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耕前锄后的故事

耕前锄后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19:48:11  热度:9℃

他幼年时,家境贫寒,勤奋苦读诗书。成年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小官。他不图荣华富贵,厌恶官场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就在他任彭泽令(41岁)的那年,上级“郡”里的“督邮”到他县里来巡视。按例县令对郡官的到来,应当隆重迎接,但是陶潜不愿这样做,他说:“吾不能为5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意思是说,我不能为了区区5斗米的俸禄,奴颜谄媚地去向一个庸俗的小人折腰(拳:恳切;事:奉事,为……服务)。即日他辞去官职,归隐山林,并写了有名的《归去来辞》。从此,陶潜便长期过着清淡安闲的隐居生活,再也没步入官场。

陶潜辞官归隐后,每日除了耕作,就是读书与写作。他写了许多描写农村美丽景色和歌颂劳动的诗篇,被称为“田园诗人”。陶潜的妻子翟化也参加劳动,人们称陶潜夫妇为:“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耕前锄后”一成语便出于此。

小贴士:耕前锄后这个成语,除了实际上的耕作描述,更多的是形容家庭之间和谐与有爱的气氛。

猜你喜欢

  • 离开还是靠近

    离开还是靠近有时候,我们常常陷入一个选择的困境:是离开还是靠近?这个选择看似简单,却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犹豫和考虑。有时,我们面临着离开一个还算舒适的环境,去追求未知的可能性;有时,我们面对着是否靠近一个陌生的人、事、物,去寻找新的自我和发现

  • “迟人半步”获得的财富

    迟人半步,这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意味着比别人稍微晚一步行动的人,也能够获得同等的财富和成功。在人们的眼中,这往往是一种悲剧、失利的象征,然而,事实上,也有很多例子证明了迟人半步获得财富的可能性。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李明的年轻人,他从小就非常

  • 谁最有智慧

    谁最有智慧人类历史上,关于智慧的定义和评判标准一直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话题。无论是在哲学领域、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谁最有智慧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多种多样的。智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涉及到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对于智慧的评判,需要

  • 过眼烟云

    过眼烟云在喧嚣的都市中,每个人都像是匆匆过客,来去如风。繁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影匆匆。这里是一个充满了机会和诱惑的地方,但也是一个容易迷失自我的城市。回望过去,所有的起起伏伏、得失胜败如同烟云一般,似乎在转瞬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的

  • 赶快丢掉

    赶快丢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有时候,我们会被一些不好的习惯或思维方式所束缚,让自己无法释放。这时候,我们需要有勇气和智慧去丢掉这些不好的东西,从而获得自由和进步。首先,让我们来说说习惯。有些人可能有吸烟、嗜酒或其他

  • 穷与富的新解

    穷与富的新解人们常常将穷与富定义为一种财富的对立,穷人拥有少量的财产,而富豪却拥有巨额的财富。然而,穷与富并不仅仅是指在财富上的差异,它们还涉及到更广泛的方面,例如社会地位、教育机会、生活环境等。在这个充满着机会与挑战的世界中,我愿意给出一

  • 简单的智慧

    简单的智慧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追求着各种各样的智慧。我们读书、学习、探索,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然而,有时候我们忽略了身边最简单却又最珍贵的智慧。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智慧的来源,有智慧书籍中的名言警句,有经验丰富的长者的教诲

  • 清水与婚姻

    清水,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汉。他一直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过着平凡而安静的日子。他娶了一个名叫婚姻的妻子。起初,他们的婚姻像清水一样纯净而简单。他们彼此照顾,互相扶持,温暖着对方的心。每天早上,清水都会起床,准备早餐,然后轻轻叫醒正在熟睡中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