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镇乡之宝

镇乡之宝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6:07  热度:10℃

镇乡之宝

这天,市领导来刘桥乡视察。一开始,李乡长指点着司机往内定好的地方开,没想到,领导突然指挥司机,随便找个村子就停下来了解情况。这下可好,全盘计划被打乱,结果可想而知。领导板着脸留下了狠话,限他一个月之内整改。

李乡长这下傻眼了,看来他这个乡长要当到头了!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吩咐司机:“快把咱们那辆破吉普车开出来!”司机纳闷地把那辆古董一样的吉普车开出来,又是洗又是冲,总算收拾得像个车的样子。

一个月后,领导果然又来复查。李乡长诚恳地检讨了错误:“我绝对不再搞花架子、障眼法,今天就带您到几个最偏远的地方看看。那里路况不太好,您的车底盘太低,不如换坐我们的吉普车吧。”一看这破吉普,领导脸上露出笑容:“嗯,艰苦朴素的作风还是要保持的。”

一路上,那辆破吉普四面漏风,李乡长又专门指点往那些最坑坑洼洼的道路开,不到半个小时,领导就被颠得七荤八素,再过一会儿,领导终于忍不住呻吟起来,他有腰间盘突出的毛病,被颠得犯病了!李乡长假装为难地说:“您看,离要去的村还远着呢..”领导一脸痛苦的神色,说:“今天就到这里吧。”

晚上,领导直接被送进了市医院,视察工作不了了之。

从此以后,这辆破吉普就成了刘桥乡的镇乡之宝。但凡有领导来视察,李乡长必定让领导坐上这辆破得不能再破的车,外面刮风里面就下沙,天上下雨里面就滴水,赶上大晴天,里面更是像蒸笼一样。一般来说,最多两个小时,领导必定主动下车,结束视察工作。为此,李乡长特意交代司机:“对这辆车要重点保护!”

这天,省里来了视察组,这次从轿车里下来的是个女领导,风尘仆仆,脸色苍白。李乡长赶紧上前迎接:“要不先吃饭?”女领导有气无力地说:“不了,还是先看看吧。 ”

李乡长赶紧把女领导带到那辆破吉普里,心里一个劲暗笑:一看就经不起折腾,用不了一个小时,她准打道回府!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一脸病容的女领导,上了车后竟然越来越精神,一会儿工夫就容光焕发,一会儿让去这个村,一会儿让去那个村,又是看又是问。

李乡长眼看着自己的心机要白费了,不禁又纳闷又着急,他忍不住悄声问女领导的秘书:“她刚才看起来还病恹恹的样子,现在怎么这么精神了?”秘书笑道:“她那不是病,是晕车!越是好车晕得越厉害,换了你的破吉普,当然就不晕了!你就放心吧,有了你这辆四面漏风的破车,她不走遍十里八村,肯定不罢休!”

猜你喜欢

  • 来生再也不爱你:一段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孙教授给娟娟的信 娟娟: 我从你的信中感到,你,纯真的姑娘,在爱情的路上时而清醒,时而晕迷,时而快乐又幸福,时而苦恼又悲伤。所以来问我这个老头子:怎么办? 我只能给你讲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我过去的学生的故事。主人公姑隐其名,男

  • 难忘那口老井

    去堂哥家的路,恰好从家乡老宅房后那口老井的边上通过。记忆里它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个杰作,也是村子里完全靠人工挖掘的第二眼大口井(据老人们讲井深不下30米)。如果按年龄推算从它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它已过不惑之年。 那个吃大锅饭的

  • 5万元的理财门路

    好日子人人想过。你手里若有5万元余钱,你将用来做什么?存银行?炒股?买保险?投资债券?……本文介绍的几个精明女性就颇具“财商”,于人们熟知的投资理财门道之外另辟蹊径,收获颇丰。也许,你也能从她们的经验中得到启示哦。开一家另类小型食品超市庄小

  • 姐姐的肩膀扛起命运救赎的使命

    8岁那年开始,悲剧就接踵降临到她头上,先是相继失去了父亲、母亲,随后,唯一的亲人奶奶也离她而去。从此,她不但要独自面对苦难,还要照顾比自己小6岁的妹妹。在命运的谷底,女孩选择了勇敢和坚强 11岁的姐姐当起这个家 何玲出生在重庆万州恒合土

  • 2012年百姓投资理财的机会与风险

    储蓄 收益不高但无风险 股市 制度缺陷导致机会不多 中国股市的问题,大多是圈钱寻租体制的问题,是融资的天堂而不是投资的市场。因此不是小打小闹的改良和创新所能解决的。 A股十年零上涨,三大因素使然:一是扩容太快,十年总市价增长5倍,稀释了股

  • 苦涩的回忆

    一天深夜,妻子玛丽亚醒来时发现丈夫罗斯不在床上。她觉得有点奇怪,便穿上睡袍走下楼梯去找罗斯。 在楼下,玛丽亚发现厨房里的灯还亮着,罗斯坐在餐桌旁。他的面前放着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只见他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墙壁,似乎在沉思着什么。罗斯端起咖啡喝

  • 悲壮与凄美:“弥赛亚”小提琴不朽传奇

    所有参加演奏的都是二战期间犹太人使用过的乐器,而它们当中最为珍贵的,则是一把名为弥塞亚的小提琴。 弥赛亚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世界顶级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的名作,也不在于它将近300年的悠久历史。尽管它曾在王公贵族华丽的宴会上演奏,也曾在纳粹的

  • 难忘师恩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后,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学英语。但是那时学校里根本不开外语课。广播电台虽然刚刚开始播放英语课程,可是谁家里有收音机呀!学英语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真不亚于去天上摘星星。 爹是大队革委会主任,我便要求爹在有线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