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女儿,你为何一点不像我?

女儿,你为何一点不像我?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0:12  热度:10℃



在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读大三的女儿,这期间回家来休息了两天。女儿见我咳呛得如此厉害又久治不愈,叫我去医院拍个片子,挂挂盐水什么的。我说以前患感冒转干咳后,那最大剂量的青霉素、先锋霉素,一回回滴在我的静脉里,如同滴在下水道里;只有挂洁霉素还有些效果,但挂洁霉素我偏偏又是过敏的。

这回呛咳说来也真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既没有着凉也没有和感冒患者接触。我今年已50多了,这样的年纪,据说是身体转折期的分界线,也是患恶病的三角地段。我又不吸烟,而这样呛来咳去却久治不愈,会不会得了什么“非典”,或是什么恶病沉疴?如今那生癌、长瘤的人,在医院的住院部里撞来撞去到处都是,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在我暗自有些疑神疑鬼时,我那已学医三年的女儿,面对已病着的我,在这两天中,竟然只给我量过一次体温,还是我再三要求的。

女儿回校的那天下午,我仍支着无力的身子,一路不停咳咳呛呛地提着她的行李,依依不舍地把她送到车站。开车之前,女儿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对我说:“爸,您明天还是到医院里去拍个片,检查检查吧!”我点点头说:“你放心读书吧。爸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同你的爷爷一样,是患上气管炎的毛病了,不会有事的,我明天一定去拍拍片子、查查原因。”

第二天早上,我还真的就去市医院拍了片子。医生看过片子说:“肺部虽没有什么问题,可两肺纹理增多,也许是支气管方面的炎症。”

我没有打针也没有挂盐水(省点钱啊),配了一点西药便如卸重担地往回走——老伴下岗在家,身体也一直不好,这一家四口(还有个老岳母)的生活担子全由我一人担挑着啊!我真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不能倒下的,也千万倒不得的!

从医院出来,我一路走一路想:女儿不久一定会打个电话来问问我拍片的情况的。可一天过去了,她没来电话,第二天过去了,也一样没有电话打来。“别给她打电话,看看她还会不会打来!”她母亲生气地说。第五天晚饭吃过了,女儿的电话还是没打来,她母亲再也忍不住,拨了她的手机,质问她为什么一个电话也不给家里打,也不问问老爸拍片后的情况。可女儿却无关痛痒地连连说,这几天她很忙、很忙。

真的就那么忙吗?连打个电话都没有时间?我毕竟是她的父亲啊!况且她自己还有手机呢。我愈想心愈寒。我想我幸亏没有被照出什么恶病来,如果是恶病,竟生了这么一个女儿,那将是多么地让人心痛!

拍片、拍片。记得当年我岳父也不停地呛咳、呛咳,结果去医院一拍片,肺部拍出了一个鸡蛋那么大的阴影,拍出了一个肺癌后期的结论。作为学医已三年、花了近6万元钱的女儿,对这方面的病例,她是不会不知道的。

可我以前待父母亲却不是这样的。父母身体一旦不好,我总是时时刻刻地记挂在心头。记得在富春江森林公园工作的时候,一有空我便会默默地到大山里去,给他们采降血压和增强免疫力的绞股蓝草药。我还拼命地爬格子为父母挣看病买药的钱。有一次我母亲患了胆结石,天蒙蒙亮,我就骑自行车去老远老远的山里的一位同事家,为她去取止痛的草药。因天还没全亮,骑车时视线不好,我在骑过一条石板桥时摔倒,跌进了一个人家的茅坑里。

有一次,我父亲呛咳不止。在外工作的我听别人说吃雪梨是可以止咳的,出差城里时,看见一水果摊上有雪梨出售,一次就买下了五斤。从没有吃过雪梨的我,面对那雪白的雪梨,自己真想尝一只,但那雪梨在床下足足放了三天,我一只也舍不得吃。在林区打工的老乡回家的那天早上,我用纸盒把雪梨包好后放在桌子上,再三叮嘱老乡回老家之前,务必来我的宿舍,将我放在桌上的这盒雪梨带给百里外的老父亲。

