愈后要嫁给你”之类的话时,他竟然点头同意了。一老一少手挽着手的身影,从此在每天的早晨与黄昏出现在花园里,他们的恋情轰动了整个医院。

我毫不怀疑他俩的真情并为之感动,但要请你原谅,我在此时忽然想起了大煞风景的“般配”二字。

要讲般配,教授和他的女学生,原本是更般配一些的。但现在你无法否认他与20岁的癌症女孩更般配。他只能活3到5年,女孩呢,女孩自己不知道,实际上,她还不足3到5年。就是说,虽然他们相差50岁,但用倒计时法,他和她——同龄。

我们都知道,只要相爱就无所谓般配不般配。现实却往往倒过来——是般配了才敢爱的。

意林札记

真正相爱的人是没有抉择的余地的,谁也没有抉择的权利。当真正的爱情到来的时候,无论年龄的差别有多大都不能阻止相爱的人在一起。不管世俗的眼光怎样来衡量般配。因为真正的般配就是一种情感上的般配,而不是相貌、年龄、家庭、身份上的般配,否则人间的爱情悲剧会重新上演到这个现代的世界中来的。

猜你喜欢

  • 投鼠忌器的故事

    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南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南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

  • 偃旗息鼓的故事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20万大军向阳平关大举进攻。黄忠、张著商议趁夜烧劫魏军粮草。临行前赵云和他们约定了返回时间,过期不归就带

  • 一言九鼎的故事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

  • 一挥而就的故事

    《三字经》是儿童的启蒙读物,内容非常丰富。自南宋到民国,经元、明、清三朝的七百余年之中,这部书一直是儿童上学的启蒙书之一,几乎家喻户晓。但对于作者,了解的人就不多了。这部书的作者是南宋学者正应麟。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正应麟任会试主考官时发现的

  • 郢书燕说的故事

    这句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

  • 海角天涯的故事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 韩会有一个嗣子(韩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

  • 运斤成风的故事

    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而不失容。”这个寓言故事的大意是:楚国的郢都有个勇敢沉着的人,他的朋友石是个技艺高明的匠人。有一次,他们表演了这样一套

  • 借花献佛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镇,闹蝗虫闹得很厉害,所以,不管种什么植物都长得不好,加上常常有猛兽下山吃鸡鸭,让镇民感到很不安,因此释迦牟尼佛特地从天上降临人间,施展佛法收拾了蝗虫,也驯服了猛兽。镇上的人十分感谢佛祖,其中有一位穷人特地为佛祖献上一束鲜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