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傅斯年的最后一笔稿费

傅斯年的最后一笔稿费

收录日期:2025-08-07 21:10:37  热度:10℃

1950年12月的一个冬夜,一代国学大师,曾任北大、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还在赶稿。虽然披着棉袍,可他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妻子俞大彩催他早点休息。他搁下笔说:“我正在为董作宾先生办的《大陆杂志》赶文章呢。之所以如此着急,是想等钱到手后,请你尽快去买几尺粗布、一捆棉花,为我缝一条棉裤。”想到丈夫的腿一向怕冷,西装裤又太薄不足以御寒,俞大彩这才不再劝丈夫休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天之后,傅斯年就因病逝世。前来悼念的好友和学生来到傅老的家中,久久不愿离去。俞大彩哽咽着回忆起丈夫的往事,讲到棉裤这一段时,含着眼泪说,丈夫积劳成疾,自己一向不忍心让他深夜赶稿。“那日他又要熬夜,若不是因为他说要换来稿费做棉裤,我也不会任由他辛劳。”

众人听了,欷歔不已。一旁的董作宾坐不住了,他掏出一个装钱的信封,塞到俞大彩手中说:“这就是那笔稿费,先生嘱托我交给你的。先生跟我讲了,自从你嫁了他,没过上舒心的日子,这篇文章的稿费,是要留给你贴补家用的。做棉裤之说,只是先生的托词。”

“不,这才是先生最后的稿费。”一个学生站起来,搁下一沓钱说。几天前,傅斯年听说学校里有个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就掏钱资助了他。“我们知道先生清贫,不肯收他的钱。但他说不碍事,这是刚刚得来的稿费,还不知该如何用呢。”

原来,傅斯年为了让妻子不心疼自己,才将“做棉裤”当做赶稿挣钱贴补家用的借口;为了让上不起学的贫困生安然接受他的馈赠,又撒了个善意的谎,将自己的积蓄称做不知所用的稿费。到了生命的最后,傅斯年惦念的仍是亲人和学生。这位国学大师虽然晚年生活清贫,但他对周围人的爱依然是那么丰沛。

猜你喜欢

  • 人人都想去的公司

    人人都想去的公司在一个繁忙的都市中,有一家公司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人都想去的公司。这家公司以其卓越的企业文化和职场环境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人才。首先,这家公司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成长。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

  • 英语不好又怎样

    英语不好又怎样英语是一门全球广泛使用的语言,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无疑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优势。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流利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有些人对于英语的掌握并不好,可能会觉得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然而,我认为即使英语不好,也不意味着无法取得

  • 我长得实在不好看

    我长得实在不好看小时候,我总是被人们称为“丑小鸭”。我长相普通,鼻子有点扁,嘴巴有点大,也没有那些招蜂引蝶的五官。每当看到镜子里那张不太顺眼的脸,我总是感到自卑和沮丧。在学校,我也常常成为同学们取笑的对象。有一次,班上举行了一场写生比赛,我

  • 合作也有黄金定律

    合作也有黄金定律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生活中,合作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并非所有的合作都能顺利进行,有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冲突。为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人们常常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规则。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定律”。黄金

  • 孩子是一种约束力

    孩子是一种约束力在这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中,孩子对于许多人来说,往往是一种约束力。孩子的到来,意味着一种责任和义务的增加,父母需要为他们的孩子负责任、照顾他们的成长、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约束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压力,也包括对时间、精力和

  • 一杯咖啡与100万美元

    一杯咖啡与100万美元在一个平凡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咖啡馆的桌子上。我坐在靠近窗户的位置,用手指敲击着木质的桌面,感受着轻快的韵律。突然,一个年轻男子走进了咖啡馆,他身着一身素雅的西装,看上去非常自信。男子走到吧台前,与咖啡师交流了一会

  • 打翻了的油灯

    打翻了的油灯在一个古老而富有神秘氛围的村庄里,住着一个年轻的农夫。他勤劳善良,每天一早就起床工作,直到日落才回到他简陋而温馨的村舍。然而,他的生活在某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农夫起床后像往常一样,准备前往田地工作。

  • 日本人与“盛唐气象”

    日本人与“盛唐气象”在东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尤其是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这种影响下,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但同时也保留了一些中国元素。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盛唐气象”。"盛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