当我从食堂打早饭回来后,发现客船已哒哒地开走了,而托带的一盒雪梨却还在桌上放着。这是富春江上那时候去那个小镇上惟一的一趟机帆船。我心一冷,立马放下手里的饭碗,拎起雪梨跑到江边撑起渡船匆匆赶了去。从林区摆过千米之宽的子胥渡渡口后,我沿着江湾里的一条崎岖的小山路没命地奔跑了起来。我一口气跑完 10里山路,又跑了4里多的乡间小路……满头大汗的我终于在老乡还没上车前,风风火火地追到了那个小车站,追上了那个回老家的老乡。车开走后,我又连忙赶回林区,因为我马上要出工上山了。

那天早晨,一来一回,我空腹整整跑了30多里的山路、乡道。

2

女儿原来也不是这样的,记得她小的时候,她母亲老是胃痛。刚进小学读书的她,不知从什么科普连环画上读到了一则有关胃病方面的知识,就牢牢地记住了。一天,我听她用那稚嫩的童音对躺在床上的妈妈说:“妈妈,您胃痛饭吃不下,也要吃一点点的。胃里那助消化的胃液是酸性的,当妈妈的肚子里一点食物都没有的时候,那胃液就会自个消化自个的胃膜、胃壁了,久而久之,好的胃也会不好,而不好的胃也就更不好了。”当时女儿才8岁啊,竟然能这么老成地说出这么内行的话来,由此可见,她当时是多么关心妈妈的病痛。

记得还有一次,我去老家探望父母归来。那时候女儿也许只是6岁,她放学回家一见我就偎上来,第一句话却是:“爷爷和奶奶的身体还好吗?”女儿才6岁,就知道关心长辈的身体了,当时让我感到莫大的感动和欣慰。从小学到高中,女儿一直都没有离开家,也没有离开过我们,她的懂事和听话,博得了左邻右舍的一致好评。

可是,为什么她读大学之后,人就慢慢变了,变得愈来愈不听我们的话,也愈来愈不关心父母了呢?

3

我们是工薪阶层的人家,自女儿上大学后,她母亲先是下岗拿点生活费,后来生活费也发不出了,林场分给她一块眼前只好用来看看风景的山。而生产队长那么大的官都没当过、手头连寸把长的职称也没捞到的我,一个月也只有千把元的工资。女儿的学费、书费、住宿费,一年就要一万元。女儿上大学后,我们本着省只有省自己、苦就让它苦在家中的原则去培养、扶持自己的女儿。我们每年除千方百计地给她筹措节省出一万元的学费外,还设法每月给她500元的生活费。为了给女儿读书,我们真可谓是掏心掏肺、倾家荡产了。

女儿进了大学,只读了一个学期,回家时和以往就不一样了。什么新衣服、新鞋子,一套套、一双双,背着我们就自作主张地自行购置了。我常批评她:你是在学校读书,又不是在当模特做表演。可她却说:我们学校、我们寝室里的女同学一个个都是这样的,而她们穿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名牌呢!我同她们比,已经够寒酸的了。我批评的话一回回讲多了,女儿不仅听不进去,而且还显得很不耐烦。她说,你们反正只给我500元的生活费,和别的同学比又多不到哪里去,我买衣服、鞋子又不另外向你们要钱。

