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了不起的汉语拼音方案

了不起的汉语拼音方案

收录日期:2025-08-07 21:44:29  热度:12℃

她叫杨洋,在小的时候聪明可爱。两岁时就可以在众人面前朗读整首的儿歌,能够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很受亲朋好友的喜爱。

杨洋 5 岁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将她吞噬了。杨洋因一次极平常的感冒引发气管炎,在杭州市中医院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后,却就此双耳失聪。经浙江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药物性神经性耳聋。专家这样向杨洋的爸爸黄荣介绍说:“你的女儿听觉传道已坏,声音没有震幅,即使放大也只是一条平线……”

从那以后,小杨洋的世界便寂静得没有一丝声音,女孩当时还根本不知,失聪对她意味着什么,她只是瞪着好奇的双眼,看着爸爸妈妈着急、悲伤地领着她坐汽车、坐火车,这家医院进,那家医院出……跑遍了杭州所有的医院,都没有用;再跑上海所有的医院,也没有用。所有的医生都说:现在国内外神经性耳聋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年后,小杨洋对过去的事情已讲不出来了,口齿日趋含糊不清,跟父母完全无法交谈,只能凭着表情手势来明白父母亲的意图。杨洋的父亲忧心如焚,无数个夜晚,他都无法入眠,但他一次又一次在心底里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让女儿重新学会说话!

但摸索是艰难的。用汉语拼音教杨洋说话!一个大胆的设想诞生了。汉语拼音抽象又纯理论,一个 6 岁耳聋女孩学习的难度不言而喻。杨洋父亲 3 个月的教导,毫无一点进展。

为了能让杨洋能看懂拼音、汉字,学会学习,杨洋的父亲亲自教她学汉语拼音,这是何等艰难啊!那还是 8 月的一天,杨洋的父亲给杨洋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了力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便在纸上画了一张猪八戒草图当面具戴在自己脸上,又买来半只西瓜切成几片,之后,“猪八戒”拿起一片西瓜“啊呜”咬了一口,杨洋也“啊呜”咬了一口。杨洋父亲拿开西瓜张大嘴巴“啊呜”叫了一声,杨洋也移开西瓜张大嘴巴“阿呜”叫了一声……就这样,杨洋父亲不厌其烦,小杨洋也背负着艰难困苦。不知经过了多少万次的反复训练,直到小学中学大学都还在不断纠正,反复巩固。

慢慢地,杨洋能看拼音说话了。接着杨洋爸爸又用汉语拼音教会杨洋识字,用汉语拼音教杨洋做加减运算,用汉语拼音教会杨洋学门教育网……

特别是教汉字,开始是单纯的词,后来到简单的句子,速度先慢后快,杨洋开始像正常人一样面对面地“看”话了。若看不懂时杨洋爸爸就用汉语拼音作媒介。一个词一个词地“看”,一个唇位一个唇位地说……

杨洋本该与其它孩子拥有的幸福童年就在无止境地练“看”中度过了。

猜你喜欢

  • 谁能赐我神药

    父亲的病越来越厉害了,桂生愁得彻夜难眠,父亲病这几年,他头发也白了一半,刚三十出头的人哪!父亲得的是心肺病,目前世上尚无特效药物。早年为了给他们兄妹几个挣学费,父亲到一个小煤矿下窑当挖煤工,一干就是十年。父亲的病就是在那里得上的,据说是因吸

  • 拆庙

    村长王溜儿从乡里开会回来后整日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的。乡长这次在会上下了死命令,在冬季平整洼地时,各村一定要把那些土地神庙全部推倒铲平。并又一次点名批评了他们王灶村,警告他这次若不干净利索地把庙拆了,他这个村长也就别当了。看乡长那气势汹汹的样子

  • 画谋

    (一)明朝嘉靖年间,浙江东部某州府城。这座州府城依山傍水,名胜古迹甚多,又与近海相隔不远,因此南来北往的商贾和前来游览的文人骚客众多,城内常年呈现出一片繁华兴旺的景象。在城南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家老字号的药铺,叫“复生堂”,相传在这里已经

  • 五代遗书

    老王有三个儿子,王大、王二和王三,但日子过的并不红火。三个儿子都好吃懒做,既没什么手艺又不求上进。人家早已都奔上了小康生活,过上了好日子,老王的三个儿子都三十多岁了,还都是光棍一条。老王年纪也大了,快干不了活了,家里也穷得快揭不开锅了。恰逢

  • 怪才

    楚奇是村里的名人。自小心灵手巧,不论做什么,只要看上几眼就会,还能举一反三。成年后,一直没有娶亲,不是楚奇不愿意,而是背地里有人搞破坏。村里有句话儿叫做:“不要惹急了我,不然,带着饽饽给你打破。”意思就是说:“惹急了我,带着吃的到你未来岳父

  • 逃荒石头历险记

    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主人公叫石头。那一年,石头的家乡发生了一场水灾,大水淹没了整个村庄,石头和妈妈被迫离开家乡,和乡亲们一起去逃荒!那时候石头才八岁,边走边喊着累,妈妈实在心疼石头,便背着石头走。速度也就慢了下来,渐渐的就被乡亲们

  • 抗日英雄

    日本鬼子侵略进中国来不久,武临一带就成了敌占区。地处丘陵地带马家庄的老百姓,自然从此就开始了东躲西藏提心吊胆的日子。一九四二年秋季,马家庄的乡亲们,已经开始忙着收割起庄稼来了。乡亲们非常清楚,早一天把粮食收割了,藏匿到安全可靠的地方,比什么

  • 戏说月老牵姻缘

    王贵是个货郎,每天都挑着一担杂货到周边村里吆喝叫卖。因为家境贫寒,24岁了还是光棍一条。一天早晨他担着杂货来到榆树崖村头,看到一位白胡子老头坐在村头墙根下晒日头。膝盖上放着一块发黄的羊皮纸,左手旁边依着一根红木拐杖,上面系着根红绳;右手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