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曾国藩的微博

曾国藩的微博

收录日期:2025-08-07 15:36:50  热度:9℃

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百字,写的內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更关键的是,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到网上,与粉丝们互动,但曾国藩有他的办法,他把日记抄录数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就像现在粉丝们的跟帖一样。

比如,有一次,好友倭仁在他的日记后批语道: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曾国藩看到后的反应是,“为之悚然汗出”,然后感叹说,不如此“安得此药石之言”。还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三弟曾国华评论说:“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如醍醐灌顶,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加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日记通常都是非常私密的东西,通常都会严加保密,不让外人知晓,可曾国藩为什么如此开放呢?

原来他在日记中虽然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做到狠斗私宇一闪念,但自己的缺点、错误或是陋习改正起来却非常困难,总是改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例如,他曾在日记中立誓“夜不出门”,但还是经常“仆仆于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他仍然“无事出门”,回来深切自责“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十二月十六日,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遨他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

内修效果不理想使曾国藩认识到,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监督是不行的。于是他把日记公开,让众多的眼睛看着自己。并且通过亲人朋友的“跟帖”、点评,点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用他的话说就是:“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咸。”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往往靠不住,人都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才能做真正的改变。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內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清朝的“中兴之臣”。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而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这种类似“微博”的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敗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这,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

猜你喜欢

  • 三十年后,但愿有你一半牛

    我娘亲是个非常牛的人,牛到什么地步呢?上大学时我会用“抱歉,我想找个我妈那样的男朋友”这种奇葩理由拒绝表白的傻小子。对这句话我的解释是:要找像我妈一样聪明、幽默、独立、坚强,对新生事物保持旺盛好奇心和学习力的人做男友。在我眼中,我妈的牛事俯

  • 给爱情找对一个理由59回家吧,蒲公英!

    “为了错过犯下过错,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转眼,与妻子结婚已经10年了。认识妻子之前,我也曾有过一段难忘的恋爱。那时候,我在杭州的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也就在那里,我认识了她——若莹,虽然交往没多久她就跳槽去了别的公司,但是我们的恋情却一直延

  • 谁给谁的言传身教

    风与雨肆虐地拍打着车窗,坐在车里的我都感觉到了丝丝寒意。车慢慢地停了下来,透过不断摆动着雨刮的挡风玻璃,看到前面的车已经排起了长龙。这样的天气又遇到堵车,心情好不起来,我仰靠在座椅上,想小睡一会儿。“妈妈,您看。”坐在车窗旁的女儿一边说,一

  • 葛格和底笛

    弟弟的出生安安近4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那香香软软的娃娃像个小天使,妈妈看着他,觉得自己像被一块大磁铁吸住了,怎么也离不开那巨大的魔力。“妈妈,有了底笛(弟弟)后,你会不会不再喜欢安安了?”安安有些困惑地看着弟弟。“怎么会呢。”妈妈温柔地抚

  • 尘封77年的爱情

    一见钟情电话里,张淑英老人的声音清脆,一口重庆口音的普通话中,依稀还有浓浓的虾油味。1935年春天,经人介绍,母亲陪她到福州西湖与一个年轻军官相亲。去之前,她不太乐意,因为以前见过的军官都比较凶。可初次与这位年轻军官见面,她立刻就被对方打动

  • 返乡火车上的小偷

    又到了年关的时候,火车站的喇叭里高声播着:“各位旅客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按秩序排队上车。”冬梅背着一大个包,手里的袋子里还装着4桶泡面,两截甘蔗,她看了看手中的车票,终于挤上了2楼的候车厅。冬梅买回家的票需要运行28个小时,所以得带够吃的

  • 我和父亲的碟间战

    从小我就是一个想法特别多好奇心特别强又很贪玩的孩子。但我的父亲“励志”让我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所以我便有了一个“特务”一般的童年。与电影中的特务不同,他们的任务是残害那些忠诚于党的仁人志士,但我的任务特别简单,躲着父亲,跑到游戏厅网吧亦或是

  • 恋人

    早上6点30分,手机闹钟大作,刘雨林从被窝里探出一只手,摸索着关掉闹钟。被子里的他还在使劲想回到梦里,使劲回想梦里那个女人是谁。“做了一个梦,想起一个人,你最近过得可好?”最终也没能想起那人是谁,刘雨林颇有些失望,发了个qq说说。“这刚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