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十三棍僧救唐王

十三棍僧救唐王

收录日期:2025-08-07 13:04:26  热度:12℃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生。那时候,洛阳城郊十五里的柏谷庄,有少林寺千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有武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园。一日,饲养牲口的和尚智守,听见有人在谷草垛后嘀嘀咕咕说,原来他们是青泥沱人,听说唐王那里年景好,在闯潼关逃荒要饭时,拾到上书"秦王之印"玉印一个。丢印的是一个被抓的郎中。智守听完以后,把这夫妇带进庄院,让他俩把经过又说了一遍。寺主僧志操,留下玉印,打发逃荒夫妇走后,十三武僧议论起来,说郎中可能是李世民。都说唐王李渊父子办事顺天理和人情,关内五谷丰登,军队秋毫无犯。王世充自称皇帝,祸国殃民,实属蟊贼,要设法搭救那个郎中才是。最后上座僧善护决定,搭救李世民立即奔洛阳,十三人扮成挑柴汉子,混在人群里。

来到"禁地"洛阳监狱那里,在距监狱门口不远的地方,正好碰上一个巡逻禁卒走来。普胜来个猛虎跳涧势,飞上去卡住了禁卒的喉咙,象提小鸡一样,毫无声息的将那个禁卒提到僻静之处,昙宗得到钥匙,又将那总管捆了手脚,嘴里填上东西,推到墙角暗处,昙宗开了监门,背起李世民跑出内监,智守、普胜紧紧跟上,三人一起离开了"禁地"。他们当即拿定主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兵分两路,一路护送李世民出城,到洛阳桥头相等;一路去捉贼子王仁则。在善护带领下,昙宗、明嵩、善护等五人,穿过伊洛街口,见星光下三四个郑兵在一座高楼前游荡,便抓住其中一个让他领到王仁则院前,又想办法打开了房门。屋内的王仁则正奸淫一女子,忽见有人进屋,劈头就是一剑,昙宗来个镏金沙飞掌,拨过来剑,闪进屋中,两人就在屋内相斗起来。几个回合,昙宗伸手抓起一泡菜缸上的石磨照着王仁则砸去,只听"啊呀"一声,王仁则倒在地上。昙宗一脚踏在王仁则身上,让姑娘开门、点灯。明嵩进到屋里,用绳子将王仁则一绑,昙宗象扛粮食袋子似的,往肩头一放,五个僧人一同赶往洛阳桥。再说志操他们,在官马棚牵了十四匹战马,把李世民扶上马,破门来到洛阳桥头等候。昙宗扛着王仁则来到桥头,翻身上马,用胳膊夹着王仁则,十四匹战马直向西而去。不远遇见了李世民的唐营兵将,十三个少林和尚,把俘虏到的郑将王仁则和那块玉印,一并交给了李世民,便得胜回柏谷庄去了。唐王李世民当了大唐皇帝之后,便封昙宗为大将军,其他十二个和尚因不愿做官,各自云游四方去了。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猜你喜欢

  • 蜂死蝇生的思考

    大自然给予两种昆虫——蜜蜂和苍蝇以相同的生存条件。然而蜜蜂和苍蝇却不是一个活法。蜜蜂积累财富无止无休,它们恨不能把天下的蜜、粉都采集到巢中,所以,只要外界还有蜜有粉,它们就不会休息。疲惫不堪、早衰和过劳死的现象,是它们无法排解的尴尬和不幸。

  • 对未来负责

    北宋仁宗年间,朝廷准备在京城(开封)东郊建一座塔,命名为开宝寺塔。预浩是当时著名的工匠,于是朝廷就请他负责设计、建造开宝寺塔。预浩领命之后,先到现场观察,然后设计施工图,组织工匠们施工。在进行基础施工的时候,个别细心的工匠发现基础设计存在问

  • 一个人的壁球,两个人的爱情

    2013年的10月,北京秋叶正红,阳光如同瀑布般倾倒在城市里。宋碧坐在Costa里,喝一杯焦糖拿铁。赵健宇拿出一把钥匙,放在宋碧的手里。那是他在西三环的一套房子。他说:“愿意的话,就搬过来。”这是求婚的节奏吧?宋碧握着钥匙,静了静,说:“你

  • 多一个人爱我

    午夜时分,睡得正香,电话忽然响起来。接起来,还没开口,就听到闺蜜文雅的抽泣声:“梅子,我想离婚。”文雅想离婚?怎么可能。几个小时前,老公还将她当成幸福楷模对我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呢。“陈平太过分了,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文雅的哭诉中,我渐渐

  • 如果爱情有真相

    一那天晚上入睡前,许家正犹豫片刻,还是轻轻问怀中的素喜,“我只能给你这样的生活,房子不够大,车子不够豪华,没有锦衣玉食,你可有遗憾?”素喜笑,并不回答他,只反问:“你可是今天才认识我?”许家正一愣,随即,一颗心舒展开来。素喜未答,其实答得太

  • 因为我们爱过同一个人

    1傍晚出门,遇到一个老姐妹,她神秘兮兮地抓住我的手:“你还不知道吧,邢兰出事了。”我一愣,心里无端一沉。“被男人骗了,房子还有你儿子的赔偿款,什么什么都没了,更要命的是,肚子里还有了那个男人的种,已经五六个月了。”和老姐妹分手,茫茫然然地往

  • 这辈子,我欠你的

    一离生日还早,桑宝就一遍遍问桑贝:“你会送我什么礼物呢?会不会有很多好吃的?”那天,桑贝被问烦了,反问:“那你送我什么?又不是你一个过生日。”桑宝得意地卖关子:“不告诉你,反正,我早就选好了,特别好特别好特别好。”桑贝实在很无奈,同样24岁

  • 唯有此爱不能等

    多年前,一曲《常回家看看》,风行大江南北,唱得游子纠结黯然,唱得空巢老人凄婉喟叹。而从2013年7月1日起,“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正式写入法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