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烫手的车

烫手的车

收录日期:2025-08-07 20:19:45  热度:7℃

多管局被老百姓戏称“多官局”。局长田大旺下面一溜9个副局长,副局长一人配一辆车,每辆车要配一个驾驶员,加之8个科室,可谓人才济济。

不过最让田大局长头疼的是局里小车不够用,潘副局长和蒋副局长住在同一个小区,办公室主任胡伟小心翼翼地与两位副局长协商,两人上下班接送共用一辆车,可蒋副局长还没等胡主任将话说完,就主动提出自己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权当锻炼身体,不劳驾局里安排车了。谁都明白,蒋副局长是觉得自己快退二线受怠慢了,不蒸馒头争口气,从此真的天天骑着单车上班了。每每看到蒋副局长骑车上下班,胡主任心里悬悬的。说不定哪天小鞋就给套上了,摔都率不掉。可局里申请购置新车辆的报告送进市政府好久了,一直没有消息。

局里历来的规矩是买了新车,新车归一把手局长享用,淘汰下来的分配给下面的副局长。田大局长的座驾是一辆5年前的高配起亚车,早就也想换辆威风的大别克,可最近上头三申五令抓作风建设,风头大有一阵紧似一阵的架势,换车才一直未能如愿。

让田大局长没想到的是他想了几年的大别克车刚开进局里,上头的红头文件也跟着下来了,大别克属于超标车。田大局长空喜欢一场,只能叹气自己的运气不好,看来别克车是坐不成了,说到底还是头上的乌纱帽要紧。

新车买回来了,老大不敢用,一直闲置在车库里让人心里堵得慌,更让田局长堵得慌的是蒋副局长一直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干脆将大别克给蒋副局长算了。要知道蒋副局长的妹婿可是刚刚提拨的市组织部王副部长,此人万万不可得罪。新车给了蒋副局长也算一箭双雕。

大别克破例给了蒋副局长,这在多管局真是破天荒,其他几个副局长心照不宣,心里酸溜溜的,嘴里却不好说什么,看来还是人家蒋副局长道行深。

蒋副局长下乡检查工作,结果被老百姓围住了,老百姓认车,认为他是一把手局长,可蒋副局长面对老百姓的问题却做不了主,一时弄得很尴尬。这才明白坐上大别克不光风光也受气。

让蒋副局长更尴尬的是有人向纪委举报他超标用车,蒋副局长听了只是笑笑,反正自己的官到头了,再过一年半载就要退二线了,超什么标,我骑自行车没人看见,一把手不敢用的车我用过几次就超标了,说白了还是有人眼红。可既然已经坐上了,再骑自行车那就太没面子了。

周五,蒋副局长又去乡下检查工作,中午时分谢绝了几家下属基层单位的再三挽留,他决定回老家看看,老家离检查工作的地方不足百里。一旦退下来,再开着这样气派的豪车回村里是不大可能了。

蒋副局长可是村里的骄傲,他是村里文革后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当年去大学报到时,差不多全村人前呼后拥一直把他送上乡里开往县城的班车。

蒋副局长气派的车引起了村里人的啧啧称奇,看来蒋副局长的官又做大了,去年县长来村里扶贫乘的车也没这车气派。

蒋副局长又找到了当年上大学的感觉,在村支书在三恳求下,才同意在支书家吃了顿工作餐。不过那顿工作餐并不比五星级酒店吃的差,地地道道的无公害野味摆满了一桌子。

酒饱饭足,蒋副局长腆着肚子上了车回城,不知怎的依然有些兴奋,手就痒了,想自己开车,司机有些犹豫,毕竟中午他喝了一点酒。蒋副局长哈哈大笑,我可是二斤半的量,今天中午两杯不知塞在哪个牙缝角落呢!司机拗不过局长,还是让蒋副局长坐上了驾驶位置。

