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韩德让真的与萧太后有特殊关系吗?韩德让算

韩德让真的与萧太后有特殊关系吗?韩德让算

收录日期:2025-08-07 23:22:47  热度:11℃

韩德让生于公元941年,去世于公元1011年,是在辽朝任职的汉族人。韩德让起于景宗,在辽圣宗时期权势达到鼎盛。

最开始的时候,在辽景宗时期任东京供奉官,以严谨著称,后来升为上京皇城使。乾亨元年秋天,代父亲韩匡嗣留守南京,恰遇宋军来犯,因为守卫有功,成功等到援军到来,解南京之围,顺势又在高粱河一带大败宋军,所以征为南院枢密使。

辽景宗去世之后,韩德让与萧太后密议,立当时只有十二岁的梁王继位,这就是后来的辽圣宗。

辽圣宗继位之后,尊生母萧绰为皇太后,摄国政。韩德让也因为拥立有功,受到萧太后宠信,与耶律斜轸同辅圣宗。

辽圣宗前期,在萧太后和韩德让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推行汉法,将辽朝带入了一个兴旺繁荣的时期,一直达到辽国权势鼎盛。而韩德让也因此位置高位,集辽、汉军政大大权为一身。不仅如此,统和二十二年被赐姓耶律,二十八年赐名隆运。这就意味着韩德让由此脱离了奴隶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契丹贵族,为辽朝最大汉臣。

相比于韩德让在辽朝的权势地位有多高,政治影响有多大,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比较关注他和辽国太后萧太后之间的桃色秘闻。

萧太后,全名萧绰,小字燕燕,拔里氏后裔,是辽朝著名的政治家。萧太后是辽景宗时期的皇后,辽圣宗继位之后被尊为摄政太后,成为辽圣宗一朝的关键人物。

辽圣宗继位之时,年仅十二岁并不足以担当一国重任。所以在辽圣宗亲政之前,辽朝的国政一直是由萧太后决策的。萧太后十分倚重韩德让,不仅重用韩德让,授其高位,并且还听从韩德让的建议,在辽朝实行汉法。后来下令去除韩德让的奴隶身份,赐其国姓,成为契丹贵族。

只说这儿,韩德让和萧太后不就是正常的工作关系和君臣关系吗?这桃色秘闻又是什么说法?

韩德让与萧太后之间的关系受到大家议论,在与萧太后曾经对韩德让这样说过: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这句话出自《皇朝事实类卷》,大意是萧太后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与韩德让有过婚约,如今愿意与韩德让同修就好。这样幼主继位之后,幼主也是韩德让的儿子。而后来辽圣宗也确实至父事之。

除此之外,统和六年,萧太后还一反往常在皇宫中宴请群臣的旧例,而是在韩德让帐室中摆下酒宴,大宴群臣,并命众臣分朋双陆以尽欢。这一场宴会,被后世人解读为萧太后和韩德让之间的婚宴。

从萧太后的话语和一些行为来看,的确足以让人误会。而且依照辽国契丹族的惯例,改嫁他人是常有的事情。就算萧太后选择嫁给韩德让,也是合理合法的,所以说萧太后和韩德让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还真就说的过去。

韩德让是汉族人,在辽圣宗一朝集军政大权为一身,成为辽朝最大汉臣。他不仅帮助辽国治理内政,将辽国推向了鼎盛时期,并且还曾经多次跟随萧太后伐宋。鉴于其汉族人的身份,许多人都将韩德让当做汉奸对待。

然而要真来论一论,韩德让的汉奸之名并不那么名正言顺。

韩德让虽然是汉族人,但是却早已并不属于北宋臣民。早在韩德让祖父韩知古一代就被掳劫到辽朝为奴,随后入朝为官,官至中书令。韩德让的父亲也生活在辽朝统治之下,曾经为辽朝官员,封燕王,后因为与宋作战失利降秦王。

经过祖辈的演化,实际上到了韩德让这一代的时候,他已经算是辽国人了。因此并不存在背叛北宋,为汉奸的罪名。

猜你喜欢

  • 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 马与马夫

    从前,有个马夫,他偷偷地把喂马的大麦卖掉了,但仍每天给马擦洗,用梳子梳理马毛。马对马夫说道:“如果你真心想要我长得美,就不要再卖掉喂我的大麦了。” 这是说,那些虚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语和小恩小惠去贿赂别人,却把别人最必需的东西夺走了。

  • 山鹰与狐狸

    山鹰与狐狸互相结为好友,为了彼此的友谊更加巩固,他们决定住在一起。于是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来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生儿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正好断了炊,他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

  •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

  • 小鹿与他的父亲

    有一天,小鹿对公鹿说道,“父亲,你怎么还怕狗呢?你比他高大,比他跑得更快,而且还有很大的角用于自卫。”公鹿笑着说:“孩儿,你说得都对,可我只知道一点,一听到狗的叫声,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立刻逃跑。” 这故事说明,激励那些天生胆小、软弱的人

  • 两只打架的公鸡

    为了争占母鸡,两只公鸡打了起来,其中一只把另一只打跑了。那只被打败的只好躲进有遮盖的地方,那只打胜的却飞到高墙上大喊大叫。这时一只鹰猛飞过来,将他抓了去。这以后,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平平安安地占有了那些母鸡。 这故事说明,傲慢给人带来危害

  • 狮子、驴子与狐狸

    狮子和驴子以及狐狸商量好一起联合去打猎,他们捕获了许多野兽,狮子命令驴子把猎物分一分。驴子平均分成三份,请狮子自己挑选,狮子勃然大怒,猛扑过去把驴子吃了。狮子又命令狐狸来分。狐狸把所有的猎物都堆在一起,仅留一点点给他自己,然后请狮子来拿。狮

  • 烧炭人与漂布人

    烧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经营,看见有一个漂布人搬迁到他的旁边来住时,满怀高兴地走上去劝他与自己同住,并解释说这样彼此更亲密,更方便,还更省钱。漂布人却回答说:“也许你说的是真话,但完全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 这故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