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青蛙和“小蛇”

青蛙和“小蛇”

收录日期:2025-08-07 18:32:52  热度:11℃

一只小青蛙,在地里跳过来,蹦过去,玩得正高兴,忽然看见一条又长又细的虫子,朝他慢慢地爬过来。

“喂,你是小蛇吧?”小青蛙心里很害怕,他听妈妈说,蛇的身子又细又长,要吃他们青蛙,是个大坏蛋。

那条又长又细的虫子笑着说:“我不是蛇。小青蛙,你别害怕。蛇的脑袋大,尾巴细,脑袋上长着一双眼睛,一闪一闪,可吓人呢。我呀,没长眼睛,你要不仔细瞧,还分不清哪是我的脑袋,哪是我的尾巴呢!”

“那么,你是小青虫?”小青蛙听妈妈说,小青虫吃农民伯伯种的青菜,是个小坏蛋。

那条又长又细的虫子又笑着说:“我也不是小青虫。小青虫有很多小小的脚呢,身子是绿颜色的。你瞧我,有小小的脚吗?身体是绿颜色的吗?”

“那么你到底是什么呀?”小青蛙瞪着一双艰睛。

“我不告诉你。”

“你不告诉我,我也知道。你在地里爬来爬去,不干活儿,是条懒虫!”

那条又长又细的虫子,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小家伙,还没学会捉害虫吃,跳过来,蹦过去,光知道玩儿,倒说我是懒虫呀?告诉你,我可忙着呢,整天帮助农民伯伯松土、施肥,这样,庄稼就长得快了。”

“我不信,我不信!”小青蛙把眼睛瞪得更大了。

“你不信,就好好儿瞧着。”那条又长又细的虫子,慢慢地钻呀钻,钻到泥土里去了。

小青蛙还当他逃走了,就自个儿蹦蹦跳跳玩起来,玩了一会儿,忽然听到谁在叫他:

“小青蛙,小青蛙,我在这儿哪!”

小青蛙转过身子一看,嘿,就是那条又长又细的虫子,从另外一个地方钻出来了。

那条又长又细的虫子说:“你瞧见了吧,我在土里这么一钻,就把土翻松了。”

小青蛙又问小虫:“那你怎么给庄稼施肥呢?”

“嘿,我肚子里有个肥料制造厂,我把泥土吃进去,撒出来的就是好肥料。”小虫说着,一甩尾巴,从屁股里撒出一颗颗松软的烂泥土。

小青蛙仔细一看,小虫爬过的地方,就有一堆堆松松的泥土,原来这就是小虫给庄稼施的肥料。

小虫说:“我呀,跟你们青蛙一样,都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我帮助农民伯伯松土、施肥,你们青蛙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小家伙,你别光顾着玩儿了,快学好捉害虫的本领。”

小青蛙点点头说:“对,对,我让妈妈教我捉害虫。可是你,到底是谁呀?”

那条又长又细的虫子说:“我是蚯蚓!”

猜你喜欢

  • 寡妇桥传奇

    和尚与寡妇的故事,在过去,知道的人不少,各地似乎还有各地的版本,可到了太行山下的大王镇,人们都会指天发誓地说,这事绝对是真的,因为人虽去,可那桥还在呀……一场病民国初年,在太行山下的大王镇,曾有个叫李定远的财主,五十多岁,做着方圆百里最大的

  • “名落孙山”的故事

    南宋年间,江南小镇上有这么两个读书人,一个叫孙山,一个叫张伍。有一年夏天天气热,孙山就下河游泳,不料想腿肚子抽筋,眼看就要沉底了,幸亏张伍一个猛子扑上去把孙山救了上来。这是救命之恩啊,孙山对张伍感激不尽。后来他们在同一个私塾上学,两人的关系

  • 名医也有难为时

    问松堂是一家祖传的诊所,开到金子久一代,在杭嘉湖一带已是家喻户晓,每天来就医的病家都会在门前大排长龙。这一天早晨,问松堂外面一阵喧哗,只见两个大汉用门板,抬着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来看病。他们一看排队候诊的人不少,便将门板放在后面排队。那病

  • 玉鸡蛋

    清朝时候,扬州有个富商夫人,姓刘,人们都叫她“刘寡妇”。她虽被称作寡妇,丈夫却并未亡故,原来这个“寡”的意思,不是寡妇的寡,而是指刻薄寡毒、寡廉鲜耻的寡。她生性贪婪又工于心计,常常替丈夫出谋划策,欺行霸市、重利盘剥,积聚了千万家产,所以,老

  • 讲究的代价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泾县城里,有一位汉子名叫周茂槐。这天,他正与老婆许桂花一道,清扫自家的庭院,忽然,从院门外走进一个人来。那人是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他走进周家的庭院后,并没有进屋,而是径直走到了东侧的围墙边。周家的庭院,开了两个院门:一个是正

  • 傻姑爷探病

    有这么个傻姑爷,丈母娘病了,他媳妇儿让他去看看。探病总得送点东西吧。媳妇儿说:“把咱家那两只鸡拿去吧。”于是傻姑爷拿上鸡,绑好了装进筐里,就上路了。走到半路,对面来了一个人,对他说:“大哥,我的马跑了,快帮我找找。”傻姑爷把筐撂下就去找马。

  • 说说俗语,讲讲故事

    热心的王阿姨当媒人,给阿达介绍了对象—阿莉。本来挺好的事,没想到却“喇叭腔”了。喇叭腔相传,有个叫阿福的人,吹弯喇叭出了名。那年,江苏太仓的双凤镇上请了好多吹鼓手去游船奏乐,阿福自然也去了。班子一到双凤镇,竟碰上了好几班吹鼓手班子。阿福他们

  • 关于“没有老婆想老婆,有了老婆怕老婆”的

    俗话说:“没有老婆想老婆,有了老婆怕老婆。”甚至有人打趣说,怕老婆,和尊老爱幼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我们的民间故事里,也有不少怕老婆故事,充满了诙谐幽默和生活情趣,让人忍俊不禁。站边清朝年间,有一知府刚走马上任,就听说当地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