蒋副局长上车开了没多远,车子“轰”的一声撞上了公路边的一棵大树……幸好没伤人,车坏了都好说。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蒋副局长酒驾的消息还是传得沸沸扬扬,撞上了作风建设违规的枪口,蒋副局长一下子中了枪,除了车辆维修费自己承担、提前退出领导岗位外,还弄了个党内警告处分。据说这还是他那当组织部副部长的妹婿费了好一番周旋才如此低调处理。

大别克修好了,放在多管局车库里,再也无人动它的心思,俨然成了一辆烫手的车。

车子放在车库里一放就是一年多,最后胡主任提议干脆将此车拍卖算了,也算闲置置产处理。于是在胡主任的操作下,蒋副局长的表弟只花不到5万元就将大别克开走了。

几个月后,胡主任变成了胡副局长。众人顿时哑了,猛地醒悟过来,生姜还是老的辣,老蒋一转手就将提前退休的损失捞回来了。当然尝到甜头的还有田大局长,这个主意可是他在组织部王副部长面前提出的万全之策。

猜你喜欢

  • 老师做事太缺德

    在乱收费时,各学校班主任为了按上报的人数收取各种款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收取增加的项目的钱,措施不得力,收不起来的钱,自己得掏腰包上交。县教委每学期在开学时和学期快结束时,要举行收费大检查,就是要检查各位班主任是不是搭车收费了,所谓搭车收费,

  • 妈妈的心意

    天津市有一个男的叫俊杰,网聊娶了一个妻子叫赛花。结婚一年后的一天,赛花带着俊杰回娘家去看她妈妈。赛花父亲已经去世多年,赛花母亲单身过日子,住在人人皆知、千古美名、铁面无私、受人称颂、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的古代清官包拯大人包青天住过的地方,河南

  • 吃苦不讨好的妻子

    2012年暑假期间,县城外的两所寄宿学校来到彭家畈招生。招生人员把他们的学校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他们学校的办学条件非常好,教学质量高,收费合理。学校教职工全心全意地为家长和学生服务,除了重大节日放假之外,平时的双休日不放假。有些年轻的妈妈问

  • 穷秀才撰妙联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泰安知县姜竹轩,是个贪赃枉法、心狠手辣的主儿。百姓们虽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奈何不了他。只有一个外号“王大胆”的穷秀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仗义执言,将一副辛辣的讽刺对联贴到了县衙门前的大街上: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

  • 叔侄赶考

    话说大清年间,叔侄儿俩进京赶考,正赶上大三伏天,闷热闷热的。叔侄儿俩背着包裹走在旷野上,一路大汗淋漓,又渴又饿。快到晌午了,叔侄儿俩也没看到一户人家。又走了十几里路,侄儿眼睛尖,他高兴地叫了起来:“叔,您看,前面有一颗大树,树底下好像是一片

  • 傻姑爷子

    话说一个大户人家的大闺女,长得如花似玉,可歪打正着,取了个傻男人,一年以后,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天,媳妇带着儿子回娘家,告诉傻男人三天以后,牵着毛驴去老丈人家接媳妇。媳妇临走对傻姑爷子开了一句玩笑,说:“去的时候,别忘了褪褪你那个驴脸!”到

  • 多功能的刀疤

    小时候,他喜欢摆弄侠士酷酷的造型,拿着一把西瓜刀比划着东砍西砍,练习所谓的“刀术。”他的父母亲制止他玩刀,他没听从,结果一不小心在自己的手臂上留下了一道很明显的刀疤。后来,他成年了,混迹于社会。有一次,他在和一群陌生人准备打架的时候,挽起了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有个叫阿兰的中年妇女,在路上遇到儿子的班主任刘老师。刘老师告状说:“你儿子这几天不知道怎么搞的,老是在课堂上看课外书。”阿兰的儿子叫小君,读小学三年级,一向很用功,成绩在班上从没拉下前十名。以往刘老师见到阿兰都是称赞小君好,这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