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最后的早餐

最后的早餐

收录日期:2025-08-07 12:25:07  热度:9℃

1

不知道还有谁记得2012年7月山东临沂市的那场大雨。

雨是在晚上9点多下起来的,彼时,我刚刚自医院回到住处,关上门后,听见雨打窗棂的声音。几分钟后,暴雨如注。

一整晚,雨滴和雨滴之间便再也没有了任何间隔,那种声音的紧密,在某个瞬间,带给我几乎无声的错觉。

整夜未眠,期待着它可以停下来,在天亮之前。

终究是未能如愿。4点半,雨势似乎渐弱。我去厨房,用微波炉熟练地蒸了3只鸡蛋。蒸好后,倒入保温桶,在上面撒了厚厚一层白糖。

平常,是6点钟准时把鸡蛋蒸好,6点一刻出门。但这样的天气,无法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只能步行,所以,要早早出发。

换好衣服——T恤和短裤,平底凉鞋,为简捷方便。然后把保温桶放入斜挎的背包,挂在左肩,右手撑起一把伞,5点钟准时出门——计算了一下路程,步行一个半小时应该足够。

下到一楼的时候,看到楼道里涌进的积水,踩过去,推开楼道的铁门,整个小区已是一片汪洋。

往前,积水顷刻没过了小腿。

2

趟着水走出小区。这个城市东高西低,小区在中央的位置,街道已犹如湍急的河流,水自东向西,急速地奔涌。街道两旁的门面房,齐齐陷在河流里。

简单目测,水深至少半米。

试探着踏进水流,水面立刻没过膝盖,到了大腿的位置,打湿了短裤的裤边。街灯昏暗,除了雨幕中灰蒙蒙的建筑物和这条漫长不见尽头的河流,没有车辆和行人,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我必须逆水前行。

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八一路口,用去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天色已微亮,那种被阴暗笼罩的光线,依然让人觉得沉闷和压抑。

看着没有尽头的四下涌动的水流,心底忽然生出深深的恐惧,若是哪一处有丢失了盖子的窨井,一脚跌进去,恐怕很久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寻到吧?

陡生的念头让我的身体开始在水中打战。但也只是那么一刹那,我便将这个念头抛掉,继续前行。

短裤已经完全湿透,深处的水已至腰部,湍急处,水流和身体撞击后会泛起水花打到T恤上,我尽量抬高左肩,不让雨水打到保温桶上——虽然知道无碍,潜意识里,还是怕会把鸡蛋羹弄凉。

3

过了八一路,继续向东,挪到沂蒙路的时候,也终于到了地势略高处,水流依旧湍急,但水深明显下降,露出了膝盖。

看了看时间,已经6点半,也终于看到同我一样在这样的天气里出行的三两个人,撑着伞趟着水艰难前行。

沿沂蒙路向东,走了几百米后,在市政府的门口,远远看到有保安站在路边。快走近时,他边比画边冲我喊,两米之外有台阶,留神别摔倒。

我放慢脚步,小心试探前移,果然探到一个略高的台阶。

小心迈下去,路过他身边时,他说已经站了一早上,生怕有行人在大门外这一左一右两个高台阶处出意外。“还好,一早上也没过几个人,”他问我,“姑娘,这样的天不在家待着,出来干吗呀?单位放假,学校停课。”

我笑笑,没有答,只是谢过他,继续朝前走,并用力加快了在水中的脚步。

终于到达东端的沂州路,到达这个城市的高处,终于看到了路面。行人也渐多,看看时间,已是7点钟。两公里的路程,我走了整整两个小时。

这时,雨已经彻底停了。收起伞,我开始下意识奔跑。皮凉鞋在脚上觉得很重,跑了几步我把它们脱下来,和手中的伞一起丢掉。也不知道还有谁记得那天早上,临沂市的沂州路上,一个女子穿着湿漉漉的T恤和短裤,光着脚,抱着一个保温桶在被雨水冲刷过的柏油路上奔跑。

4

终于在15分钟后,我跑到了目的地——临沂市人民医院。在呼吸科二楼的住院部,右转第一个病房,我冲进去时,一屋子的病人、病人家属及换药的护士,全都愕然地看着我。

我望向靠近窗边的位置,哥哥正用毛巾给父亲擦手。然后哥哥也看到我,那么不动声色、沉得住气的男人,眼睛一下就湿了。

他转开身去。

我抱着保温桶走到病床边,喊了一声,爸。

父亲看着我笑起来。没有愕然,没有惊异,甚至没有说我浑身湿透的狼狈。他的脸上,只有笑容,虚弱到极限的笑容。然后,他轻声问我,放糖了吧?

放了,放了很多,保证甜。我拉过凳子坐在床边,打开保温桶。两个多小时后,嫩嫩的鸡蛋羹依然发出暖暖的热气。可以嗅到味道的香甜。

我一勺一勺盛起蛋羹,慢慢喂给父亲吃。

甜吗?