到了第二学期,她又提出要买部小灵通。她说她大小也是个学生会的干部,没有小灵通很不方便也做不好工作的;尤其是老师找她一时联系不上,他们会不高兴的;其他学生会的同学也会看不起她的。听完她要买小灵通的种种理由,哭笑不得的我真有些不可思议。我说,你是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你母亲还是个没生活费的下岗工人啊!我和你母亲俩每天的生活费已控制在10元钱之内了,你还要配什么小灵通呢?可她又说,全寝室8个女生,如今只她一个人没有。我仍没有答应她,可她母亲心软了,同意她买小灵通。于是,每月我们又只好再给她增加50元的通讯费用。谁知那480元一部的小灵通仅用了半年,她洗衣服浸在脸盆里后来就不能用了,修来修去也修不好。她对她母亲说想买部手机。一天,我接到她的电话,对她说:“你老爸工作了33年,在上百人的单位里,我没有买过传呼机也没有买过小灵通,更没有买过手机。而你母亲为了节约一点煤气,每逢晴天,她将要烧的一壶水打满后放到阳台上去晒太阳,晒热之后再拿到煤气灶上去烧;为了便宜5毛钱,身体一直不好的她不在家门口的大菜场,而是每天舍近求远地多走6里路去城西的小菜场买菜;你妈一年到头自己也难得添置一件衣服,都穿你小舅妈给她的旧衣服;她身体一直不好,身上的病痛都一天天地熬着,能不去医院就尽量不去。为了供你读书,我们两人已节约到让别人看不起的地步了,但我并不感到低人一等,因为我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可你竟然这样地不理解我们……”女儿说,她要用奖学金买手机,那奖学金是她自己挣来的钱。说到最后,她还不高兴地一把撂了听筒。不久,她就去买了一部1400多元的手机!

从宿舍到教室,有半里路,女儿说,上课下课真不方便,别的同学都骑自行车,她也要买一辆。我说你买吧,我们大头都去了,也不在乎这点了。于是她花了三百元钱买了辆车子。让人气愤的是,车子买来还没有一个月,停在宿舍下没上锁,让别人偷走了。偷去后她竟然也不同我们说一声,当我们知道后已过去三个多月了。她母亲心痛地在电话里质问她,她竟不屑地说,不过是辆自行车嘛,偷去就偷去了,干吗要说来说去的。

女儿在省城医院里实习期间,她母亲因老是感冒,在当地医院做过一些检查,都没有查出什么原因。我想,女儿在省医院实习,那些大医生们比我们小城的医生医术总要高明,想让她母亲去她实习的医院检查检查。谁知电话打去后,她却说,老妈来我这里住没法住,吃没地方吃,挺麻烦的,还是以后再说吧!以后、以后!她从那家医院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竟然连屁也没放过一个。

原本懂事的女儿,进了大学之后,按理更应该知书达理明事通情的。然而,她如今竟然会变成这样,真让做父亲的我大惑不解,也让她母亲感到心寒。

4

上个月,女儿应聘到省城一家医院工作,三人合住一间宿舍,房租100元一个月。花了8万元学费的女儿终于有了工作,我与她母亲都长吁了一口气,心想这下好了,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以后再也不用给她寄钱了。不过刚参加工作,第一个月我们还是要给她寄的,于是,我们给她卡里打进500元。

为了给女儿购置一些炊具,她母亲特地去了省城一趟,花了300多元钱买来了各种炊具包括油料什么的。想不到她母亲前脚回家,她后面电话又追了过来,说身上又没钱了,叫我们赶紧打300元钱给她。她母亲说,你的钱呢?“用光了,不知道用在哪里,总归全用光了。”300元打进去后,离她发工资还有7天,她又打来了电话:“我一个人偷偷地在宿舍里吃方便面已吃了三天了,我的卡上已没有一分钱。”我抢过妻子手里的话筒,对女儿愤怒地说:“你以为你老爸是大款、大官、大老板,是自己在家会印钞票的人?你为什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理解你的父母?你大学毕业了,作为父母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了,如今你已有了工作、有了工资,你的钱怎么花你总要有个计划,怎么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要钱?我们又到哪里去拿这么多钱,你让不让你父母过日子了?”我的话还没讲完,她那边却 “啪”地一声挂了手机,扔下一句“我懒得同你这个老头子口罗唆”……

第二天,女儿又打来了电话,我一拿起听筒,她冷冷地说:“我是打给老妈的。”她对母亲说:“老妈,你知不知道,医学院和我极要好的那个名叫方菲的同学,她父亲已着手给她在省城买房子了,80多万呢!可眼下,你们连吃饭的钱也不给我。”接完电话,她母亲背着我又去银行给她打去300元。

