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飘扬的红被面

飘扬的红被面

收录日期:2025-08-08 11:13:46  热度:10℃

飘扬的红被面

老范和小马再次来到秀云家时,秀云和孩子正在吃饭,黑乎乎的饭桌上是几个干馒头和一碟咸菜条。他俩的到来显然让秀云吃惊不小,她慌忙起身,对老范说,范所长,还是没有大奎的消息呢,有了我就告诉你。

老范笑笑,说我相信你。

他从小马手里接过一个购物袋,里面是满满的儿童食品,对抬头看他的孩子说,毛毛,看爷爷给你带什么了。

秀云说,范所长,这些年你一直对孩子这么好,我忘不了你的。

老范说,应该的,孩子都5岁了,还没见过他爹呢,是个苦孩子。

秀云没言语,给老范和小马找了两个小板凳坐下,眼圈就红了。

老范说,大奎这几年在外面东躲西藏的也不容易啊,有消息就让他自首吧,政府会给他减刑的。

说着,老范点了一支烟,缠来绕去的烟雾中,老范一脸严肃。这起镇子上无人不晓的拐卖儿童案已经过去5年了,主犯大奎却迟迟没有落网。每次面对受害者家属的哭泣和悲痛,老范除了安慰对方,就只剩下自责了。自己从部队转业后,干警察这一行三十多年,从一个普通民警到所长,破获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案件。老范很自豪,觉得自己的工作还算完美,可几年前却碰上了这起案子,当主犯大奎被警方锁定后,却突然人间蒸发了。大奎所在的村庄离镇子很远,几十里的山路,即使开车也要一个多小时,还要徒步爬上半山腰的村庄。几年中,老范已经来过数十次了,路边的一草一木他都能熟记在心。

看着毛毛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老范说,毛毛娘,这几年里大奎就算没回过家,也该打过电话吧?他不想你,也该想孩子呀!

秀云抬起满是愁容的脸,看了老范一眼,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老范叹了口气,说镇上被拐孩子的母亲疯了,家人送她去医院,她死活不肯,总说孩子回家找不到她。唉,孩子是她的命啊!

秀云听了,一把将孩子搂在怀里,泪珠子咕噜噜滚了下来。她喃喃着,大奎该死,大奎该死啊!要是没有毛毛,我也不活了。

看着秀云伤心的样子,老范从怀里摸出500元钱塞到秀云手里,说给孩子买点儿营养品吧,好好把孩子带大,你无愧就行了。大奎要是懂事,早该自首的,那样就能早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秀云推让着,把钱又塞到老范手里,说俺娘儿俩苦日子过惯了,能挺住的,再说我怎么好意思老要你的钱呢。

这时,小马插嘴说,嫂子,你就拿着吧,范所长年前就要退休了,以后就来得少了。上次我们回去时,范所长在村口摔了一跤,回家躺了好些天呢。这不,他的腿刚能走路,就硬撑着来了,他不想在脱下警服前留下遗憾啊。

秀云听了,呆呆地站着,脸上满是愧色。

见老范和小马要走,她抹了一把泪水,说范所长,你和小马先坐回儿,我还没给你们沏茶喝呢。

沏好茶,秀云从屋里的小柜里找出了一块火红的被面,她端详着,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她说,这是我和大奎的定情信物,结婚时都没舍得用,说是留给孩子将来结婚时做喜被的。那时我们穷得叮当响,我怀着毛毛6个月时身体特别虚弱,大奎说是去镇上给我买营养品就再也没回来。他缺钱,可缺钱也不能拐走人家的孩子呀。

秀云把被面展开,搭在了墙边一棵大树的斜枝上,风一吹,火红的被面飘飘扬扬,像一面旗帜。

老范和小马感到奇怪,就问秀云,这是咋了?

秀云惨然一笑,指着被面说,这么些年了,也该见见阳光了。

一壶茶刚刚喝完,就见一个男人慌慌张张地溜进院来。老范和小马吃了一惊,这人怎么和大奎的照片那么像呢?两人出于本能,迅速起身靠了过去。

男人被戴上手铐后,一脸的不解,他看看那块火红的被面,再看看秀云,大声说,秀云,你不该骗我啊!

秀云满脸泪水,说跟范所长回去好好交代吧,俺娘儿俩等你。

望着大奎远去的身影,秀云号啕大哭。她想起了昨天晚上大奎摸进屋来的情景。大奎说,第二天中午如果一切平安,你就在院子里显眼的地方挂上红被面,我再来见你们娘儿俩一面,就要远走高飞了。

秀云喃喃着,远走高飞?你能吗?

年关将至,老范退休了。脱下警服的那一刻,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猜你喜欢

  • “鸳鸯成双不分离”的故事

    相传祝英台是一个美丽又聪明的姑娘,她不但会绣花做针线活,还会读书习字。一天,她忽然想到外面求学去,但她又觉得自家是一个女子,单身只影地到外面求学,很有些不便,不如化装一个男子的好。于是她就穿上男人的服装,离开家乡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她到了那个

  • “万卷书”的故事

    明代,安徽亳州有书生,名叫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在宦官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

  • 魏紫牡丹的故事

    明代,曹州牡丹已名震京城。传说,有一年的谷雨过后,明朝皇帝朱元璋带着军师刘伯温及一班文武大臣来曹州观花。他们一行人来到曹州的一处牡丹园,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异了。只见牡丹园内,红、黄、黑、白、兰、绿、粉八色牡丹争奇斗艳,光彩耀眼,满目富丽堂皇

  • 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

    乾隆年间,有一年京城放榜,无锡人一下子中了九位进士,一时传为佳话。大臣们啧啧称奇,皇帝却心中起疑。可是查下来,并没有作弊之事。尽管这样,皇帝还不放心,特派钦差到无锡私行查访,弄个究竟出来。无锡县令得到消息,心中发愁。他对师爷说,朝廷派人来查

  • “火炼金丹”的故事

    早年间,曹州有个知府,外号花霸”,他平时按刮民脂民膏不算,又用牡丹花发财。他一方面大量霸占名贵花卉,一方面又让百姓摊钱组织赛花会。比赛的时候,谁的花好谁就得这笔钱财。可连着两年都被他不见绝色,难以发奖”的借口自得了去

  • “刘师阁”的故事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

  • 隐身草的故事

    从前,滕南有个老财主,家里常年供奉着财神,梁头上雕着元宝图案,大门上写着招财进宝”的横披,衣服上绣着大制钱的花样,啦起呱来也三句离不开财”字,当地老百姓给他起了个外号:老财迷”。老财迷虽有万贯家产,阔得淌

  • 秦岭深处现牡丹

    在曹州牡丹乡,凡是谈论起曹州牡丹起源的,都要提到赵瑞波的名字。相传,明万历年间(距今四百余年),赵楼青年名医赵瑞波去陕西行医,在回来的路上,绕道秦岭山中去采药。刚近山脚,只见一年轻貌美女子.打着青伞,骑着毛驴,边走边唱着花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