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汤若望是谁?汤若望是怎么死的?

汤若望是谁?汤若望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8:53  热度:7℃

汤若望是明清时期著名的传教士,在两朝政府间都具有极高的声望,获得明清两朝统治者的青睐。汤若望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是一位德国人,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来到中国后,为了更好的传教,入乡随俗的汤若望不仅身穿儒服,并且依据自己的名字改名汤若望,字道未(道未二字出自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

汤若望在明崇祯年间来到中国,历经明、清两个朝代,在中国生活47年,为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汤若望以其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才能,获得明清两朝上位者的欣赏,在中国传教四十多年的历史中,他继承了利氏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康熙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指得一提的是,中国今天的农历是汤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农历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现代农历。

公元1610年,汤若望在德意志学院学完了哲学、古典文学、数理天文学等全部课程,并于第二年加入了耶稣会,宣誓终生安贫、贞洁、服从。不久汤若望到了圣安德烈奥修道院,当一名见习修士,接受严格的修士训练。

成为见习修士的汤若望,专注于对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在天文数学领域,付出较多的经历。在这里汤若望奠定了作为一位神父的基础,也是在这里,汤若望第一次对去中国传教产生了欲望。

在圣安德烈奥修道院期间,汤若望看见了早期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丰功伟绩,并且对利玛窦在中国采取的适应中国文化习俗的,所谓合儒的传教策略极为赞赏。当他得知中国的人们对于利玛窦所学知识惊到,并且中国皇帝还极为礼遇优待利玛窦的时候,极为向往。他希望自己也能前往中国,为上帝开辟这样一个广阔的信仰地带。

公元1613年,汤若望进入罗马学院,开始了为期四年的神学和数学研究。在这里利玛窦不仅学习神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还对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等科目有所涉及。四年后,汤若望以最优秀的成绩在罗马学院毕业,成为一名真正的神父。公元1618年,汤若望准备前往中国。

汤若望等一干传教士先是抵达澳门,随后经由澳门前往中国本土。到了北京之后,汤若望因为早已事先学过汉语及汉族文化,因而在与士大夫一族交流时,用自己本身丰富的文化征服了他们。后来又因为他对火炮的了解以及精确算出月食的时间,取得崇祯帝的信赖,开始顺利在中国传教。

明朝亡国后,清朝入关,建立了新的统治。汤若望等一干人等,因为有着极为扎实的数学、天文学等科学知识,最终征服了多尔衮,得以在朝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多尔衮控制朝政期间,他通过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知道多尔衮将不久于人世,并且将这个消息告知顺治帝及皇太后,从而在多尔衮去世之后,得到两位高层的一致青睐。汤若望在世期间,一直受到各统治者的信任和倚重,顺治帝许多地方都会询问其意见,而到了康熙朝也倚仗其铸造火炮的技术,康熙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

康熙五年,汤若望病死于寓所,享年七十六岁。

猜你喜欢

  • 水牛和货车

    畴前有一个猫,一条狗和一头水牛,它们配合决议要从某地搬运三辆货车到某地。它们约好大家拉一辆,同时解缆,谁先达到目标地就算谁赢。不消说,对一个猫,要拉动一辆货车,而且要拉那末长的旅程,不外是一句很悦耳的废话而已,所以猫其实不往拉车,只是拔脚就

  • 柳季与岑鼎

    畴前,鲁国有个宝物,叫作岑鼎。这只岑鼎形体庞大,气焰雄伟雄浑,鼎身上还由能工巧匠铸上了精美斑斓的斑纹,让人看了有种震慑心魄的感受,禁不住赞不绝口。鲁国的国君很是垂青和珍重岑鼎,把它看做镇国之宝。鲁国的邻国齐国幅员广漠、生齿浩繁,国力很是强大

  • 蜀鸡遇难

    蜀鸡是一种体格硬朗的大种鸡。它身上的羽毛别具一格,构成天然斑斓的斑纹,而脖子上的羽毛则是一派红色。蜀鸡既具有不雅赏价值,又可以肉用,是以豚(tun)泽处所的人很喜好豢养这类鸡。豚泽一家农户养的蜀鸡在早春时节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鸡。春分事后,气

  • 藏贼衣

    有个小偷,想往偷点工具来换些吃食。一天夜里,他找来找往,那些大户人家的门上都上着大锁,健壮极了,他怎样也弄不开。转来转往,这小偷终究找到一户人家,两扇门板破褴褛烂的,不费多大功夫,小偷就打开门进到屋里了。他东翻翻、西看看,处处寻觅值钱的工具

  • 打即是不打

    杭州有个墨客名叫丘浚(jun),一天,他因事到灵隐寺往见一个名叫珊的僧人。那僧人正在吃茶歇息,目睹来者只是个一般墨客,不是当官之人,便对他很是怠慢,爱理不睬的,既不让坐也没倒茶,把丘浚凉在一边。正好这时候,杭州刺史的儿子骑着马,带着几个侍从

  • 骗人的招牌

    畴前,有小我开了一家药店,专卖治脚茧的药。他为了兜揽顾客,便想了个棍骗的方式,做了一块横匾招牌,上面写着“供御”二字,意在向人夸耀本身的药是供天子用的,由于这“御”字便是与帝王有关的称呼。他这一招还真灵,公然很多长脚茧的人都来买他的药。有一

  • 楚王的宽容

    一次,楚庄王由于打了大胜仗,十分欢快,便在宫中设昌大晚宴,接待群臣,宫中一片如火如荼。楚王也兴趣昂扬,叫出本身最溺爱的妃子许姬,轮番着替群臣斟酒助兴。突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烛炬被风吹灭,宫中立即黝黑一片。暗中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

  • 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狙(ju)公,十分爱好猕猴。为了不雅赏这类似人非人、富有灵性的动物,他专门豢养了一群猕猴。狙公与猕猴相处久了,人猴之间的信息沟通就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交换。不但狙公可以从猕猴的一举一动和喜怒哀乐中看出这类动物的愿望,并且猕猴也能从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