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3:20  热度:10℃

【释义】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他这七个儿子中,比较有名气的有五个。其中又有四个在《晋书》中有传,可谓名垂青史。

长子玄之早年夭折,不大为人们所知;次子凝之死于战乱之中,所以对他的事迹的记载也不多。对于他的儿子记载较多的是徽之和献之。特别是献之,他是继父亲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大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

王徽之字子猷,曾在大司马桓温帐下作过参军。王徽之性格狂放,不拘小节。有一次,大司马桓温问他:“现在你负责哪一项工作?”

王徽之回答说:“我好像是管马的!”

桓温又问:“你管多少马?”

王徽之回答:“我连马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它们的数量呢?”

后来王徽之被调到车骑将军桓冲的帐前,作骑兵参军。一次,王徽之与桓冲出门,恰逢暴雨倾盆,王徽之立即跳下马,钻入了桓冲的车中。进到车里,他对桓冲笑笑说:“外面下雨,你怎么好意思独自坐一辆车呢?”

王徽之曾在山阴后住,这天夜里,大雪初停,一轮明月照得四野生辉,银白世界让人生出许多遐想。王徽之忽然想起好友戴逵家住郯溪,王徽之驾起小船,赶了一夜路,来到戴逵的家门前,可是,连招呼也没打,竟返身回去了。

有人知道了这件事就问他:“你这算怎么回事呀?”

王徽之回答说:“我乘着兴致而去,到了那儿,访友的兴致已经尽了,兴致满足了就回去,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逵呢?”(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王徽之的弟弟王献之,不仅精于书法,而且善于绘画,为人则风流倜傥,豪放不羁。

一次,一个小偷潜入他的住宅进行盗窃,将他屋里的物品偷了个精光,小偷正要走,他却不慌不忙地对小偷说:“梁上君子,那条青毡是我家的旧物,请把它给我留下。”

一句话把小偷吓跑了。

王献之任秘书丞时,有一次路过吴郡,听说顾辟疆家的花园景色秀美,便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就闯进去游玩。事后,甚至连招呼也没有与主人打一声。顾辟疆毫不客气地批评王献之说:“对主人傲慢是不懂得礼貌,自以为高贵是不明道理,有了这两样就是为人所不齿的疯子。”

王献之听罢,既不生气,也不往心里去。后来王献之病重,有术士说:“如有替代,病会好转。”王徽之听说,表示愿意替代。术士对王徽之说:“你也活不长了,替代有什么意义!”没过多久,王献之便死去了。王徽之赶来吊丧,他没有痛哭,而是取过王献之生前用过的琴来弹奏,但怎么也弹不成曲调,不禁仰天长叹道:“呜呼子敬(王献之的字),人琴俱亡。”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猜你喜欢

  • 美丽的风景,只因那一个人

    记忆中,在我的学生时代,自己所寄宿的宿舍大楼房间的窗户正对面是另一个小区大楼的一户人家的窗户。每晚,从对面那户人家的窗户里,总会传扬出一阵美妙的乐曲。这对于我这个平时酷爱音乐的人而言,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个时候,每逢旋律响起,我就喜欢趴

  • 狗日的车祸

    他拎着工具包,心潮澎湃地走出X集团的工厂大门,抬手拦车赶往Z市火车站。这时正好赶在下班高峰,车子因拥挤的车流缓慢地向前爬行着。他坐在出租车里,长长吁出一口气,心想终于可以返回了,并闭上眼睛回忆这一个来月的经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是川流

  • 抓不住的新房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马舒和牛丽正是这样一对贫贱夫妻。夫妻俩租住在北京的地下室里,十平米空间成了两人追求幸福的起点。马舒是个自由撰稿人,每天猫在家里敲打电脑,虽然终日拼命,却总得不到财神的眷顾。马舒有一部刚刚完成了一半的长篇小说杰作—

  • 爱情密码粥

    她在丈夫陪同下散步,碰见喜笑颜开牵着妻子手的小李。小李是丈夫同事。她知道小李一直想要孩子,但因妻子患不孕症,未能要上。这段时间,小李妻子在重庆三峡广场火车站旁一家以治疗不孕不育擅长的医院治疗。看见他们,小李迫不及待地说:“我就要当爸爸啦。”

  • 我把我的生命,给予你

    从前,有一个老夫老妻,他们生活在城市的一个偏僻的角落,他们的生活很艰辛,儿女都不管不顾,留他们两个在家,出去过幸福的生活……老爷爷每天晚上陪着老奶奶出去走走逛逛。他们来到一个公园,坐在那椅子上,身后是美丽的湖泊,眼前是几颗大树,树中间有条小

  • 鬼的爱

    张满仓是一个猎人,他一年四季的到处去打猎。那时候人没现在这么多,许多地方有很多野兔和黄鼠狼,而这些正是张满仓打猎的对象。外出去打猎的人很少会住旅馆,每到一个地方,他们总是住在村里的荒废房子里,要是没有那样的房子,他们就找一堆秸秆跺,把被子往

  • 老人的幸福

    路边,一名佝偻着背的老人穿着一件深色的破棉衣在垃圾桶中翻找着瓶瓶罐罐。这已经是我第四次早晨看到他了,每次都觉得不可思议,比较这么冷的天气到底,就算是我这样的小年轻也是硬着头皮起床的,更别说是一个老人了,这的确使我非常的佩服老人。这时,他正好

  • 兄弟

    村子是个很小的村子,听老一辈人说,那时候的村子还不到一百人。年代是个很不幸的年代,正是混乱的民国。村子里有一户人家,是兄弟两个。那时候的村子,年年水患,庄稼总是很少的收成,遇见水患大的年代,连村子都有可能被淹没,庄稼更是颗粒无收,这时候,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