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宋少帝刘义符的生平简介 宋少帝是怎么死的

宋少帝刘义符的生平简介 宋少帝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8:25  热度:10℃

说到皇帝托孤,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是刘备白帝城托孤,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托孤案例,堪称古代最失败的托孤案例,因为皇帝一死,几个托孤大臣就把小皇帝宰了。

刘备的托孤托得还是挺成功的,至少在他死后,蜀国还坚强的屹立了几十年,成绩算是不错的了。

同样姓刘,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托孤就不怎么样。

不知大家对刘裕这个皇帝的了解多不多,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刘裕临终前,把长子刘义符托付给四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谢晦与护军将军檀道济、司空徐羡之、仆射傅亮。

能受到皇帝的托孤,显然是为人臣子最大的殊荣,他们都是刘裕最信任的大臣。

但是,刘裕对他们也不全然信任,他把刘义符托付给他们四人,却对刘义符叮咛过另一番话檀道济虽有武略,而无大志,徐、傅二人也无异心。

刘裕的大意应该是想要告诉刘义符,他给刘义符找的这几个人都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但他们也不是完人,到时候还是要看刘义符如何管理这个国家。

刘裕死后,年仅17岁的刘义符登基为帝,是为宋少帝。

刘义符是刘裕年过三十才生出来的第一个儿子,自幼就受到刘裕的偏爱,刘裕刚称帝,就把他立为了太子。

可是,刘义符却是个不务正业的太子,他喜欢狎呢群小,就连刘裕生病了,他也照玩不误。他经常乘坐龙舟,在龙舟上欣赏莺歌燕舞,一整个白天都不停歇,直到黄昏日落,他感到疲惫了,他才会休息。

这下子,刘裕死了,再也没有人来管束着他,刘义符就像一只脱缰的马儿,放肆欢腾。

什么父丧,什么军国大事,他都不放在心上,只顾着什么好玩。

臣子劝谏刘义符,刘义符一概不听,令四位托孤大臣心寒不已。

最后,徐羡之、檀道济等人带兵冲入皇宫,将酣睡中的刘义符带到岸上,收走了他的皇帝印玺,并以太后的名义废刘义符为营阳王。

不久之后,年仅19岁的刘义符被杀。几个辅政大臣一合计,刘裕的二儿子刘义真也不是什么当皇帝的好料子,刘义符死了,刘义真最大,万一让刘义真当上了皇帝,恐怕会出第二个刘义符,所以他们连同刘义真一并杀害了,最后立了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为皇帝。

如果刘裕托孤时多留几个心眼,或者立一个勤政爱民的儿子当皇帝,几个儿子就不会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了。

其实,刘义符只是年少贪玩而已,他也没犯多大的罪过,最后竟被残忍杀死,实在是无辜。

猜你喜欢

  • 神女瑶姬的传说

    瑶姬是西天王母的小女儿,住在天上的瑶池宫里。她自幼跟三元仙君学道,有一身变化无穷的仙术。后来,她被封为云华夫人,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瑶姬喜欢游玩。一日,她来到巫山上空,不禁为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不料,有十二条蛟龙正在此兴风作浪,使当地云雨茫

  • 三面观音的来历

    传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化身,除了杨柳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外,还有三面观音等。三面观音是怎么来的呢?一天,观音菩萨化作村妇的模样,手拿一个锦匣,内中装一面青铜宝镜,在洛阳街头叫卖。街上有不少人上前询问宝镜的价格,菩萨说:我的这面镜子是稀世

  • 郑板桥巧断家务事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县令时,为官清正廉明,口碑极好。一天,有一个老妇击鼓喊冤,状告她的儿子不孝,请大人为她做主,严惩逆子。衙役们深感奇怪,人常说虎毒不食子”,这对母子不和是家务事,也能扯到公堂上来,不知郑大人如何裁决。只见郑板桥端

  • 借画还魂

    明朝时候,珍州城有个落魄书生叫宋子安。宋子安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城南黄龙寺,由觉慧大师抚养长大。觉慧大师圆寂后,黄龙寺在一把大火之下化为灰烬。无奈之下,宋子安只好在芙蓉江边搭了间草芦,靠卖画为生。宋子安虽然画得一手好画,无奈时运不济,有时候

  • 李白醉书狂草敌兵

    唐玄宗时,渤海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唐玄宗召见番使,命令翰林学士宣读番书。不料翰林学士打开番书,见上面全是些鸟兽文字,竟一字不识。唐玄宗宣诏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没有一个人识得。唐玄宗震怒。翰林学士贺知章回到家中,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引起

  • 海瑞巧治胡公子的故事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举人,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户部主事、吏部右侍郎、应天府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明朝嘉靖年间,社会风气腐败。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那礼帖上写的是

  • 李师师与宋徽宗的风流艳史

    提到李师师,在《水浒传》中,这位女子绝对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女性人物。当年宋江得以受招安,李师师所起的关键作用可是不可取代的。在历史的尘烟中,这位被世人称之为一代名妓的女子,却仅仅因为她是天子心爱的人”,她的故事也让越来越多的野史爱

  • 三月初三拜轩辕黄帝的传说

    一春天里,到处开着鲜花,芬芳在清明的空气里飘散。通往新郑的道路两旁就挤满了红红黄黄的桃花、枣花、油菜花,鲜花的中间,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黄帝故里,人头攒动,香烟缭绕,一个小女孩问奶奶,俺们给谁烧香,奶奶说,给祖先。女孩说,谁是俺们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