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小心翼翼

小心翼翼

收录日期:2025-08-08 04:49:59  热度:8℃

宋代时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贾黄中,他五岁起跟父亲念书。

因为父亲的严酷要求,贾黄中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当了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洁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时,有一年闹灾荒,苍生饿死很多。贾黄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饭,救活了几千人。他在金陵任职的时辰,发现府库内躲有几十匣金银宝物,价值连城,顿时清算上报朝廷。

宋大宗十分兴奋,嘉奖他说,若不是他清廉奉公,这些前朝的宝物必然会丢掉;另外还特意召见了贾黄中的母亲,赞美她教子有功,可以比作孟子的母亲。

可是,贾黄中处事过度当真、稳重,碰着大事常常不克不及应机立断。后来他被派往外埠任职,在向太宗辞行时,太宗警告他说:“干事恭谦,谨慎谨严,非论是做君的仍是做臣的都应当如许,可是假设做得过分分了,就掉往了大臣的身份。”贾黄中死时,家中很穷,天子特意赐钱三十万,又给他老母亲白银三百两,以表扬他为官清廉忘我,他母亲教子有方。

猜你喜欢

  • 一字之师的故事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

  • 一衣带水的故事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释义 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地域相近,仅隔一水。故事: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

  • 一问三不知的故事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

  • 一网打尽的故事

    晋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是两兄弟。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位,就是晋惠公。可是惠公的大臣分作两派,拥护惠公的一派以却茅和吕省为首。暗里拥重耳的一派以里克和丕郑为首。可是这班人对晋惠公个人来说都是有功的。当丕郑到秦国去公干的时候,惠公藉故杀

  • 一丝不苟的故事

    出处:《儒林外史》见世叔—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释义: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好细。故事: 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杀耕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知县置酒招

  • 一事无成的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里。晚上做了一个梦;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面前,有一个极

  • 一代楷模的故事

    隋朝末年,隋场帝穷兵默武骄奢淫意。好大喜功,先是开凿大运河,后来几次兴兵东征,大举侵略朝鲜。全国的青壮男子大多数被抽调修河、当兵。土地无人耕种,苛捐杂税年年增加,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即将大乱。当时正在山西马邑作地方官的李靖,对国家形势

  •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故事

    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 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释义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故事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于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 对他说: 君子不忧愁,不害怕。&r