女儿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我算了算,连她自己的450元工资,总共花了2260多元。我问她,这些钱你到底花在什么地方?她却反诘我,你以为省城是你们乡下,如今这种消费水准和消费项目,谁还记得清楚?我虽然有了工作,但你们别想得太美,我们医院刚分配进来的员工,一个个工资都不高,就那几百元钱的工资,在城里是过不了日子的。你不要以为只有你女儿一个人这样会花钱,其实大家都差不多的,工作后,一般也都要靠父母接济的……

看来,女儿工作后,仍然是来日方长,以后我们仍然要一如既往遥遥无期地负担她、接济她。

想不到我这个在家时还好好的女儿,在外读了四年大学后,竟然就变成这样了,一点不像她的母亲,也不像我这个只读过6年书的“老土”爹。

我想对女儿说:时尚是时尚,风气是风气,而怎样做人,关键还在于自己。

然而,她能听得进去吗?


猜你喜欢

  • 窗外的手

    黑夜,一个男人在路边想搭便车,看到一辆车驶来,在他面前停下,便立刻跳上去,但驾驶座上没有人,车却突然动了。他慌忙伸手去抓方向盘,这时,有一只手从车窗外伸进来把住方向盘,使车子平衡转弯。男人吓呆了,看到每当车子要拐弯,总有一只手伸进车里。最后

  • 金门桥

    有位老兄带着妻子及岳父开车经过旧金山的金门桥。刚开过桥,就被站在路边的警察及旧金山市市长拦住。警察满脸笑容地对他说:“你是自从金门桥建成以后的第5,000,000个开过桥的人,市长先生将发给你五千美金作纪念。”那老兄听后高兴得合不拢嘴。警察

  • 塑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对英伦之护卫功勋卓越。战后他退休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建造一尊他的塑像,置于公园,供众人景仰。一般人享此殊荣,高兴还来不及,丘吉尔却一笑回绝。他说:“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喜欢在我的铜像上拉粪,还是请免了吧。”心

  • 蝴蝶梦

    六十多岁的吕壁辉自称是“牛伯伯”,因为他有一股不服输的牛脾气。他从小在埔里乡下长大,看着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便暗自发誓要凭一己之力,打造一座生态园区。十多年前,他在新店郊区买了一块三百多坪的地,一边独力开垦,一边自修并请教专家,终于成功打造

  • 小猴的策略

    小猴准备请客。它根据客人们的不同胃口,准备了饭菜:猫喜欢吃鱼,狗爱啃骨头,熊猫喜欢吃竹子……为了方便,小猴把鱼、骨头、竹子……一块儿放到锅里,烧了个大杂烩。它自以为:客人们一定会爱吃的。结果,客人们一看小猴烧的莱,都摇摇头走开了。心灵小语:

  • 无龙可屠

    古时候,中国有个叫朱平慢的人,他非常好学。有一天,他听说远方有个奇人会屠龙的本领,很是了不起,于是朱平慢卖了所有的家产去学这屠龙的本领。3年时间过去了,朱平慢学会了这套本领,风风光光地回到了故里,乡亲们都围过来为他祝贺。朱平慢更是意气风发地

  • 彩靴子

    一台商在大陆开设雨靴分厂后,自己便到各地“微服私访”。一日在小店就餐时,无意中听到一女士对雨靴发牢骚:老是黑胶靴,几十年来都穿腻了。这位台商马上灵感突发:既然穿腻了,何不换个口味,改变单一色彩,生产各种彩色雨靴呢?于是回厂马上改装了生产线,

  • 小轮椅的面世

    美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意萧条。工厂主杰克看到战时百业俱凋,只有军火是热门,而自己却与它无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他告诉儿子,缝纫机厂的需要转产改行。儿子问他:“改成什么?”杰克说:“改成生产残废人用的小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