他点点头。好吃。他边吃边笑。

一下子,我如释重负,此时才感觉腿上和脚上有几处尖锐地痛起来。低头,看到腿上、脚踝处和脚背不知被什么划出了清晰的血印。然后,浑身力气耗尽般地疲惫到整个人几乎瘫软。

那个夏天,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的体重从53公斤降到45公斤。但是,这一场艰难的“跋山涉水”,我竟然丝毫没有觉得累,前行的力量满满的。

直到这一刻。

我累了。

父亲似乎也是,吃了几口之后,缓缓地摇了摇头。

5

那是父亲入院的第39天,他已经虚弱到除了微笑,连挪动身体的力气都不再有。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他只吃蒸的鸡蛋羹,并且,要放很多糖。他只要吃甜的。

于是每天早上,我早早把蒸好的鸡蛋羹送到医院,6点半左右,喂给他吃。

那是父亲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因为吃饭对他来说,已经非常艰难,每次吞咽,都会影响到他的心律和呼吸,一顿饭,要用去很长很长时间。所以这一顿早餐,这碗甜鸡蛋羹,重要性已超过任何昂贵的药物,是它们的能量,在延续着父亲最后的生命。

所以,这一顿早餐,值得我付出一切来送达。

这一次,父亲却没有能够吃完这一小碗鸡蛋羹,尽管他说“好吃”。

然后,父亲亦无法再进水和说话。两个小时后,他陷入昏迷。

当天下午,在被接回家20分钟后,父亲去世。

那场下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场雨,新闻里说,60年不遇;那顿他最后的早餐,跟着我在雨水里跋涉了两个多小时的鸡蛋羹,是甜的。他说,很甜。

很多年前,奶奶说过,一个人最后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下辈子过的,就是什么日子。

所以,老家有风俗,人过世之前,弥留之际,亲人会放一口白糖在他口中。

那么,冥冥之中,我是预感到这是父亲的最后一顿饭吗?所以才不顾一切地,要在这个雨水淹没城市的早上,赶到他身边,给他送这一碗甜鸡蛋羹?而他,耗尽最后的心力一直等到了我,等我来完成做女儿的最后使命。

这是他和我,一对父女,从没有过任何约定的一场人生最重要的约会。还好,我们都没有爽约。

猜你喜欢

  • 勤奋是一种才能

    众说周知,17世纪的英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别说是英国首相,就是一般的议员也必须具有显赫的贵族身份。但是,他却是一个意外。他是一位医生的儿子,他的父亲曾经给英国首相老皮特看过病,治好了老皮特的风湿病。老皮特赐给了他父亲一个庄园,自此,

  • 精灵杨幂:蜕弃羽翼,迎接绽放

    冥冥注定的演艺路1986年,杨幂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因为一家三口都姓杨,所以杨爸爸灵机一动,给女儿起了杨幂(即“杨”的幂次方)这个特别的名字。杨幂小的时候就活泼好动,用妈妈的话来说,她是没心眼的小疯子,就知道玩闹。别的小朋友们都被家长送去学

  • 记住他最好的方式,是记住他做过的事

    记住他最好的方式,是记住他做过的事他去过这个星球上大多数被战争和冲突蹂躏过的地方,包括车臣、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塞拉利昂、利比里亚、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他曾经多次穿行在死亡线上,也多次经历过世人无法想象的惨状和危险。他的朋友回忆说,在叙

  • 最适合的土壤开最美的花

    谢邦鹏用了11年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华人。令周围人大跌眼镜的是,博士毕业之后,谢邦鹏竟放下博士身段,默默选择到网电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基层某单位,当了一名工人。不是没有橄榄枝伸向谢邦鹏。还没毕业,他就收到两个含金量很高的OFFER

  • 老讲绯闻没什么价值

    曾有人问我,你怎么能写那么多书?我说我节约时间的办法是拒绝,譬如我不参加协会、不进入圈子、不参与研讨、不申报评奖、不申请资金、不反击诽谤、不澄清谣言。好处是时间全是你的,麻烦与你无关。中国社会太热闹了,能不能安静一点,这是中国现实遇到的一个

  • 高圆圆:好戏在30岁才刚刚开场

    高圆圆怎么也不会想到,一次偶然的逛街经历,让一个特烦演戏的女孩子的生活轨迹从此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假如没有这一次经历,她现在肯定在做着一份非常非常简单的工作,那种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比如说在普通公司做一名文员。因为她是个很懒的人,包括做演员也

  • 王树彤:创业这活儿停不下来

    王树彤一直停不下来。从小跑步跑到别人害怕,不愿意和她一起跑了;创业也停不下来,她希望创到绝地逢生,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这是王树彤离开清华的第18个年头。18年前,她在清华大学软件开发和研究中心当老师。18年后,她是敦煌网的CEO。在学校

  • 我的姐姐张爱玲

    她的脾气就是喜欢特别:随便什么事情总爱跟别人两样一点。就拿衣裳来说罢,她顶喜欢穿古怪样子的。记得三年前她从香港回来,我去看她,她穿着一件矮领子的布旗袍,大红颜色的底子,上面印着一朵一朵蓝的白的大花,两边都没有钮扣,是跟外国衣裳一样钻进去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