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真正理解孩子的那一刻

真正理解孩子的那一刻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5:42  热度:9℃

一个家长,蹲在办公楼背风的角落里,一边抽烟,一边重重地咳嗽。他的旁边,站着我的学生李太福。见我过来,李太福的父亲赶紧站起来,尴尬地说:“这孩子,说他多少次了,总是不听话,让你费心了。昨晚,他又跑回来了。我揍了他一顿。这孩子,太不像话了!太不像话了!”

我吃了一惊:“你为什么要打他?”这一刻,我倒觉得,他打的,是我的孩子。“每次回来,他都说要调整调整,你说说,一个学习,有什么好调整的,安心学习就是了,调整个什么劲?我看他回来,就是想偷个懒。下次他要再敢回来,我打断他的腿。”李太福的父亲越说越生气,浑身战栗着,手里的烟也跟着一起哆嗦。

我赶紧把这位父亲拉到一边。我说:“你知道你的孩子是怎么过的吗?太福为了上课集中精力,曾经用针扎过手;由于学习压力大,曾经半宿半宿地睡不着觉,第二天,头昏脑涨,还要坚持学习;为了节衣缩食,他只吃馒头就咸菜,从来只打半份最便宜的菜;成绩考不好的时候,他曾经自卑到要放弃,甚至,都有轻生的念头……他经历的这些苦,他遭受的这些痛,作为家长,你都知道吗?”

那一天,我变得非常激动。我说:“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已经不像以前只是身体劳累那么简单了。考试,竞争,一次次的挫伤,一回回的打击,失败的压力,压着他们;自卑的阴影,缠绕着他们。他们还是一个个孩子啊,却要经历超越年龄之痛,超越心理之苦,然而,除了他们自己,有谁能懂,有谁理解?”

或许因为我的激动,太福的父亲半天没说话,只是不停地抽烟。说实在的,我不应该对一个家长这么激动地说话。然而,我憋不住自己,我只是想表达,现在的父母,太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了。

末了,太福的父亲站起来,说:“老师,那我回去,不过,我要领着孩子一块儿回去,明天,我再把他送回来。”我也不知道家长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二天,李太福到校之后,高高兴兴地找到我,说:“老师,你知道吗?爸爸竟然和我说,孩子,爸爸让你受委屈了。就因为这一句话,我哭了整整一个下午。多少年了,只有昨天,我才感觉到真正回到了家,感觉到了家的温暖。”

说到这儿,太福的眼圈儿红红的,但,满脸洋溢的,全是幸福。

我不知道天底下还有多少像李太福一样的家长,但我知道,只有真正理解孩子的那一刻,天底下,所有疲倦的心灵才会找到家,才会得到温暖的依靠。

选自《做人与处世》 周西海/荐


猜你喜欢

  • 康生简介

    生平介绍:13岁时因与群党在村里殴斗,因而遭父亲禁闭。后来在友人协助下到青岛礼贤中学学习;1917年,因家中受土匪抢劫,其兄因而遇害,后举家迁往诸城。1928年下半年调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参与上海中央特科领导工作,1930年9月,在中共

  • 杨开慧简介

    杨开慧(1901年—1930年),号霞,字云锦,出身于书香门第,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她不满3岁时,父亲杨昌济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远涉重洋去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教授,他思想先进,开

  • 张国焘生平简介

    张国焘(1897年-1979年)字恺荫,又名特立,笔名和化名有:张特立、特立、张彪、凯音、张特、天师、国焘、焘等。俄文名字: 阿莫索夫。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8年被开除党籍。1897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二十日)出生在今江西省

  • 谷景生简介

    谷景生,男,1913年7月生,山西省猗氏(今临猗)县罗村人。“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北反帝大同盟机关报《反帝新闻》主编,抗日同盟军第五师宣传科科长,团政治委员,北平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

  • 陆游简介

    详细介绍: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游山西村》、《

  • 辛弃疾简介

    详细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南宋着名军事将领词人、豪放词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代表作品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清平乐·村居》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 郭沫若简介,作品,大事年表

    详细介绍: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着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着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

  • 隋文帝杨坚简介

    生平简介:早年经历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杨坚承袭父爵。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