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寓言故事及寓意

寓言故事及寓意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9:55  热度:10℃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寓言的写作方法

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你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国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汉语中的矛盾一词就直接由这则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同学们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到你的故事中,演讲出一个富含某种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才能吸引人,让读者在笑声中有所获益。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

而我们小朋友写寓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浅显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小、热爱劳动、不讲谎话等道理,也可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会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小朋友们由于缺少生活经历不容易写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现实意义或教育性。

实际上寓言故事都是一则人生的哲理只要你好好的体会理解他你就会明白他的含义。


猜你喜欢

  • 永抱“必胜”之心

    永抱“必胜”之心简单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

  • 健康就是财富

    健康就是财富有一位青年经常抱怨自己时运不济。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青年的身边,他问道:“年轻人,干嘛不高兴?”青年摇摇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困?”“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感叹。青年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落难的青蛙

    落难的青蛙 两只青蛙觅食中,不小心掉进了路边一个牛奶罐里,牛奶罐里还有为数不多的牛奶,但是足以让青蛙们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全完了,这么高的一只牛奶罐啊,我是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在看

  • 别把困难看得太明白

    别把困难看得太明白揭德刚在一处地势十分险恶的峡谷,谷底奔腾着咆哮的急流,峡谷间有一座索桥,几根光秃秃、晃悠悠的铁索横在峡谷间,它是通过这个地方的唯一路径,这里经常有人因为失足而跌入深谷。有一天,有三个人来到了这里。一个聋子、一个瞎子,还有一

  • 敬畏小人

    敬畏小人憨佗好人一生,注定会遇到坏人的。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武将能像关羽一样,被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草寇强盗共同顶礼膜拜。唐朝礼部尚书虞世南称颂关羽:“利不动,爵不絷;威不屈,害不折;心耿耿,义烈烈;伟丈夫,真豪杰;纲常备,古今绝

  • 假泉

    假泉吴明一个旅游人艰难地跋涉在浩瀚的沙漠中。他已经几天没有喝过水了,干渴像魔鬼一样紧紧跟随着他。前方有一汪水潭,他脚步踉跄地走了过去,可是,他失望地发现,前面并没有水,刚才不过是自己的幻觉罢了。他步履蹒跚地继续走着。不久,在极度的干渴中他又

  • 破戒

    破戒石屋四个修行者相约彻夜打坐,事先讲好应专心致志,不能为外界的任何事物分心,更不可以开口说话。一盏微弱的油灯,伴着四位修行者的禅坐,整个禅室里,显得格外冷清。到了夜半,油灯里的油越燃越少,眼看就要油尽灯枯。这时候又忽然吹起一阵风,使得灯火

  • 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梁秉堃某欧洲国家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仅仅30岁就已经红得发紫,誉满全球,而且郎君如意,家庭美满。一次,她到邻国来开独唱音乐会,入场券早在一年以前就被抢购一空,当晚的演出也受到极为热烈的欢迎。演出结束后,歌唱家和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