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汉殇帝刘隆生平简介 他当了多少天皇帝?

汉殇帝刘隆生平简介 他当了多少天皇帝?

收录日期:2025-08-07 22:58:03  热度:10℃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共有494位皇帝,还未成年就当了皇帝的有很多,而未满十岁就当了皇帝的只有二十多个。其中,年龄最小的皇帝就是汉殇帝刘隆。

说起来也奇怪,汉殇帝刘隆从小就被养在民间,这个主意还是他的父亲汉和帝刘肇亲自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把皇子养在民间?难道是刘隆的生母地位见不得人吗?或者是刘隆其实不是他的儿子?

刘隆有很多个兄弟,他是汉和帝最小的儿子。汉和帝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什么诅咒,好多皇子生下来都养不大,全部夭折了。换成是普通人,一定是觉得自己得罪了上天,有没有?可是汉和帝却认为是有小人在谋害自己的儿子们,他猜想不是大臣就是宫里的丫鬟和太监做的手脚。为了保留自己的血脉,汉和帝只好把皇子们都藏在民间养大。不得不说,这手段也是够奇葩的。

元兴元年年末,汉和帝病逝于章德前殿。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该是汉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也是个病秧子,得的还是治不好的怪病,弄这么一个皇帝不是膈应人吗?所以,汉和帝的皇后邓绥最后决定立刘隆为新一任皇帝。可惜啊,刘隆最后还是夭折了,邓太后不得不立另外的人当皇帝。婴儿皇帝刘隆还只是个婴儿,他在位时期所颁布的所有政令都是邓绥决定的。

邓太后是一个出色的女政治家,临朝称制后,她颁布了三条政令:一是反对淫祀;二是下诏大赦天下;三是放后庭宫人及羸弱老病即达五六百人出宫。但是邓太后毕竟属于外戚,在加强自己绝对权力的同时,也提拔了很多家族之人,导致邓太后母氏一族壮大起来。

汉殇帝刘隆最后死了,邓太后选择立安帝刘祜,依然临朝称制。算起来,这位邓太后临朝称制的时间应该有十六年左右。在她临朝称制期间,其实也有很多朝臣和她作对,因为他们都觉得她有当女皇帝的嫌疑,总是不肯放权给汉安帝刘祜。有一次,有一个胆子大点的臣子就公然在朝堂上指责邓绥不放皇权,称刘祜已经成年了,已经到了能够独立理政的时候,力劝邓绥放权。结果这个臣子死得太惨了,邓绥二话没说就把人给拖出去杖毙了。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邓绥面前提起放权一事,一直到邓绥安然离世,皇权才过渡到了汉安帝刘祜手中。

猜你喜欢

  • 母爱的奇迹

    “过来,亲爱的,到妈妈这儿来,过来一点点。”在美国密尔沃基市郊外一家院子里,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每天对着一个盲人男孩这样亲切地呼唤着。这孩子已经16岁,比母亲还高一头,但是他不能走路。母亲帮他把手放到栅栏上,帮他移动腿脚,让他颤巍巍地移动两

  • 有一种至爱叫“血脉相连”

    “爸,你能看见我吗?”“能。”“吓你一跳吧?我也成光头了,和你一样啦!哈哈,可以省洗发水了啊!”病床上的父亲看着女儿一头乌黑的秀发没有了,顿时明白了实情。这个无论手术还是换药都咬紧牙关,忍住疼痛从不落泪的汉子,此时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眼泪流了

  • 温暖一生的土豆

    那年,我在县城高中读高三,正面临冲刺高考。为了能有一个相对良好、安静的学习环境,我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户农家里。我租的房间与灶间相连,用一扇木窗隔开,大概有十一二平方米的样子,一张大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余下的空间只可以摆放一桌、一椅。房间不只

  • 爱的碎片

    有关你的最早的记忆,是在那个寒冷刺骨的冬天,你用大衣把我裹起来,然后抱上车。然后,我就被送到了医院。那一次,我发高烧,引发肺炎,在医院里住了七天。你一直陪在我身边,就像一位母亲。然而,我对你一直存有恨意,因为妈妈是你逼走的。我无法理解大人之

  • 亲不言谢

    谢,是一种客气,是非亲人之间发生了某些足以令人动情或动容的事情之后,感受一方对另一方的情感表达;谢,也是一种礼节或曰礼仪,用来表明受益方有感激之情或是感恩之意。而在夫妻间、兄弟姐妹间、父母子女间、祖孙间等等一切算得上亲人的人们之间,施恩与受

  • 帮朋友“适可而止”

    有个朋友,我曾经主动地为他做过许多事情,帮他修改文字,帮他宣传公司,给他介绍了很多人脉,他一直说感谢;我自己也想请他帮忙,建立另一个人际关系,但我一直觉得,我应该先帮别人,等我帮别人做好了事,别人感谢我,自然就会帮我。时间过去了很久,我该帮

  • 坎坷在前,温暖在后

    父母皆蒙冤入狱的时候,他才10岁。懵懂之中他已经感觉到这尘世的炎凉。生活如一张缓缓展开的画布,刚刚透出幸福的底色,就被雨水无情地浇湿了,一切的快乐和安宁,被浸染得面目全非。他和妹妹的生活,全靠哥哥每月扛木头挣点工分和粮票来支撑。家里的抽泣声

  • 素时锦爱

    高龄父亲与岁月做着最后的抗争,无奈器官功能衰退,身体每况愈下。母亲见面就跟我唠叨起来,说父亲白天也不到外面溜达,一躺在摇椅上,就呼呼大睡。半夜却将灯开得通亮,哼哼唧唧地磨人,真是前世欠了他的。母亲这里还没唠叨完,那里老父亲叫开了。母亲边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