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尴尬的专题片

尴尬的专题片

收录日期:2025-08-07 18:32:53  热度:11℃

星期一早上刚上班,厂宣教科长杜二甫就接到市电视台李记者的电话,一听,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连忙推托道:“我近来忙得很,丈母娘有病正在住院,孩子马上又要参加高考,你看是不是先让别的单位打个头阵?”可李记者的语气十分坚定:“做你们厂的录像专题片,是我们台里领导指定的,如果你不积极配合,不是要老朋友的难看吗?”杜二甫只好说:“那我向白厂长汇报一下,然后再给你回话。”关上手机,杜二甫不敢怠慢,立即跑到白厂长办公室进行汇报。白厂长听罢,沉吟半天,才说:“既然人家叫咱们在全市点燃企业厂务公开的第一把火,那你就抓紧时间策划去吧。” 杜二甫见白厂长点了头,就赶紧说:“厂长请放心,我立即去办!”

杜二甫这人精明干练,头脑活络,而且还是个文学爱好者,曾自费出版过一本诗集,一本小说集,在市里也算是小有名气,尤其是在新闻战线上,路子广,朋友多,经常在广播、电视和市报上发表新闻报道什么的,白厂长正是看中他有这么个特长和人缘,就把他从生产车间选拔到宣教科,这里可是他大显身手的好地方,杜二甫充分利用自己能把死人写活、水能当蜡、鳖蛋会爬的本事,可着劲地给白厂长涂脂抹粉,把白厂长涂抹得鎏金溢彩。由于他为宣传白厂长的政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所以白厂长对他十分青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便很快从宣教科副科长的位置跃至第一把交椅。杜二甫对白厂长的知遇之恩没齿难忘,工作自然更加卖力,用竭尽绵薄、肝脑涂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因而,厂里年年都能荣获市里各种各样的荣誉。比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啦,普法教育先进啦,消防、保卫、计量达标先进啦等等,奖杯、锦旗和证书,有墙上挂的,有玻璃柜里摆放的,陈列了整整三个荣誉室,但唯独遗憾的就是没有一面经济效益先进锦旗。

话说杜二甫领受任务后,回到办公室就立即带领手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开专栏,写板报,贴照片,撰广播稿,忙得不亦乐乎,短短的一天之内,他就把厂务公开的宣传气氛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待把厂内的一切硬件、软件设施准备就绪之后,杜二甫当晚就跟李记者敲定,明天上午来厂里录制专题片。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李记者如约而至,他首先在厂大门口将镜头对准了厂务公开专栏,接着把专栏两边的一副对联来了个大特写,因为这副对联是由白厂长亲自撰拟,并亲笔题写的,不但很有特色,而且颇具新意,上联是:给职工一个明白;下联是:还领导一个清白。之后,记者还对白厂长进行了面对面的零距离采访,最后,又参加了职工代表座谈会。

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录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李记者提出要求说:“咱们再到生产一线拍摄点内容吧。”杜二甫说:“这个月的生产计划已经提前完成了,下个月的生产计划上级还没有下达,估计下午才能下来,所以今天全厂放假休息,明天才能上班。”刚好这时,李记者接到单位领导电话,要他马上回去接受新的采访任务,李记者只好遗憾地离开了。

翌日下午五点多钟,李记者给杜二甫打来电话,说他正在外地采访,昨天录制的专题片他已经编辑完毕,一并将文字稿交给了栏目主管,刚才接到栏目主管电话,说今晚八点在本市新闻栏目里播出这个录像专题片。杜二甫兴奋得手舞足蹈,连忙报告给白厂长,请他晚上届时收看。

晚上八点,本市新闻栏目开播了,杜二甫满怀喜悦的心情,欣赏着自己成功的策划,他知道,明天白厂长一准要夸奖自己。哪知当他看到最后时,竟看得呼吸紧促、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头晕目眩,还没等他回过神来,白厂长就把电话打了过来,把他骂得狗血喷头。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专题录像片的最后,竟出现了这样一组令人意想不到的镜头:在厂门口,一个女记者手持采访话筒,对几个正准备进厂上班的工人说:“几位师傅,请谈谈你们对贵厂的厂务公开有何感想,好吗?”几个工人相互对视一眼后,冷着脸说:“我们谁都没敢去想。”女记者以为工人们没有理解“感想”这个词的意思,就又换个话题,指着厂务公开专栏问:“这上面公开的内容你们都明白吗?”这次,几个工人都抢着说:“生产任务指标进度什么的,这些都是不用公开大家就明白的事情,可是大家都想搞明白的事情,领导是绝对不会给你公开的!”女记者听他们话中有话,忙问:“此话怎讲?”“这你还不明白?”一个工人反问一句后,对几个工友喊声“一——二!”几个工人整整齐齐有节奏地念起了顺口溜:“该公开的就公开,不该公开不公开,职工要是都明白,领导哪还能清白!”

