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矫情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不矫情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9:55  热度:11℃

和一位图书策划人聊天。我问她一个问题是:如何度过工作中最辛苦、最迷茫、最疲劳的阶段?她的回答很酷:印象中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辛苦、迷茫、疲劳的阶段。

她解释说,自己会尽量避免陷入自我怜悯、自我感动的想法中去,所以基本上不去想“我有多辛苦”“我有多努力”。她想得最多的问题是:读者需要什么,而我能给出什么。为此,她做足准备功课,比如把同类型的书籍在电商平台上几万甚至数十万条的留言,查阅并归纳。觉得心累或身累,就去睡觉休息;事情做完,从奖金中抽出一定比例,大大方方地奖励自己。

这番话给了我很大触动。有次去广州见了两个高中同学,吃饭时我说起自己工作多忙多累,他俩笑而不语。那个时刻我意识到工作中的矫情,不仅没用,还让人劳累和懦弱。很多时候,越矫情,工作越做不好。矫情久了,别说别人反感,连自己都不待见自己。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不矫情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网友“YannF”说:问题来了就解决问题,问题没来不自寻烦恼。犯错误后就修正,暂时顺利就感恩。不担忧,不恐惧,不躲闪,不抱怨。有事說事,没事不话多。

所以,把自己的神经直径调粗吧,在人生变难以前,你要先变强,变得不矫情。

猜你喜欢

  • 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艾子有打猎的爱好。他养了一条猎狗,这条猎狗非常能捉兔子。艾子每次出去打猎,必定要让它跟随着自己。每次捕捉到兔子后,艾子必定会掏出兔子的心肝,让它饱吃一顿。所以猎狗每次捕捉到兔子,就会摇着尾巴注视着艾子,喜滋滋地等待着艾子喂它。有一次

  • 埋两头蛇

    埋两头蛇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宰相,在楚国为相数年,将楚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这里有他小时候一个舍己救人的故事。在他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听村里的老人们经常坐在树下讲故事,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蛇是神仙,如果在路上看见或打死两头蛇,就会大祸临头。有一次

  • 背禄向义

    背禄向义战国时期,墨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他教了许多弟子,让他们学成以后到各国去做事,用墨家的学说去改造社会。在当时的诸侯国里,卫国最弱小,也最需要治国人才。墨子就派弟子管黔到卫国去替另一个弟子高石活动。卫君一听说高石是墨子的得意弟子,就欣

  • 宣王好射

    宣王好射齐宣王喜爱射箭,在他王宫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弓。每次他射箭的时候,虽然总使出吃奶的气力,也只能拉动三石的软弓,可是他最爱听别人赞美他臂力过人,能用硬弓。而且大臣们也都是献谗之辈,每天都围在宣王身边不是说“大王神射”就是“便是后

  • 给婚姻一点“危机感”

    嫁给怎样的人,就是嫁给怎样的生活方式去年国庆长假,同事都在朋友圈里晒到处玩的照片,我却一直宅在家。不是我不想出去,是老叶觉得假期人多车多,还是在家休息最好。从他的话中,我听出了暮气苍苍。“老公,要不我们自驾游,找个农家乐住一晚吧?”我忍不住

  • 荨麻的弱点

    荨麻的弱点一个小男孩在田野里奔跑嬉戏,忽然发现了一株荨麻。他好奇地摸了一下这个小生命,没想到却被荨藤狠狠地刺了一下,于是,小男孩哭着跑回家告诉母亲这件事情。“妈妈,为什么我只轻轻地碰了它一下,它却刺得我很痛呢。”他向母亲哭诉。小男孩的母亲温

  • 新生讨马

    新生讨马春秋时期,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路上十分辛苦。有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阴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人家的麦苗。农田的主人发现后,十分愤怒,上前一把抓住马的缰绳

  • 鹰和狐狸

    鹰和狐狸鹰和狐狸指天发誓成为朋友。他们为了证明并且巩固他们的友谊,还把家搬到了一起。鹰将巢穴建在了一棵高大的榕树上,而狐狸就将窝建在了树下的灌木丛里。过了没多久,鹰和狐狸都开始生儿育女,两人生活得仍然很融洽。但是好景不长,有一天,鹰缺少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