此时,杜二甫脑子里乱得像驴踢,百思不得其解:昨天,白厂长为了防止李记者来拍片时出意外,特地安排全厂职工放假一天,这组画面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几天后,李记者从外地采访回来,杜二甫这才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李记者接受领导派遣的新任务后,匆匆完成专题片上交,就去了外地,可是电视台领导审看后,说录像画面太空洞、太单薄,必须要充实、完善一些丰富的内容,才能增强新闻的厚度。专题栏目主管听后,亲自扛上摄像机,带上一个女记者,第二天一早赶在工人上班之时,去厂大门口补拍镜头,却没想到拍到了这样的画面。电视台领导重新审看后,连连点头说:“怪不得市委宣传部长指定要拍他们厂的专题片呢,原来他们以前的都是猫腻新闻呀,以后我们千万不要再做这种遭群众唾骂的假报道了!遵照上级领导的指示,今晚就把这部专题片原样播出。”

后面的结果大家都能猜得到,那就是杜二甫又被发配到生产车间劳动。虽然他牢骚满腹,但很快又释然了,因为不到一个星期,白厂长就被“双规”了。

猜你喜欢

  • 你敢!

    “你敢!”听这话,有点横有点恶。说这横话恶话的人叫皮小慧,女人。她之所以这么说话,是她听到了“恐怕得抓”这样的话,这是在电话里。电话的那头是公安局局长,叫何新江。他要抓的人叫皮小军,23岁,是皮小慧的弟弟,因为这小子酗酒滋事,打伤了人。“我

  • 阴差阳错

    葫芦港乡书记贺南山已在党委书记的位置上干了两任,连做梦都想调进城里,哪怕在县政府当个不问事的主任科员他也认了。可这个兔子不拉屎的葫芦港穷乡根本没人愿意来,要想在这里干出点成绩来更不容易,光那又苦又咸的水就让人受不了。贺南山每年都眼巴巴盼着上

  • 老帅和他的儿子们

    半夜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我的床头炸响,那时候我刚背着熟睡的老婆在QQ里与才认识的一个寂寞的风骚少妇闲扯完。我被吓了一大跳,以为是那个女人打来的,因为我刚刚给了她号码。我极不愿意地接通了,还没开口,对方就喂,喂,喂地喊开了,“我靠!”一

  • 镇长

    最近,对于小李镇来说,那真的是好事连连。不过这多亏了镇长在镇上修了一个状元庙,保佑娃子们都能出人头地。说来也奇怪,自从这座庙的建起,小镇一改往日高考不中的面貌。每到考试快到的时候,家里人都会带着娃子到庙里烧柱香,祈求考试顺利,不仅镇上的人来

  • 晓云

    晓云抚着自己的脸,连皱纹悄悄爬到脸上都没注意。她轻轻叹了一口气,扛起铁锹出了屋,顶着炎炎烈日走在盘山道上。一辆货车飞驰而来,在她身边放慢的速度,坐在货车副驾驶上的男人问开车的司机:“怎么还有女护道工?少见呀?”货车司机说:“可不,听说还是个

  • 挖坑

    刘大和张三俩家比邻而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是他们俩家正好相反,一墙之隔却老死不相往来。要说他们心里的疙瘩已经埋下许多年了,事情发生的时俩家的孩子还小,如今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也都娶了妻生了子。事情发生在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一日天降暴雨。

  • 奶奶的新婚

    夜色拢了过来,天像一片黑布裹个严实。不是十五月不圆,今夜是个月黑头。洞房里炕头上,叠着双铺双盖的红绸子被褥。炕洞里的柏树枝烧得噼噼啪啪炸响,炕面上坐着烧屁股。奶奶是山外女子,奶奶的屁股蛋蛋嫩,受不住那个烧,已经挪了数次屁股了。夜很深了,屋里

  • 老余这家伙

    老余这家伙老余这家伙,一眼看上去,不似好人,面凶,眼珠子骨碌碌转,像在打坏主意,让人心生警惕,疑似匪类。试想,一个做生意,且本色是诗人的伙计,令与之打交道的客户疑窦丛生,其生意会做成怎样?不由让俺担上了这份心。我自是知道老余面恶心善,貌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